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内涵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要通过培养军人内在素质,着力强化军人意识,增强军人的荣誉感,从而不断提高军人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强调要注重外部环境对军人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影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为军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外环境,进而达到对军人社会心理承受力进行有效引导和调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空前残酷、复杂、激烈,它的突然性、快速性、多变性,使军人经受较之过去任何战争都更加强烈的刺激,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它将对军人的心理品质提出新的、特殊的要求。分析、研究作战临场失态心理的形成及找出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对于保证每个参战军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并以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奋不顾身的精神投入战斗,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文  陈淑菊 《心理科学》2004,27(5):1209-1211
本研究以内隐人格假设和词汇学假设作为研究的方法学基础,在619名大学生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形容词调查表,然后对1566名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进行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主要包含六个因素:意志能动性、人际适应性、理智性、自我适应性、包容性和超然性;(2)大学生对心理承受力成分的看法印证了专家关于压力抵抗人格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心理承受力是指一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或抵抗能力,它表明了一个人的心理容量和坚韧程度。因为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各人对来自外界强烈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亲人亡故,有人悲痛欲绝,嚎啕大哭;有人则可能立刻进入休克状态,不省人事;有人虽受到强烈的情感打击仍可泰然处之,有人则可能诱发反应性精神障碍或身心疾病,有人则可以耐受短暂的强烈刺激,但在慢性而持久的精神折磨下可能出现心理异常,精神萎靡,出现人格障碍;有人虽终生伴随种种精神压力但并不导致心理上的严重问题。凡此种种,均是源于各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程度不等而已。  相似文献   

5.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心理饱和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人用手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我买100顶你们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还更贵?”“编一顶我们很新鲜,编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编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产失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由新体制、新观念、新的行为方式替代旧体制、旧观念、旧行为方式的深刻改革.人们对这种变革所产生的压力,其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本文用问卷调查法,对13个单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类别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具有等级性(生活方式的变革承受力高,分配方式最低,中间为劳动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变革),层次性(职业、年龄、性别,文化,地区不同,具有不同特征的心理承受力).本文指出,改革中要重视人对压力的心理适应过程,要形成认同感,加强意见沟通,做好改革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参战军人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战争不仅是军力、经济力的对比,同时也是心理力量的对比。在心理力量的构成要素中,官兵的政治心理是核心。政治心理在心理素质中起定向和灵魂作用。本试图从政治心理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官兵政治心理构成的要素,以及如何结合军事生活实践采取多种途径去培养政治心理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应该看到,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军人在利益实现中的不平衡心理已成为弥散于军人群体中的一种最普遍的社会心理,如何调控这种社会心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军人不平衡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分析了这种心理对部队建设的危害,并提出了一定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恐惧感,是指人遇到危险或回想经历过的危险时所产生的胆怯、惧怕情绪。军人的恐惧感具有四个特征;培养正确的信念、进行情境的模拟训练,增强。理承受力等是解除军人在战场上的恐惧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军人心理健康是军人心理素质的核心,是军人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正确把握军校学员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广大学员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掌握应付心理冲突、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对于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为“打得赢”和“不变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确保学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人用手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 “每顶20元。” “为什么我买的多则更贵?” “编一顶我们很新鲜,编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编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意失败。  相似文献   

12.
秦文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59-159
当前不少高校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在压力挫折面前表现的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要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学校必须对其加强挫折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评价自我,并组织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战争充满危险和劳累,残酷的战场环境使参战人员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如果紧张、恐惧、悲观、疑惑等不良心理反应超过参战人员的承受力,就会使他们受到强烈的精神打击,影响到整个军队的士气。我们统称战争中的这种精神性伤害为心理战伤。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弱,挫折承受力差是显著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影响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使大学生认识到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必要性、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策略和方法,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理解挫折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大学生社会心理的研究就显得迫切和必要。本试图从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大学生心理特征这两个角度入手.并通过大学生内部不同层次问的比较,着重阐述市场竞争下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价值取向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松花 《心理科学》1998,21(4):361-364
1前它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迅速发展,当代中国国民置身于一个空前紧张的社会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由此而导致日益增多的人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亟需得到心理辅导治疗。但是,“咨商辅导始于西方,在理论基础方面往往以西方文化思想为主要依据,若要将咨商辅导运用于东方社会,那么囫轮吞枣是很危险的”。[1]为了使源于西方的心理辅导理论在本国成功移植,以适应本国人民日趋殷切的求询需求服务,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的心理辅导理论进行潜心研究、系统理解和掌握,并取其精华尝试运用于实践中。2当事人中心疗法力生的背景2.1罗杰…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中,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基本的原理是,如果社会心理对这项改革措施能够承受,实行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如果社会心理不能承受,实行起来必然受挫。为了使我们的改革事业发展得顺利一些,就必须注意研究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问题。这从我国时装模特队伍的发展,能得到有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心理委员胜任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43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委员胜任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呈现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委员胜任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心理委员胜任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中介作用均显著,且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心理委员胜任力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又可以分别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李众军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1):97-100,122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结构及特点为理论视角,基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从透视军人职业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探讨了军人需求心理调适的对策,以求进一步激励军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热爱职业,增强历史责任感,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使军人的自我发展与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社会适应是指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出适应生存的反应。无论谁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都要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竞争与挫折。面对压力,很多人常表现心态失衡,被紧张、焦躁和困惑等消极情绪所困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