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丘神码     
正内丘神码是民间宗教信仰祭祀用品,属于年画中的一种,以其对自然神的崇拜、古朴独特的艺术造型及制作工艺成为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原始性,被称作中国木刻版画的活化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2.
岭南冼夫人信仰经历了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到民间保护神和和合神崇拜的发展过程,祖先崇拜与冼夫人后人对祖宗的慎终追远、奉行孝道、感恩报德、维系亲属团体、求祖先授福、怕祖先降祸的信仰有关;英雄崇拜与冼夫人有功于国、造福于民、德行垂范的历史功绩,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观念和冼夫人家族及后人的社会地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间将冼夫人作为福、禄、寿的保护神和和合神,与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观念、理想愿望和信仰传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花王圣母作为司职生育、护产、救患、收魂的地域神、生育神,广泛存在于南岭走廊地区各民族的生殖崇拜中。围绕花王圣母展开的各种仪式,既蕴含了南方少数民族"花为人魂"的独特生命观,也吸收了道教的诸多内容。通过文献稽考和田野调查,我们认为花王圣母崇拜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其形象并无特定原型,多与不同地域、民族的生育神崇拜相关。  相似文献   

4.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5.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6.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30年来传统文化出现了恢复和重建的态势,达斡尔族中也出现了萨满文化复苏的势头,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天神、祖先神、娘娘神、山神、蛇神,依然为当代的达斡尔人普遍供奉。今天,萨满教依然是达斡尔族的主体性信仰,不过,其传统观念和崇拜活动更多地以民间习俗、民族文化的形式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9,(12):10-10
<正>编者按: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崇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教的动物崇拜中,“神”牛受到特别的崇拜,但不是什么牛都可以充当神牛角色的,只有放生的母黄牛,特别是白牛最受崇敬,而水牛没有资格享受神牛的待遇。神牛在大街上可以旁若无人地漫游,人车要为其让道,它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见水果摊吃水果,过蔬菜店吃蔬菜,甚至躺在路口慢慢咀嚼也不受人的干涉。  相似文献   

9.
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由阿昌族神话传说发展而来,集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和洪水神话于一体。其宗教叙事表现为神鬼观念、巫术观念、宗教哲学观念以及创世始祖崇拜、葫芦崇拜、盐神崇拜、猎神崇拜、弩箭崇拜等多重内涵与价值,由祭司活袍在阿露窝罗节、婚嫁、建房、丧葬等民俗活动的仪式上念诵或唱诵加以演述。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传统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阿昌族传统宗教通过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于阗画派在历史上是一个影响甚大的画派,兴于于阗,通过丝路,流传四方。纵览其发展史,可知此派在兴起过程中,广吸印度、中原、波斯、粟特、希腊罗马等各种文明要素,并有机融合,终成独具一体的画派。于阗画派的多元性特征也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对世界绘画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主崇拜与邪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因果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未世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中介。邪教的末世论具有特殊之处,其一是它以族群性的末世论为提供合法性基础:其二是它在末世论的基本假设上强调教主是教中那个与神最为亲近、最能代表神的"原人",或者直接就是神的化身,掌握着灵魂进入新天新地的钥匙。这构成了教主崇拜的理论基础。以如此独特的末世论假设为基础的对教主的神秘化和对灾难的神秘化,使得教主成为至高无上的人神,掌握着现世中一切苦难,尤其是苦难如何地临于人或远于人,则使教主崇拜在邪教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道教与四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它所崇拜的神与中国传统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对星辰的崇拜,其中宇宙天体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神演为青龙,西方七宿神演为白虎,南方七宿神演为朱雀,北方七宿神演为玄武(真武大帝),成为道教崇拜的“四灵”尊神,并为广大道教徒所崇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古代埃及 18 王朝中后期渐受王室尊宠的阿吞神崇拜的兴起、发展、独尊以及独尊地位的丧失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认为其兴衰以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时代为界,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还分析指出,18 王朝中后期阿吞神渐受王室尊宠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埃及社会政教权力结构平衡受到了威胁,而古代埃及阿吞崇拜的实质则是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14.
《谈寨神勐神的由来》(以下简称《寨神勐神》)完成于公元1542年(傣历903年),距今已经四百四十年了,作者不详。作者在前言中说:“我静静地坐在泡果树荫下,默默地读着我父亲生前所崇拜的、并时时视为比他  相似文献   

15.
崇拜中的“祝福”本是崇拜的高峰,这并不在于满足信徒得神的赐福的愿望,而是从神出发,因他是万福的源头!“祝福”要总结神从创造、立约、预言、应验、领导到应许之地的指向,充分显明神是定意要赐福予人,他将自己委身与人,成就与人“同在”到永远的恩典!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的关公信仰文化是由中国内地的移民传播到马来西亚的,信仰关公者既有个人,也有民间秘密组织,还有刘关张赵的后裔等。马来西亚关帝神灵的内涵丰富,具有财神、平安神、守护神等多重神格;马来西亚的关帝神像造型独特,具有多神陪祀的地域特点。田野调查所见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关公崇拜,与中国内地关公崇拜既有共通性,又形成独具特色的南洋关公崇拜文化,对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波塞冬崇拜的起源,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已提出过假设,但不能令人信服.现代学者从语源学的角度入手,推断波塞冬最早是一名土地神.该观点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未能解释他为何从土地神演变为集海神、震地之神和马神于一身的神明.实际上,这些神职之间的连接点均和土地有关,这进一步肯定波塞冬原为土地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玉皇大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尊神 ,在一般民众心目中 ,他是天庭总管 ,实际上的最高神。不过 ,玉皇崇拜初起于道教 ,他在道教中的地位是居于三清之下的第一尊神。而且 ,道教又以系统的经书 ,完整的崇拜科仪 ,向社会展示着自己的教义。道教对于玉皇崇拜的内容和形式 ,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 ,是中国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 ,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若要了解玉皇大帝崇拜所映示的中国文化的种种素质和特点 ,主要应当研究道教对他的解释和祭祀、祈求诸科仪。然后再及于民间对玉皇崇拜方式以及相应的观念 ,因为相对而言 ,这些民间的风俗 ,…  相似文献   

19.
苗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体系.东部苗族土地神崇拜深受武陵山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职能的土地神类型和丰富多彩的祭祀仪式,其中合寨祭祀土地神最具代表性.东部苗族土地神崇拜受到周边汉族土地神信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混融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土地神崇拜的文化内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迁.土地神祭祀仪式数量的减少、程序的简化,仪式主持者的缺失,以及民众信仰虔诚度的下降,都反映出东部苗族民间信仰的衰微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动植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内容,在埃及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尼罗河流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古埃及宗教。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植物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使渴望永生的埃及人对沙漠中的动植物产生敬畏心理。埃及人的动植物崇拜不仅反映在埃及人的创世神话、敬拜的神灵,还具体体现在埃及人对性器观的崇拜上。这种崇拜对埃及人的哲学思想、民俗审美、建筑文化甚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