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学者J.P.蒂洛(Jacques P.Thiroux)所著《伦理学:理论与实践》(1980第2版共400页),是美国现今流行的一部伦理学教科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伦理观、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体系及其所探讨的社会伦理问题。全书共分十二章。前六章理论部分,先介绍传统的伦理学理论和伦理学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然后明确表述了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后六章实践部分,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的若干伦理问题,综述了这些问题在道德评价上的对立观  相似文献   

2.
魏英敏教授撰著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已于 2 0 0 1年 8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是作者在其原著《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一书的基础上 ,经过修改、调整、补充而完成的一部新著。原书于 1 990年 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直是北京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限制性选修课《伦理学问题研究》的教学用书 ,全国其他一些高校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也曾将此书作为其参考书目。原书仅 1 0章 ,现又删去了最后一章 ,余皆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并增加了 6章 ,现该书共计 1 5章。分别论述了伦理学研究方法 ;道德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高兆明教授的新著《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及《自由与善:克隆人伦理问题研究》(与孙慕义合著)相继出版发行,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这几本书涉及伦理学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令人兴奋。第一,系统地提出了一个较新的伦理学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性,影响了几代人,功不可没。不过,这个理论体系一方面受苏联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在体系与内容上与当代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有些不尽适应。高兆明教授在《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中另…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国际世界,生命伦理学已经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欧美国家健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过程中,"生命伦理委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人们从伦理学角度探索"我/我们应当如何决定和行为"的问题,也推动社会从制度建构和文化塑造层面回答"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增进公民的生命伦理意识"等问题,并从哲学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应对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与困境,论证相关伦理选择及其实践的合理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生命伦理学在机构建设、咨询服务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及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 ,是应用伦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理论伦理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再发现 ,其生命贵在创新、贵在与时俱进。 2 0 0 4年 1月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乔法容和朱金瑞两教授主编的《经济伦理学》就是在经济伦理学领域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创新的力作。作者不仅站在经济学的至高点剖析伦理问题 ,而且站在伦理学的前沿观察经济问题。经济学与伦理学水乳交融 ,是该书的一个特色 ,从而使经济伦理学这门边缘学科更显生机与活力。从体系和逻辑上看 ,全书十章环环相扣 ,首尾…  相似文献   

7.
彼得·辛格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在《实践伦理学》一书中,彼得·辛格在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的理论框架下,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堕胎问题的伦理主张.彼得·辛格支持堕胎的理由与观点给当代中国堕胎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计划生育国策提供了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非典"看公共健康的意义--访丹尼尔·维克勒教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巍 《哲学动态》2003,(7):40-42
丹尼尔·维克勒 (DanielWikler)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位“伦理官员” ;国际生命伦理学会第二任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命伦理学研究 ,近期研究集中于人口健康问题 ,包括资源分配与全球公共健康等。主要著作有《哲学与健康政策研究》、《从机遇到选择 :基因学与公正》等。问 :公共健康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首先我们要讨论公共健康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一谈这一题目就想到如“非典”这样的传染病 ,还有水的清洁等问题 ,这些固然是重要的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稿》较之马克思的其它著作有较为丰富的伦理思想,但其仍不是一本伦理学专著。综观《手稿》,其伦理思想,似可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异化和共产主义理论的人本价值导向;二是人论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三是关于经济伦理或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的批判;四是其它伦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10.
集中讨论可遗传基因组编辑引起的伦理和治理挑战。首先介绍了可遗传基因组编辑讨论的背景,指出美国科学院的《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伦理学和治理》以及英国纳菲尔德生命伦理学理事会的《基因组编辑和人类生殖:社会和伦理问题》这两篇报告的重要意义;然后讨论了反对和支持可遗传基因组编辑的论证,指出了从哲学概念出发的哲学论证与从实际出发的生命伦理学论证之间的区别;最后指出在实施可遗传基因组编辑之前必须建立伦理框架和治理安排,并进一步论述了伦理框架和治理安排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出现了一股抨击批判现行道德观念的潮流,力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这种批评之中,彼得·辛格(PeterSinger)堪称是最为活跃的伦理学家,本文就他提出的生命伦理的新观念做一探讨。彼得·阿尔伯特·大卫·辛格(1946-#),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讲座教授。他的代表性著作:《动物的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学》(1975年第1版;1990年第2版),使他成为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实践伦理学》(1979年第1版;1993年第2版)已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教材;《生与死的再思考》于199…  相似文献   

