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唯物论逻辑结构的必要性 历史唯物论的体系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也是这门科学发展的必然。 历史唯物论不应该是几个范畴和原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各范畴、原理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的严密结构。每个范畴都是这个科学认识之网上的纽结,这些纽结不是杂乱的,而是顺序的。这种范畴的系列是作为一门成熟的科学所应有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2.
原因和结果是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经常使用。波普对因果联系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因果联系的演绎解释的理论。休谟认为,人们只是在经验中看到某一现象通着另一现象而产生,但经验不能说明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必然联系。Post hoc(在这以后)决不能确证propter hoc(由于这)。他说:“一个事件随着另一个事件之后而产生,但是我们却根本不能观察到其间有任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有些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分别表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物质”作为哲学上的一大范畴,它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总称,是集合概念,我们可以说“物质决定精神”。而在“水是物质”这句话中,它又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是非集合概念。如果我们从上述两个判断推出“水决定精神”,就很可笑。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基于地域标签所引申出的地域人群范畴,与族群研究领域中的具体族群分类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尽管相关的族群概念不少都具备所对应的"地域"属性,但相反的,拥有共同"地域标签"的群体却并不一定就能被称为族群。然而有趣的是,在私下话语领域中,将地域人群与"族群"混用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于将这一标签与所指涉人群的文化表述、精神特质等联系起来。因而,从这一点来看,对上述两个概念间联系的进一步细分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旨在通过中国西北的一个具体个案来说明,地域人群概念与具体的族群之间切实存在着一种转化的可能,并且这一具体的转化可能并不需要相应的移民背景。  相似文献   

5.
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建构,是以概念范畴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朱熹理学范畴的实质为"感-用"范畴,其概念范畴化的方法是在不同概念间建立交感、观感、体用与互为体用四种模式的感-用关系。朱熹从对"仁义礼智"四德的范畴化开始,以感-用为标准来建构他的整个理学体系,一个概念的内涵在且只在与其他概念的感-用关系中得到确认,并于感-用的彼此互动中呈现。通过分析不同概念之间的感-用关系,可大致划定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基本范畴,勾勒出范畴概念的主要层次,从而较完整地展示出朱熹理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及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十分熟悉。生活方式目前国內主要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或作为日常用语来使用。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无内在联系?联系怎样?有沒有可能把“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探讨这些问题,显然要从弄清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含义入手。  相似文献   

7.
言、象、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象、竟是中国哲学史上三个重要范畴,先秦诸子已对“言”、“意”这两个范畴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周易》中又引入了“象”这个范畴,并讨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易学发展史上,历代都有思想家论述这三个范畴。本文试图对先哲们的论述加以梳理并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三个范畴加以讨论。一、先秦诸子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以及对“言”、“意”相离的批判在先秦诸子那里,“言”是指语词或语句,他们有时又称为辞或语;“意”是指概念或命题,他们有时又称为“志”。“言”和“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表达与被表达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尊严的概念虽然在哲学文献中早就出现,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才频繁出现于国际法文本和此后奠立的一些民族国家宪法之中。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尊严概念仅是从事后给人的权利概念赋予道德内涵;相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两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概念联系。从系统的角度和概念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在人权从理性道德加上主体权利的形式出发建构起来的过程中,人的尊严概念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它既是所有基本权利的内蕴都从中汲取养料的道德"源泉",也是不同范畴的权利得以兼顾和平衡的基础。人权与人的尊严之间既有概念联系,又有现实张力,其间蕴藏着的一种具体乌托邦的激进力量,它是我们在为实现人类尊严的现实斗争中不可放弃的。  相似文献   

9.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些称为范畴的基本概念:数学中有数,生物学中有物种,政治经济学中有商品,诸如此类。辩证法科学中也有一些基本概念(发展、飞跃、矛盾等等),不过这些概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辩证法范畴是一些外延最广的逻辑概念,它们反映着物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最一般的联系和关系。离开这些范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不可能的。由于反映存在规律的辩证法规律同时又是思维规律,因此辩证法范畴在认识中就成为辩证思维的必要的逻辑形式。这些范畴在科学中的运用是必然的,不以学者是否意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一种看法认为,运动的相对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其实平衡与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它们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等同的。如果把这两个不同的范畴等同起来,就会在理论上引起混乱,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潜能和实现”是希腊文和的意译,这两个概念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首创。亚氏在构筑其“第一哲学”的体系时,对这两个概念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氏认为这是仅次于“质”、“量”范畴的概念。这对概念在亚氏的辩证法思想和本体论中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以后人类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3年第7、12期,1964年第8、11期,1965年第7期)上陆续发表了八篇文章,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结构和范畴等问题。其中引起讨论的Д·И·契斯诺科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一文已译出,译文见本刊1963年第11期。本文是最近发表的一篇,着重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问题,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但它具有自己的对象、自己的范畴和规律的体系,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讲授,而不同意那种反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开讲授的论点。第二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结构是社会关系体系的反映.他认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中固定下了对社会经济领域最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而在反映社会精神生活的范畴中则固定了对社会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既决定于科学的对象本身,又决定于科学发展的具体条件和革命实践的需要,由前者决定的部分具有稳定性,由后者决定的部分具有可变性,应当善于在教科书中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第三部分分析“第一性社会构成”和“第二性社会构成”的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客观前提和主观因素等等。他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广泛的概念,反对把这对范畴看成是“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题目的一部分。他认为上层建筑并不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技术基础,因此存在着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他认为主观因素一方面是某些现象的客观前提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另方面则反映了群众、阶级、政党以及个别人的意志、愿望和意向。此外,他还分析了社会、社会经济形态、时代、社会进步等范畴。第四部分分析各种社会共同体的范畴:阶级和阶级斗争、部族和民族、集体和个人等等。他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社会生活现象的重要手段,反对把“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题目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中排除出去。他区分开“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认为人具有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本性,而个人则是表现人的社会本性的范畴,是许多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体现者。此外,他还分析了利益、劳动、传统、地理环境和人口等范畴。最后,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正在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范畴,例如:“社会在社会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社会的同质性”、“威望”、“社会的整体性”等等。  相似文献   

