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人民确实以自己过去的伟大革命、多世纪的丰富的文化和哲学领域中的牢固的唯物主义传统为自豪。尼古拉·普拉诺维奇·奥格辽夫(1813-1877年)——十九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唯物主义者、政论家、诗人,——和别林斯基和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同列为革命俄罗斯的杰出代表。 (?).奥格辽夫是属于贵族革命家一代的人物。从青年时起,他就站在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道路上。奥格辽夫在俄国反农奴制运动发展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从贵族的革命者成为农民革命民主主义者、农奴制农民利益的捍卫者。奥格辽夫和赫尔岑一样,是逃避检查的俄罗斯民主主义刊物(如“北极  相似文献   

2.
杰出的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格奥尔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汉諾夫是捍衛辯証唯物主义的英勇的战士。在他的理論著作中鮮明地表現了馬克思把哲学和社会科学建筑在嶄新的辯証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天才,并且着重指出,“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現乃是人类思想史上真正的革命、最偉大的革命”。但是普列汉諾夫不仅限于出色地傳播和保衛馬克思的辯証法。他把唯物主义辯証法运用到  相似文献   

3.
伊万·米哈依洛维奇·谢切诺夫为了发展先进的唯物主义自然科学,为了研究和宣传哲学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及为了反对唯心主义和僧侣阶级的斗争,贡献了自己整个的一生。谢切诺夫的世界观,形成于俄国农奴制经济的危机时期,形成于农民自发地起义反抗地主以进行阶级斗争的急剧高涨的年代里。他的观点的思想根源,是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的唯物主义哲学。谢切诺夫和反对沙皇制度及农奴制度的革命解放运动的联系,以及他和革命  相似文献   

4.
普列汉諾夫是在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痕跡的傑出人物之一。恩格斯逝世后,普列汉諾夫作为一个优秀的馬克思主义理論家、一个对哲学修正主义大胆的批評家而出現在国际舞台上。在馬克思主义者中問,他首先尖銳地批判了新康德主义对馬克思主义的修正。关于普列汉諾夫的这一功繽,列宁在“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1964年第5期刊載了吉敦諭同志的《“两种革命論”是“經济宿命論”嗎?》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进一步闡发并論证“蔡美彪同志所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本无可非議”,因此,在农民战争問题討論中,其他同志对此提出的批評,“其結果是无损于蔡文‘两种革命論’的毫末的”。吉敦諭同志对自己的观点,竟然作出如此自信的断語,把一切批評商榷的意見,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借用他自己  相似文献   

6.
“論一元論歷史观之發展”是普列漢諾夫早期哲学著作之一。普列漢諾夫的哲学著作,列寧曾經予以最高度底評价。列寧曾說:“……我以为替年青的党員們指出下面这点是適当的。即如果不研究——正是研究——普列汉諾夫关于哲学所寫的一切,就不能成为自觉的真正的共產主义者。因为这是全部馬克思主义底國际文献中最好的东西??关于这一著作,联共(布)党史簡明教程給予了如下的評价: “普列汉諾夫……在一八九五年出版的‘諭一元論歷史观之發展’一書,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列寧指出,根据这本書‘养成了整整一辈俄國馬克思主义者’。”“論一元諭歷史观之發展”一書,普列汉諾夫寫于一八九四年,而于一八九五年以N.倍尔托夫的筆名出版于彼得堡。它是一本論战性的著作。它的鋒芒主要是針对着民粹主义者米哈依洛夫斯基,衛·衛和克里文科等人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为在俄國建立社会民主工人政党而斗爭的时期中,普列汉諾夫所領導的“劳动解放社”,在俄國传播馬克思主义观点上,曾經進行过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問題的提出凡是研究人文科学的方法問題的人,都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受自然科学观点的影响,不仅当他試图把在自然科学观点中得到证实的方法应用于人文科学时是如此,而且当他試图論证人文科学在方法上对自然科学观点具有独立性时,也是如此。在自然科学里,一切情况看起来比較簡单、比較明显,当人們想着手研究人文科学的此較复杂的情况时,必須首先考虑到达一点。在自然科学里,长期以来就已經形成一种可靠的客观的方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經常教导我們“要有目的去研究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論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結合起来”;但是我們总是經常在前人所提出的一般原理上兜圈子,不能联系中国实际而有所發展.用哲学上的話来說,这就叫做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不断深入地反映客观和改造客观,把它变为自己底世界。毛主席是伟大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一生总是紧随着中国革命底發展,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逼真理活用在中国革命底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以至每个細小环节上,从而他就在我們这一代创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过去在建党、建軍和指导民族、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9.
科学和哲学的思想,当經历笛卡兒时期时,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观無論在十七还是十八世紀都佔着統治地位;笛卡兒在創立这种观点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然而,笛卡兒的影响并不限于他所制定的这种世界观的一般原則上,虽然光这一部分的影响已經是相当大了。笛卡兒的学說不只是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机械理論而不断起其作用的。在科学史上不仅有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發展的机械时期,科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0.
1.資本主义社会和現代資产阶級哲学恩格斯把他研究費尔巴哈的一本書叫做“費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終結”,这并不是偶然的。的确,費尔巴哈是最后一个偉大的資产阶級哲学家。1848年的革命也是資产阶級哲学史上的一个轉折点。从此以后,資产阶級哲学就开始了一个低落和衰退的过程。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說为实证論的不可知論所代替,而康德、費希特和黑格尔的德国古  相似文献   

