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医学概论(续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症治疗就是随病施医。其疗法主要有药物、针灸、度无极、止观和节制饮食等等。其中,药物主要有五种消药、五种果药、五种根药、五种胶药、五种汤药、五种盐药。另外,还有捻五指、戒贪、五戒和饮食疗法等等。  相似文献   

2.
殊菩萨是大乘佛教的首席菩萨,那么,关于他的佛教经典有多少?是什么呢?按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展开》第二十一章第一节说:“佛为殊说的有4种;以殊为主体或参加问答的有8种;殊所说部分有3种;以经体裁长行或偈颂诵出的:以殊为主体的有3种;殊所说一部分的有11种、以神咒的有3种;殊未参与论议,也被提到的有42种,共计74种。”  相似文献   

3.
豁达     
豁达,乃宽宏大量、肚大能容,体现的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一种心胸。我钦佩豁达,欣赏豁达,更恪守豁达。人在旅途,有平坦也有坎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得意也有失宠。学会豁达,你会宁静淡泊,正视人生。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  相似文献   

4.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种民”,这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概念。何谓“种民”?如果从字面意思看,“种民”应当是民的一种分类,属于民的一种称呼。《太平经》关于“民”的说法有很多,如人民、万民、兆民、生民、国民、凡民等,这些关于民的称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法音》2008,(8):1-1
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常心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菩萨自断此二,亦能除一切众生二见,令处中道。复有二种见:有见、无见。复有三种见:一切法忍、一切法不忍、一切法亦忍亦不忍。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  相似文献   

6.
正做人"九度",即高度、品度、风度、气度、厚度、深度、尺度、角度、态度。做人的高度,即做人有追求"高大上"的意识并以此主导自己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志美行厉中定义人生,不仅把生活看作是一种情怀,而对未来有一种目标感,并以心怀梦想为美,以胸无大志为丑;并且把生活看作是一种使命,对前途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副词,到底属于实词还是虚词,在我国语法界一直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认为副词属于虚词。持这种意见的,主要有朱德熙先生等。第二种认为副词属于实词。持这种观点的.过去有石安石,陈望道先生等,现在有黄伯荣、张静先生等,胡裕树先生过去、现在一直持这观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前进的动力究竟有几种呢?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导里一致肯定了有三种:1、经济结构即现实基础;2、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3、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我所特别感到迷惑的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过去有三种不同的提法。第一种提法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上引三段话里的提法,即上层建筑竖立  相似文献   

9.
珠算、心算,古代是两种算法。有据可考的是东汉后期徐岳编撰的《数术记遗》。该书记有算法十四种,而最后的两种,就是珠算、心算(心算原文:既舍数术,宜从心计)。  相似文献   

10.
比量刍议     
刚晓 《法音》2010,(8):8-12
<正>一关于量,古印度各家各派提出了好多种,比如正理派说有四种量: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弥曼差派说有六种量:现量、比量、比喻量、义准量、圣言量、无体量……汤用彤先生在其《印度哲学史略》中,对古印度关于量的说法集中开列了一下,列有十种:现量、  相似文献   

11.
缥缈是一种高远隐约,若有若无之貌,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境界。缥缈美在自然和艺术的各门类中都有大量的表现,有深邃的中国哲学意蕴,直通中国道家的“有”、“无”、“虚”、“实”的哲学理论。 “缥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刚才听了四位朋友的发言,很受启发。四位都很年轻,我看确实有一种责任心,有一种事业感,有一种忧患意识。我们老一辈的,像宗主教、傅主教、金主教、刘主席,他们风风雨雨这么过来了,他们为我们爱国会、为我们中国的天主教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这一代人应该说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我们现在三十岁、四十岁,我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伦理学主要有三种类型 :救世济时型、静观审思型和纯粹技术型。它们在话语模式、思想形式和代表人物的学术心态等方面各有其特点 ,这三种类型的伦理学各有其优长 ,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李晨 《五台山研究》2023,(4):22-27+33
佛教典籍的“舍”(upeks.ā)具有多种含义,说一切有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受舍、行舍、舍无量。参考梵、巴、汉文的相关文献,对这三种“舍”的契经源头,及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中的定义和争议,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归纳出三种“舍”的含义特征,并揭示说一切有部在此概念上与其他部派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方言差异之大,彼此不能互通,于是产生了圣经方言译本。汉语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广东东部、海南东部南部和西南部、浙江东南部、台湾,这一带正是基督教在华传教活动的最早最广地区,方言种类是最多、最复杂的。其中福州、厦门、汕头、兴化、建阳、海南等地都有方言圣经译本。据笔者统计,闽方言有各类圣经译本160种;其中汉字58种;罗马字97种;国语注音字母5种;含3种《圣经全书》汉字本;2种《圣经全书》罗马字本;旧约汉字0种;4种《旧约全书》罗马字本;8种《新约全书》汉字本;20种《新约全书》罗马字本。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10)
这是宗教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世间有两种无神论。一种是唯物的无神论;一种是佛教所说的无神论。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后而唯一的神。神的分类,从宗教学上,可分做多神、  相似文献   

17.
《镜花缘》画本有人物绣像本、回目画本、连环画本三种类型,人物绣像画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种。人物绣像画多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单人式绣像、三人式绣像、多人联合式绣像三种呈现方式,体现了图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也有着图像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交过程中,不少朋友会给你带来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高朋满座的清谈阔论,会丰富你的知识,从某个角度补充着你的不足,增加你的见识。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有一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各有一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那么各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了。”有一个或几个能一起交流思想、学问的学友,实在是  相似文献   

19.
"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当然也是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和"是一种宇宙观,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观,一种政治观,一种伦理观,一种美学观。"和"的基本涵义就是对立中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协调等,它是事物存在的平衡、统一、稳定、平静、舒缓、比例、对称、秩序、均衡、协调、融洽、相成、相济、中节、适度等多种状态一种描述,"和"即和谐状态。"和",有哲学意义的和,有美学意义的和,有社会意义的和,有生理、心理意义上的和;"和"又表现为美,如哲学之和表现为大和之美,艺术之和表现为中和之美,社会之和表现为谐和之美。探讨"和"即"和美",对于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艺研究、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诚 《法音》2007,(3):21-32,33-42
大家来到寺院,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恭敬的心。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到其它场所的心理状况呢?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寺院不同于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氛围,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居士。虽然在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