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与哲学的整合--论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哲学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长珍 《学海》2001,(1):99-102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的"综合创造论"体系卓然独立于三、四十年代的哲学论坛,至今仍放射出真理的光芒.在哲学上,张先生力主以新唯物论为基础,兼综唯心论关于理想的贡献,吸收解析派的哲学方法,构成一个新的综合;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新文化建设的"综合创造"的文化观.本文以文化与哲学的关系为视角,剖析了张岱年先生哲学观与文化观的内在关联,指出张先生广博精深的造诣乃在于二者的有机碰撞和交融.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张岱年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今年4月2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张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他在<周易>研究领域也有很深造诣,被推举为中国周易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总顾问,对推动当今易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贡献.本期特发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关于张先生的这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张岱年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综合创新"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方克立先生高度评价了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赋予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并在2006年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把"综合创新"论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并多次强调这个思想应归于张岱年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这三个称号与其一生主要从事的三个治学领域相对应,如他在《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自序”中说:“自30年代以来,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二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三是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247页)在这三个治学领域中,张先生有时候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放在前面,如他在《我与中国20世纪》和《八十自述》中所说就是如此。(同上,第525、626页)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张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李存山 《哲学动态》2007,1(6):41-4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对一个哲学家思想的真正考验。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当我们缅怀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做出的学术贡献时,有许多内容可以述说。本文谨略述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上的两个重要贡献,在我看来,这是经受了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两个重要贡献。一道德之“变”与“常”1933年4月27日,张岱年先生在《大公报·世界思潮》发表《关于新唯物论》。他在此文中提出:“新唯物论或辩证的唯物论,实为现代最可注意之哲学。”“唯以新唯物论与现代他派哲学对较,然后乃可见新唯物论之为现代最可信…  相似文献   

6.
书讯     
《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陈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张岱年先生是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2004年4月24日不幸因病逝世。张先生逝世后,亲友、同事、学生以及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吊唁之情。为了进一步追思、怀念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陈来教授主编了这本《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该集以友人、同事、后学、亲属及各界人士回忆张先生的言行事迹和他们与张先生的交往为主要内容。这些作者们把各自与张先生交往中的所闻所见和值得纪念的事情写作成文,既保留了哲学界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也可以使读者从中得见张先生为人为学的具体风貌。这些文章不仅可以使中国哲学界的学者们互相分享那些难忘的记忆,也可以使青年学子得以瞻仰和兴起。  相似文献   

7.
张小平 《哲学动态》2003,1(12):23-27
张岱年先生是“硕果仅存”的 2 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之一。他从 30~ 4 0年代创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到 80~ 90年代完善升华 ,历经“起”、“承”、“转”、“合”四个阶段 ,走过了 70余年学术生涯。张先生不仅是中国 2 0世纪学术发展的见证人 ,而且是直接参与创造的一代学术大师。他为 2 0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指出了一条新路———“综合创新”之路。这条新路代表了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它是“2 0世纪文化讨论中 ,心态最健康、最有前瞻性 ,可以说是带有总结性的一种看法”。[1]一 张岱年的哲学体系2 0世纪 30~ 4 0年代 ,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8.
陆信礼 《中国哲学史》2006,2(3):110-116
在研究中国哲学特点方面,张岱年先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提出了一条研究中国哲学特点的正确原则,即“同与异,必须同等重视”;其二,从基本倾向、概念范畴、发展规律三方面对中国哲学特点问题做系统考察。张先生在中国哲学特点研究方面的系列创见,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而且对今后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30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张岱年哲学研究会协办的"张岱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举行,来自国内三十多个单位的近百名学者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及文化思想,哲学家的思想与生命,百年中国哲学研究的反思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极大地推动了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张岱年先生1987年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到现在整整二十年了.这次会议以"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为主题,我想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以及涉及到的一些主要方面,同时也借此机会深切怀念已经辞世三年的张岱年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