11.
资料     
一、伯恩斯坦爱杜阿德,伯恩斯坦(1850-1932)——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極端机会主义派的領袖,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理論家,工人阶級的叛徒,苏联的死敌。早在他的最初的一些論文中,伯恩斯坦就反对建立無产阶級的阶級政党,宣傳拒絕無产阶級革命,鼓吹通过改良把資本主义社会改進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反馬克思主义思想。伯恩斯坦和格赫别尔格及施蘭姆合作的“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回顧”(1879)一文曾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銳批評。伯恩斯坦是德  相似文献   

12.
西方資产阶級学者关于人类行为的学說,有唯心論的,也有机械論的。后一派常自命为自然科学的辯护人。最近十年在美国流行着一种新机械論,以哈佛大学的斯金納(Skinner)为典型。斯金納不是首先企图用所謂“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行为的人。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华生(Watson)曾創立行为主义学說,一度盛行于美国。斯金納不用  相似文献   

13.
王志清 《心理学报》1965,10(3):77-82
問題 謝切諾夫曾提出,感受器官的运动在感知觉的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他把知觉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說,特别是关于探究反射的理論对这一問題作了进一步的科学闡明。有人以“比拟”假說論述过感性反映的机制,孰为感受器官以自己的运动重复被感知客体的特性,在对客体的这一重复、比拟  相似文献   

14.
一探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辯证法的重要課题之一。每一門特殊的自然科学,都有着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特定的研究方法。各門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的矛盾特殊性不同,它们用来研究各自的特殊矛盾的具体方法也各異。弹性力学的实驗应力分析法区别于气体动力学的高速風洞实驗法,物理力学的分子运动論方法区别于地球化学的門捷列夫周期表方法,分析化学的色  相似文献   

15.
1977年5月,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主席团、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哲学(方法论)研究班学术委员会和该院历史、文学、哲学研究所,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举行了会议,讨论“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作用的相互关系和形式——科学探索的战略”问题。西伯利亚分院主席团付主席Д.К.别里雅耶夫院士主持开幕。他谈到探索如何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好地结合起来和为这二者提供  相似文献   

16.
谈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孙显元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一系列全新的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也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社会运动是比自然运动更为高级的...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集体編写的,共七章:第一章《論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规律的表現形式和作用特点》(B.罗任),第二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規律的組成部分(范疇)》(B.图加林諾夫),第三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量变向质变轉化規律作用的特点》(C.施略赫金柯和(?)施略赫金柯),第四章《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运动的特点》(C.薩維里耶夫),第五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何祚庥同志在《再谈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践标准問题》一文中,认为“經由实践检驗并证明它是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何祚庥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题,涉及到怎样理解实践标准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真理等問题,是很值得研究的。現在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請何祚庥同志及其他同志指正。一实践检验是“由个别来检验一般”嗎? 何祚庥同志为了給自己提出的經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的观点,寻找理論根据,便在实践标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限的实践,不能对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无限性的理論做出确切判  相似文献   

19.
个性心理特点对神經衰弱及高血压病心理治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和 《心理学报》1961,6(4):51-63
关于个性心理特点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长期的医疗实践已积累有丰富的經驗。如内經灵枢中的阴阳12人論,即是两千年前我国医学界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概括。本世紀初,C.A.苏哈諾夫曾以专著論述某些个性特点与不同神經官能症的联系。但科学地闡述这  相似文献   

20.
近代唯心論的特点之一,便是捏造了許許多多所谓“科学”的証据,來充当其進攻工人階級的武器。A.A.日丹諾夫指出:“現在資產階級科学供給宗教和神学以新的論証,这是必須無情揭破的。”而所谓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導”出的“热寂说”就是这种徹头徹尾的伪科学的揑造之一。徹底揭穿这种錯誤理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热寂说”。十九世紀中叶,热力学得到很大發展。在这个时期,發現了能量守恒定律,論证了第二种永动机的不可能,引進了熵的概念,并且得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著名的論点,即“孤立系的熵將不断趋向于極大”。可是,如果将“孤立系的熵将不断趋向于極大”的論点应用到整个宇宙上,那就將得出荒謬的“热寂说”的結論。按照这个理論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