12.
<正>《角色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以下简称《角色伦理》)一书,是河北师范大学田秀云教授的新作,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该书致力于从伦理学视角考察社会角色,以伦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和理论维度,旨在为角色理论的研究开辟一个伦理学视域,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伦理基础。通读全书,其突出特点在其原创性,这是学术研究最为可贵之处。《角色伦理》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角色伦理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强以华所著《经济伦理学》 ,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1年 5月出版 ,2 6 4千字。全书除导言外 ,共分 8章 ,另加一个附录。导言探讨了经济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功能 ,第 1章探讨了经济伦理学在历史上的起源 ,第 2、3两章从利己与利他、他律与自律的角度探讨了经济伦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据 ,第 4~ 7章分别从交换、分配、消费、企业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有关经济伦理学原理 ,第 8章指出经济伦理学是一门导向人类美好生活的新兴学科。该书有较多创新之处 ,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关于经济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解方面。一般认为 ,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4.
生命伦理学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其中最为凸显的是人权困境,生命伦理学与人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契合点,人权是生命伦理的核心和生长点,人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使生命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并且成为活生生的伦理现实。生命伦理学饱含丰富的人权意蕴,成为人权理论合理性的印证。要科学审视当代生命伦理学和人权关系,化解人权困境,推动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文版出版《生命医学伦理原则》自1979年初版以来,一版再版,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引用最多的生命伦理学经典名著。该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四大生命伦理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和研究进路,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儒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儒家伦理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文化相对性,另方面,生命伦理学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因此,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儒家伦理不能自发地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核心价值.只有在认真地清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对儒学进行"现代诠释"或称之为"儒学创新"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儒家生命伦理学才能在后现代多元文化处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中国的道德和伦理学建设 ,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由唐凯麟教授著作的《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 (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出版 ) ,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课题的一份高水平的答卷。该书较全面地回答了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几大根本问题 ,即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 ,应该建构什么样的当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和怎样去建构等问题。《伦理大思路》一书分“应有视域”、“基本条件”、“价值选择”、“运行机制”四大编 ,共十四章。粗读全书 ,我…  相似文献   

18.
汤姆·比彻姆和詹姆士·邱卓思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一书提出了尊重自主、有利、不伤害和公正四个生命伦理学原则。以共同道德作为四原则的来源和基础,结合反思平衡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全球的生命伦理学的难题。通过梳理比彻姆和邱卓思的共同道德与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关系。进而研究共同道德观的内容、来源、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及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新版本的发展。之后探讨了共同道德在生命伦理学方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释了比彻姆和邱卓思对共同道德的辩护。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作为生命伦理学学科分支的《公共卫生伦理学》的结构及其基本论题,阐述了公共卫生的伦理基础、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公共卫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等对公共卫生各领域均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伦理问题。指出公共卫生是建立公正社会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必备要素,应该以公共卫生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而不是以哪个理论作为其逻辑出发点;公共卫生工作之所以能得到伦理辩护,缘于健康是人民安康的基本层面,而人民的安康是建立公正社会的基本内容;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效用、公正、尊重、共济、相称;最后讨论公共卫生限制个人自由在伦理学上可辩护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生命伦理学是国外最活跃研究领域之一。首先这表现在学术活动频繁中,仅在我访问的一年零八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接触到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就有12次,其次,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中心、研究生培养规划以及杂志、书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并且出现了伦理咨询家这种职业,伦理学委员会作为一种制度已在医院中巩固了下来,同时对生命伦理学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 一、关于生和死的思考 生和死仍是美国生命伦理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1989—1990年美国两大案件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一个是南希·克鲁珊案件,一个是罗案件。前者关于植物人的安乐死,后者关于人工流产的合法性问题。围绕这两大案件的争论,涉及到安乐死,无脑儿人工流产等一系列生命伦理学问题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