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边的词陈述前边的词,前后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样的词组叫主谓词组。这种词组,不光只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有宾语种或补语、形成主、谓、宾、补等类型。这种词组,主、谓双全,表意完整,单独运用,就是句子;只是用在句子当中,它便失去了独立性,只能充当句子成分。如“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是一个由主、谓、宾等组成的主谓词组,单独运用,且有一定的语气,句终有较大停顿,它就是句子;但在“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一句子中,它失去了作句子的独立性,只用来充当全句的宾语成分。现代汉语中,由主谓词组充当各种句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非主谓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解释是:“由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形成的句子”。(398页)黄成稳的《新教学语法系统阐要》的  相似文献   

3.
谓语中心即谓语中心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的联合词组充当。对谓语中心的认识,关系到句子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价值。如果对谓语中心认识得深,修炼得好,句子就会有超乎寻常的价值。为什么谓语中心会有这样大的威力呢,这与它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分不开。 1、谓语中心的结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词组,也叫短语。它是由若干词构成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和语法上能逐层搭配的没有语调的一组词。词组和句子的一个重要区别:词组没有表述性,句子有表述性。而语调是表述性的重要标志。例如: ①阳光灿烂(词组) ②阳光灿烂。(句子) 近几年来,一般语法书都重视词组的介绍。例如《提要》加强了词组(短语)的内容。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词组进行分类,目的是便于讲清语句的结构规律。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提要》都讲了词组的结构类型和词组的  相似文献   

5.
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连谓式。那么,什么叫连谓词组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连用(包括它们的附加成分和连带成分),它们之间没有并列、偏正、动宾、动补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这样的词组叫做连谓词组。例如: 上街买菜去北京开会打电话叫车站在山上放哨用这类连谓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就叫做  相似文献   

6.
兼语式与主谓词组充当宾语的句式,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因此有时难以辨认,有加以区分之必要。请看下例; a.我们希望他来作报告。b.我们请他来作报告。这两句话如果归纳为公式,都是: N_1+V_1+N_2+V_2 (N代表名词组,V代表动词组)但是,例a是主谓词组作宾语的句式(简称主谓作宾语),例b是兼语式。那么,如何辩认这两种句式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辨认。(1)从句中的停顿来辨认主谓作宾句中可以有两个停顿处。如例a就可以说成: 我们希望∨他来作报告。(∨表示可停顿处) 我们希望他∨来作报告。兼语式却只有一个可停顿处,如例b只可以说成:我们请他∨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不是”辩     
“是”是判断动词,它的后置成分是判断宾语,这已经被人们所承认。然而,对“不是”,人们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很多人认为“不是”是偏正词组(前偏后正),在句子中,“不”充当判断动词谓语“是”的状语,如: ①他[不]是教师。②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把“不是”当作词组,在句中分别充当状语和谓语,无论从语法角度分析,还  相似文献   

8.
连谓式一般语法书上称作“连动式”,但构成连谓式的谓语成分并非都是动词.所以还是以“连谓式”的命名为好。什么叫连谓式呢?要知道连谓式,须先知连谓词组,因为连谓式是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式。所谓连谓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合称)或谓词结构连用,中间没有并列、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关系,也没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  相似文献   

9.
主语≠话题     
就汉语而言,什么是主语,历来说法不一。赵元任先生认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汉语口语语法》P45)朱德熙先生也持这个观点,认为从表达的角度说,主语是话题,谓语是陈述。(《语法讲义》P17)这种看法影响很大,以致使现代语法把句子的主语定义为陈述的对象。吕叔湘先生不赞同此说,认为这个定义“没有实用的价值”,“空洞而不切  相似文献   

10.
“是……的”句式有两种。一种是“是 的字词组”作谓语的(以下简称“是……的A”).例如: ①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鲁迅:《社戏》) ②村长是外来的.(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另一种是“是 动词(动词词组)或形容词(形容词词组)等词语 的”作谓语的(以下简称“是……的B”)。例如: ③他们接受这种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联合词组在一个句子里作成分,能同时对几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几个侧面加以说明或修饰限制。例如: 我国广大青年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强烈的进取心。联合词组“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强烈的进取心”,就从思想境界和革命热情方面阐述了我国广大青年的本质特点,言简意赅。如不用联合词组就得把话说成两句: 我国广大青年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我国广大青年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可见联合词组作句子成分笔墨经  相似文献   

