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勇 《哲学动态》2023,(5):57-64
“本心德性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理论根基。在形上学的意义之下,唐君毅所论的“本心”得以全幅开展。于是,德性借仁德(“至善”)之设定,描述了自身道德的原因性;德性对知识之规范,展现出道德价值的交互性;德性立成德之目的,赋予了人格塑造的理想性。通过三个层次的分析,唐君毅给出一个充盈着道德理想的哲学反思历程,展示出“本心德性论”的建构理路,以期在直面现代思想的困境和挑战时,能够动态开放地重塑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曹晖 《哲学研究》2012,(7):121-126
一、视觉形式的发生对视觉形式发生的考察需要以形式的发生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形式的发生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认识,最典型的是康德的先验说。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对形式的认识,都是以康德的这一理论作为逻辑基点展开的。然而对于视觉形式的发生,目前尚无学者做过系统性的研究。艺术和美学史上较清晰地阐释视觉形式发生的当属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他的著作《秩序感》中所说的"秩序感",也可以称为"形式感"。书中通过哲学心理学方法对视觉艺术中存在的形式和秩序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贡布里希认为:"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  相似文献   

3.
<谈美书简>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三十多年前,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把这本刚出炉的小册子带到大学寝室时,同学们争相传看,个个交口称赞"你祖父的书写得真好",这着实让我快乐了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4.
生命美学的核心关键词应当是生命,因而首先必须对生命范畴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说生命美。而生命的宽泛性,决定了生命美学是一个极为宽广的美学领域;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生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因而出现和构成相应的美学学科分支。美学的+时代,是多种学科互补、互动、互促、互进,创新、变革、升级、发展的新时代。仅以人的生命运动的发展过程为例,生命美学与生殖美学、生育美学、生存美学、生活美学、生产美学、生态美学、生死美学等亲缘学科相+、深度融合,就足以看出新世纪美学发展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广阔性。  相似文献   

5.
6.
老子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道"之思维创造方面,新媒体艺术以深刻的哲学视角洞悉着人们的生存境遇,又平台的开放和互动吸引公众加入到这场美学游戏,成为这场艺术表现与完成的重要仪式。在"器"之实践表现方面,新媒体艺术高度的交叉融合性驱动着艺术创新力,而艺术家和商家的跨界实践则让新媒体艺术对生活本身有了更多的关照。当艺术遭遇新媒体,一种大众美学意识便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7.
通过"肯定美学",艾伦·卡尔松成功地将自然美学从艺术美学的束缚中独立出来,为自然美学找到了"客观性"标准和严密的理论逻辑。卡尔松在其前期"科学认知主义"研究阶段中,将审美与科学知识相联系,肯定了自然美学的客观性和可能性,并将"肯定美学"作理论化建构。在后期的"功能适用"研究阶段中,卡尔松缓和了"肯定美学"的极端态度,承认有机体的功能缺失会带来部分消极的审美判断,反映了卡尔松对"肯定美学"的调整和补充。通过将个体经验悬置,卡尔松"肯定"了自然的审美价值,推动了整个环境美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明清的市民美学带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是一种"休闲美学"。作为"闲书"的明清小说,生动地呈现着"今古奇观",而让人"拍案惊奇",它们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审美对象,也是他们生活的教科书;生产刺激着消费,作为"闲评"的小说评点,是对小说欣赏的延伸,它却从理论上论证着小说的审美合法性,因而也是"休闲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休闲美学"以及"闲书""闲评"的兴起,意味着中国美学史上审美样式与审美趣味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某报有一则题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子》的报道。全文如下: 年仅二十三岁的娜索拉。最近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富有女子。她是一位阿拉伯富商的长女.控制了两个规模庞大的企业,每年的收入超过数百万美元,而她本人家财达十五亿美元。这篇报道题为“世界最富有的女子”,而文中却说娜索拉“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富有女子”,这样,似乎“世界上最年轻的富有女子”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子”。那么,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在新技术革命、社会改革、现代意识三位一体的历史潮流冲击下,当代中国出现了一个社会思潮演变的活跃期,这些社会思潮以综合的、动态的、流行的思想形式,反映着中国人在时代意识和社会心态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论界常常有人把它同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与中华美学学会联合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40余人济济一堂,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身体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阐释力。近年来,中国身体美学发展迅速,成为最有活力的当代美学流派之一,通过与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等流派的对话,成功地介入了当代文化的建构。讨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  相似文献   