13.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10,33(5):1026-1029
皮亚杰逝世已30年,但皮亚杰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研究不应走向历史。皮亚杰的理论遭到许多人的误解。遗传论和生物学化是两项最为不恰当的帽子。皮亚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只是其研究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范畴"之个体发生发展的"方法论插曲"。发生认识论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应该进行"发生认识论"与当代"认知科学"的比较研究。应正确认识理论生物学、结构主义方法论、代数工具和逻辑学在发生认识论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尤其应注重晚年皮亚杰运用新的意义逻辑(logic of meaning)和态射(morphisms)、范畴(categories)等新的代数概念作为形式化认知结构之工具的价值和意义。要深入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以"具身化"和"回归大脑"为特色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启示,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联系:一是发生认识论中的"动作协调"及对由协调而产生的逻辑—数学经验的"反省抽象"这两个概念,表明了皮亚杰对心智具身性的卓越洞见;二是在皮亚杰所主张的"表型复制"(phynocopy)观点中体现的衍生论(epigenesis)和建构论(constructionism)思想,它们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之基本思想——所涉因素或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相互塑造的对偶(coupling)关系而不是线性的单向因果关系——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皮亚杰及其发生认识论定会随着认知科学的未来发展而被"再发现"。  相似文献   

14.
怎样发展智力是涉及整个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但是,就目前我国的书刊来看,对智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能力和智力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通过共同讨论弄清楚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怎样发展智力确实很有必要。读了叶上雄同志《关于能力和智力》①一文颇受启发,但对文中的一些观点,我还有不同的看法。下文提出我的浅见就正于叶同志和其他对智力问题有研究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宗教成为了所谓"第四波恐怖主义浪潮"的主要动力。宗教与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这既体现于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又可以从宗教体系本身找到根源。宗教恐怖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宇宙战争"、"表演性暴力"等。宗教与恐怖主义的联系,主要因于其认同和意识形态功能。在恐怖主义的框架中,宗教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且,由于其超自然的联系,宗教比一般的世俗意识形态更具煽动性,也更具影响力。宗教恐怖主义的本质则在于政治暴力或暴力政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公正具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内涵尺度,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分析模式的指代符号.在政治哲学的语境中,公正意味着促进人对公民性、价值认知、观念认同、制度均衡和社会结构稳定的产生、发展或实现.这就意味着公正概念必须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公正概念分析而言,这一基础离不开政治评价行为、政治生活结构和政治价值构建等三个维度,且表现为这样三个维度之间的均衡存在.  相似文献   

17.
解释学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采用的解释学的暂行定义如下:解释学是关于与“本文力(text)的解释相关联的理解程序的理论。我的主导思想是有关作为“本文”的话语(discourse)的形成的问题,在整个第二讲中我将详论“本文”的诸范畴。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设法解决在第一讲中提出的中心难题——在说明和理解之间的那种在我看来是破坏性的分裂。设法在这两种态度之间寻求某种互补性的联系(而具有语义学根源的解释学一直倾向于使二者分离),将通过本文概念在认识论上表明解释学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主体和客体问题是马列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这首先取决于这个问题同哲学基本问题和实践原则有着概念的联系。在苏联的哲学文献中,这个问题得到了严肃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在最近的15年。主体和客体的范畴内容更加确切了,在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客体关系的辩证法得到了揭示,通过理解这些范畴,历史-哲学传统得到了批判分析。所评著作的特征在于,该书试图从两种立场——认识论立场和文化历史立场的有机统一方面,思考主体和客体问题的内容。这就使作者一方面有可能更充分地揭示主体和客体在这两个范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之间、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社会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职业道德范畴虽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概念的使用还在借助于一般道德范畴,如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用“善”、“恶”、“义务”“良心”等概念来评价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生活的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范畴在哲学史上形成和发展的顺序的角度考察辩证法诸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作者首先评介了苏联哲学界在解决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方面的几派意见,即:图加林诺夫把事物——关系——属性这些方面的相互联系当做决定性关系,契尔特科夫等把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当做决定性关系,谢伊托夫等从范畴所反映的个别物质构成物的普遍方面出现的顺序出发确定范畴的相互联系。作者认为,这几派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它们的共同缺点是企图仅仅从范畴是反映现实的普遍的方面和联系的观点出发解决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范畴也反映着认识发展的确定的规律性。但是只有考虑到范畴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才能制定出范畴间相互联系的原则。因此作者同意比布列尔和科普宁的意见,他们在制定范畴体系的时候,不仅注意到范畴反映客观现实的普遍方面和联系,而且还注意到范畴反映着认识发展的确定的规律性。范畴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但并不一定是一个跟着一个地出现的,有一些范畴是同时出现的,但出现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应当把范畴同那个使其内容得到充分发展,并使这一范畴具有典型形式的认识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从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范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呢?作者顺序地分析了古希腊和近代西方哲学之后,得出结论说:哲学史从研究个别的东西、它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开始,过渡到思考个别的东西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运动),以后又过渡到认识空间和时间是物质构成物的存在、运动和相互联系的普遍条件。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把因果性、形式、内容、必然性和规律提到首位。然后哲学家的注意力转移到阐明所观察到的世界现象的基础(始因)上边,转移到阐明作为运动、发展和本质的普遍源泉、作为所研究客体的一切必然方面和联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上边。最后作者认为,这种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应当成为制订辩证唯物主义范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