12.
“四字格”是汉语中四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格式。在遣词造句中,首先把四个单音节词组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以板块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言熟语、成语及其他四音节词组。 汉语音乐性强,要求音节平稳、节奏和谐、结构对称,这是“四字格”得以形成的客观需要;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比重大,便于灵活运用,又为“四字格”得以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早在周代就形成的四言诗及后代辞赋、骈文的影响,也是“四字格”日益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字格”的来源,可分为常见用词法构成、寓言故事概括归纳、古书语句的节缩和扩展三种类型。 一、常见构词法构成  相似文献   

13.
词组是由词和词相组合而成,不同类的词,组合的情况不一样。根据组合情况的不同,我们可以给词组分类,根据词组的不同功能,也可以给词组分类。前者是从內部关系着眼,后者是从外部职能着眼。按照词组内部组合关系来分类是结构上的分类。一般所说的主谓词组(红旗飘扬)、动宾词组(爱祖国)、偏正词组(慢慢走)、后补词组(洗干净、好得  相似文献   

14.
词组的内部结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是句子内部结构关系的反映,认清词组的结构再去理解句子的内部结构就容易多了;词组这种造句材料在句子里出现的频率并不低于单个的词,认清它的内部结构,才能较准确地认识句子的结构。如果分不清词组间的界限,把不同结构关系的词组混同起来,则会导致不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法与逻辑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语法的专家有时考虑逻辑太少,有的语法著作存在不少逻辑缺陷。编在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汉语知识》就有这样的情况。下面着重就划分方面的问题试作商榷。一、“中心浯”能跟主语、谓语、宾语并列吗? 课本从开始讲实词就提到“中心语”,同定语并列(第二册第257页)。讲句子成分时,又说“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第三册第301页)。且不谈“中心语”属于不属于基本成分,单说“中心语”能同什么并列,不能同什么并列。一个属概念包含若干种概念,各个种概念的总和等于属概念;属种关系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也  相似文献   

16.
不同母语类型留学生表达汉语句子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德 《心理学报》2004,36(3):274-280
以汉语句式为测试材料,研究留学生母语是否影响他们习得汉语的问题。结果发现,留学生在主动宾句、主谓谓语句/领属句、主谓谓语句(受事主语句)和“把”字句2上的成绩表现出与其母语类型相关的规律性,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与母语是日语和韩语的留学生有显著差异。与母语语法规则接近的汉语句式较易掌握,反之就较难。这一结果提示,母语语法影响留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在初等汉语水平阶段需要按授课对象的母语类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探讨英语名词词组产生的歧义现象,并提出了歧义产生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英语名词词组中歧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不同语境下名词性词和动词词类作类别语和描述语时意思差别很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兼语广例     
兼语句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句式,因为几乎每一本讲语法的书都谈到它。许多语法书谈到的兼语句,按前一个动词谓语的意义类型,以及前后两个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大致有两种,即: 1.前一动词有使令、劝阻义,(如“使、请、派、催、逼、劝、让、留、求、托、命令、动员、发动、组织、号召、任命、提升”等)而后一个谓语通常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或预期的结果。例如“妈妈让你回家吃饭。” 2.前一动词是表示存在的“有”,而第二个谓语则是对存在的事物的叙述或描写,例如“路边有座房子很漂亮。”实际上,一般语法书谈到的这两种兼语句只是这种句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各种类型的兼语句还有不少。根据我们对所见到的用例的分析,至少还有以下几类。我们首先就前后两个谓语的语义关系来看,大致可以做如下的划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分别用V_1和V_2来代替二者):  相似文献   

19.
谈谓语多余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是一句话的表述中心,也是句子的重心。如果句子中多出了不必要的谓语,那么句子的结构关系便会发生混乱,引起歧义或含糊费解,甚至造成其它的语病,影响了交际效果。人们读起来也会别扭拗口,感到罗嗦厌烦。造成谓语多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写作时不明白某些词语的含义、用法和词性就人云亦云,以致造成谓语多余。例如: ①是的,英雄们凯旋归来了!(报) ②国庆节的夜晚,街上显得特别热闹,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书)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熟练度较高的晚期汉-英双语者对英语长距离主谓一致性结构加工的敏感性。实验材料采用简单并列肯定句,句法违反的句子中,主谓一致性的错误出现在句子第二个动词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被试的句法判断成绩良好,但在句子句法违反处没有引发反映句法自动化加工的左半球前部负波(LAN),也没有产生P600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度较高的晚期汉-英双语者,难以实时、自动化地加工长距离条件下英语主谓一致性的信息。研究结果支持了浅层结构假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