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是生命的真正脊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他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一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结果那个死囚昏了过去。1988年,他把实验结果公布出来时,虽遭到司法当局的起诉,但他用事实告诉了世人: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梁,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生命也就变形了。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支柱     
加得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原来是一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的病人是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  相似文献   

3.
强迫自己     
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成名前曾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作家。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曾经借过15块钱给他。 “亚历克斯,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那15块钱?” “我下次卖出稿子的时候。” “我有个好主意,”他说,“我们这里需要一个公关职员,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愿意,可以立即来上班。” 6000美元!在60年代,那是很高的薪水了。这预示着亚历克斯可以找间好的公寓,买辆旧车,把债还清……就在他满脑想着钱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看轻自己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英若诚小时候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  相似文献   

5.
正杰·雷诺是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他曾应邀在美国爱黙生学院毕业典礼上做演讲。在演讲中谈到了他总结出的一些从业经验,他说,这些经验适合所有年轻人——1.不要太看重"铁饭碗"。如果你只满足于稳定的工作,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自甘平庸之人。但是你已经大学毕业,不是平庸之辈。2.永远要和生活中不十分理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位名叫菲力普·韦斯特的医学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为一个名叫查理的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他给病人服用一种叫做“克尔比奧桑”的治癌药物。当时,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新药会使癌细胞“像阳光下的雪一样融化掉”。果然,病人查理服药后精神振奋,大有起色,竟然重新驾驶飞  相似文献   

7.
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一词是希腊哲学用语,苏格拉底第一次看到此词之后,一生有着巨大的转变。有一种力量促使他不断去思索、反省……这是他今后成为希腊古典著名自然哲学家的根本之所在。保罗在“认识你自己”上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他说:“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要把自己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碰到一个人,开始还说得我抑制不住地想笑——他说“你还真有才华呀,到处都能看到你的文章啊”,但是接下来就说得我的那些还没来得及钻出脸皮的笑,立刻僵死在脸皮里面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他真正希望看到的还是我能写出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来,说那才是真正有份量的东西,是一个作家真正应该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自己的苦恼     
苗蕾 《思维与智慧》2011,(12):39-39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一位留学生在美国上了刻骨铭心的3堂课。作为UTstarcom公司创办人之一的吴鹰曾被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人之一。他的成功,与他在美国的3堂刻骨铭心的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己     
王海东 《天风》2003,(1):7-7
主耶稣在被卖的那一夜心里极其痛苦,他为背负世人的罪孽和过犯将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主将与可爱的门徒们生离死别,主爱他们……彼得对主说:主啊,“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26:31)。彼得此时没有体贴主爱门徒的心,他的话是在向主表明他决不是一个容易灰心丧胆、反复无常的人,他的刚强远远胜过其他门徒,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出色,即便是没有主耶稣的同在,他靠自己的刚强也能站立得住,且是永远站立得住。这样的话叫人听来耳熟,常听人说:我会永远如何如何;我永远也不会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投资的多家著名外企公司,都有一项很有趣的培训课程: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项培训课程来源于柯维博士的同名书(中文译名为《与成功有约》)。为什么这样一本心理励志方面的书一经推出就畅销不衰,被许多追求成功的人士奉为宝典呢?某位哲人曾说:性格决定命运。柯维博士说,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但是,柯维博士的这本书并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提高效率的技巧。这本书的精髓,更在于引导你树立“全面成功”的信念,探询何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追求全面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与成功有约》…  相似文献   

13.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今年3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齐自石的画艺深感叹服,他说:“齐先生的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的确,一只普通的毛笔到了齐白石手上,就仿佛有了魔力,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都有无限的生命力和神奇的魅力,特别是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清润透明。如此出神入化的才艺,自然尽可归因于天才。对于这样的说法,想来自石老人定会淡然一笑,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上并没有艺术基因的遗传,成功在于他一直信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癌症生存者"群体正在悄然形成,癌症生存者作为一个专业名词也逐渐被业内人士所熟悉。2016年的美国《NCCN癌症生存者指南》认为,癌症生存者是指那些"自癌症诊断之时起,生活得到平衡,其家庭成员、朋友和看护人员也受到影响"的癌症患者。这个指南所关注的重点是:"癌症诊断和治疗对成人癌症生存者所产生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克莱斯勒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所以他们一直希望克莱斯勒在文学上能够青出于蓝。但是克莱斯勒似乎并不喜欢读书,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逃课,跑到镇上的一家五金作坊去当“学徒”,原因仅仅是他对机械更有兴趣。  相似文献   

17.
卡尔诞生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他天生很笨,而且患有动作障碍症,一直到高中毕业,他的成绩从未及格过。在学校里,卡尔几乎每天都要遭受同学的嘲讽,高中毕业后,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卡尔的父亲倒很平静,他认为这不是件  相似文献   

18.
愿科学与道德之花并蒂盛开林根美国《新闻周刊》曾连续发表两篇文章,揭露了几件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弄虚作假的事。一所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员威廉·萨默林博士在白鼠的皮毛上涂上墨水,以证明植皮试验成功。耶鲁大学的瓦杰伊·萨曼被指控假造病例,终于被顶头上司辞掉他在哥...  相似文献   

19.
他有一句口头禅广为流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裔,于1912年出生于美国。他的父亲先后开过小成衣厂、纺织品店,但直到在他15岁那年去世都没赚到什么钱。他靠的是奖学金和打零工挣的钱供自己读到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外交家。在政治上,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在科学上,他认真严谨,发明了避雷针和双焦点眼镜;在外交方面,他老练沉稳,成功地说服法国站到美国这一边。然而,年轻的时候,本杰明却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被许多人称为"讨厌的家伙"。其实本杰明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是说话比较直,喜欢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