12.
姚丹 《美与时代》2015,(4):12-14
"大巧若拙"是老子为了论证道的自然无为而列举的一个例证。自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后,"巧拙"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组相对的重要范畴。"大巧"的实现,正是一种审美和艺术的境界,它具有自然天成、本色纯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一种超越人工技巧、达到天然的创作观,蕴含着一种天人一体的自由境界,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大巧若拙"的思想,对于设计领域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晋是一个精神自由、审美自觉、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顾恺之的传神论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传神论的提出,使中国画进入自觉的境界,对改变中国画的精神和形态都起到巨大的作用。顾恺之的传神论不仅体现在眼睛的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环境衬托等其他方面。顾恺之在我国绘画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画论影响是前无古人的,他的传神论开拓了世人对形神关系理解的先河,并成为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布局在城市之中,表达着该城市的独特品性,与城市融为一体;在观赏之余兼具实用功能,精致独到的设计保证了其艺术品质;当大众热情地享用其服务型性能时必定会为其艺术美感所折服,从而接受艺术的洗礼与熏陶;美好的精神体验将人与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共艺术使得艺术、人与城市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良性互动,这就是其作为当代艺术的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15.
绘画的魅力在于在有限的平面上表现出广阔的艺术空间。西洋画通过形体、光线、色彩、透视等表现二维或者三维的画面,中国画则讲究意境,以"远"为核心,通过虚实变化来表现画面效果和心里境界。文章简单说明了"三远"的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举例分析了郭熙"三远法"的美学理论思想,使我们对"三远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创作作品有了全面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提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将心灵比喻成一面神秘的镜子,其本性是明亮干净的,但是却受到各种污染使其蒙尘,老子旨在揭示观道的就要去除心灵种种成见偏见的遮蔽和污染,回归心灵本身的空无澄净,这样才能映照万物,万物自身才能向心灵呈现出其本性,才能体悟到道本身。"涤除玄鉴"是悟道的方式,要求心灵要保持虚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还有其丰富的美学意义,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嵇康的思想特征嵇康(公元223—263年)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嵇康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的特征。汉代以降,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思想本身的发展,两汉时期的经学已经逐渐失去其维系思想统治的作用。一些精于思考的人们开始重新探讨和估价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种探索导致了对世界本身(包括人本身)的复归,即对“自然”的复归。崇尚“自然”可以说是魏晋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在阮籍、嵇康那里又可以说是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18.
"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艳"的内涵伴随歌.诗等形式的不同又有微妙的变化.当"艳"从展现主体美好形态的外在形式走入音乐、诗、词等文艺领域.并成为一种审美范畴存在时,"艳"的理论性、诗意性品格日益凸显."艳"走入文学批评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艺术风格确立于魏晋六朝时期."艳"具有绮靡美、世俗美,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涛的一画论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一画论作了简要的分析,从两个方向入手进行探讨:一是一画论的艺术内涵,对一画的含义分点解释;二是对一画论的艺术法则进行总结归纳,对石涛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管子·心术上》中"因"的独特性在于,其于显题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哲学化的进程。有别于认识论的解释向度,本文以为,此篇的核心范畴"因"意在叙说一种施政的模式,它以因应之道系统地演绎早期道家的无为、不言之旨,它关切的是"无为之为"和"不言之言"的现实性原则。"因"的哲学化与显题化象征着"无为"、"不言"原则同政行(一种为)、政令(一种言)相衔接的一种理论形态,它实质地关乎某种政治哲学,当然也在治国与治身的相关性中容纳了心性的成分。"黄老独盛,压倒百家",其所以能压倒百家即在于作为黄老之精华的稷下道家,其所以为精华又在于"因循为用"的精义。在思想的逻辑上,它延展性地诠释《老子》,齐学之于老学既一脉相承又叠置了新的意涵,思想的生命力耀动于其间;在现实的逻辑上,它应运而生,适为一种大国的愿景储备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