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角色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否拥有好的动画造型,直接影响到动画作品的成败。若想设计出好的动画造型,必须多看、多练、多创作。笔者对角色造型设计有几点建议,即多作速写练习、夸张训练、准确地确定造型风格、注重细部刻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日本当代著名的插画大师天野喜孝被誉为"最终幻想之父",他的幻想插画作品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画面充满神秘唯美的东方魔幻色彩,在东西方插画艺术中独树一帜。天野喜孝的插画中对于日本传统大和绘与浮世绘、中国佛教敦煌壁画、西方现代与中世纪古典艺术以及阿拉伯异域文化的吸收融合,使其插画造型、色彩和线条最终呈现出兼容并蓄的东方意蕴,具有现代东方美感。  相似文献   

3.
在作品中体现中国特色和美学精神是动画毕业设计指导中的重要原则。目前,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缺乏中国特色是高校动画专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一味抄袭模仿欧美、日本动画的现象广泛存在。动画作品不仅是文娱产品,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中国特色的动画毕业设计往往成为了"文化垃圾"。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各异的鬼怪传说。日本的鬼怪文化一直以神秘色彩大量出现在动画中,尤其是百鬼夜行更是众所周知。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近几年得到重视,但是对于本土鬼怪的研究仍然浅薄,依旧停留在对日本鬼怪造型的大量模仿阶段,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增强国产动画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谢浩 《美与时代》2014,(2):121-121
假定性在动画创作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从剧本、角色、场景到最终的成品,假定性如一个系统的体系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艺术效果。动画场景设计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工作量也较为庞大,除角色造型以外,影片中所要出现和用到的一切物象的造型设计都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动画场景如同戏剧中的舞台,是动画角色的表演空间。场景在动画中起到交代时空、营造氛围、刻画角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在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根源,大量的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文化母体,"侠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动画作为当代广受欢迎的大众媒体也存在大量相关题材的作品。虽然两国动画的发展轨迹都是基于各自的文化选择,曾一度渐行渐远,但是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到两国在当代动画中对于"侠义精神"的一致审美表达。中日两国的武侠类动画都存在各自的优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中国动画产业较之日本相对落后,但是却拥有远超日本的文化资源与发展潜力。而解决当今中国动画产业困局的主要方法不在于产业本身的改革,而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11日-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法华经》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二十一世纪中的作用”学术会议在日本创价大学(位于东京都八王子市)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日方代表为东洋哲学研究所所长川田洋一教授、创价大学菅野博史教授、宫田幸一教授,他们的论文分别题为《东洋哲学研究所的历史与作用》、《在日本的〈法华经〉思想和文化》、《牧口常三郎、户田城圣与〈法华经〉》。中方代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云贵教授、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教授、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副主…  相似文献   

8.
日本动漫作品中既有可爱、善良的妖怪、可悲可怜的妖怪、奇异的生物,也有充满怨气的邪恶妖怪,同时其特有的妖怪传统也有所表现,成为了日本民族动画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日本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中,妖怪们缠缠绕绕已经几百年。近几十年来,在日本的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没有隐退,反而在漫画、动画作品中大放异彩。本文的目的就是单独为它们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苗绣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由于其造型充满趣味性和创造性,非常适合于进行动画创作。近几年更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以展示传统文化或以民间艺术形式去表现的,民族性成为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将苗绣运用于动画创作也必须要抓住民族性这个特点去进行。通过解读苗绣的艺术特点来阐述其在动画表现中所应当体现出的民族性,从而达到将其进用于动画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漳州木偶头雕刻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徐竹初木偶头雕刻为代表的漳州木偶头雕刻,其匠人的技艺与木偶的造型都是在历史中不断经受打磨与锤炼而形成的,木偶造型不仅融入了人们的血肉精神,而且由于木偶作为戏中之角,使之不再是单纯的美的造型,而且是"有生命的造型"。因此,漳州木偶头雕刻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多层次的,既有物的造型艺术之美,又有情境表现的张力之美和深层的精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田中一光作为日本国宝级的平面设计大师,将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观念糅为一体,创造出一批单纯简约又不失优雅的作品,用独到的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传递出了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的文化气息,开启了日本设计造型新时代。田中一光作出的贡献远远不止他所设计的优秀作品,还有贯穿于这些作品始终的基于民族传统不断挖掘探索而凝结的艺术理念与情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动画产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动画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动画作品虽多,但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则相对较少,导致了我国动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为了提高我国动画作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动画创意作品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动画作品的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13.
张冰 《美与时代》2014,(9):87-88
从动画造型在动画剖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和分忻优秀作品,主题练习等实训项目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构思、表现方法,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特点,塑造出鲜活角色形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角色设计不单单是设计一个形象的外表,还需要给它注入灵魂——角色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使角色生动饱满、真实可信。材料动画中的角色塑造需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感,将角色塑造与材料美感完美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材料动画中的角色与其他动画形式中的角色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木偶"。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木偶"时,你会认为其存在其理所当然的,但是,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展这是超现实和惊人的——它类似于人或动物却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无人操纵时,木偶仅仅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块毫无生  相似文献   

15.
十月四日的下午,参加武汉中日青年联欢的日本朋友七百三十六人在归元寺度过了难忘的友好时刻。一点三十分,在钟声、鞭炮声中,昌朋方丈、隆醒副寺在山门前热情地迎接日本客人。大雄宝殿里,香烟萦绕,烛光闪耀,昌明方丈以全寺僧侣的名义向贵宾们致词:“大雄宝殿,灯火辉煌,祝愿朋友,福慧增长。”友人听了这美好的祝词,热烈鼓掌表示谢忱。接着,昌明方丈陪同小野寺喜一郎、坂本登为正副团长的日中青年联欢代表团参观了归元寺,昌明方丈向贵宾们介绍了各殿堂佛像。客人在寺小憩饮茶时,昌明方丈饶有兴趣地说:“此茶系天台山名产,为我寺翠微清泉所沏,清心明目,增福增慧。”小野寺喜一郎呷了口茶,高兴地说道:“喝了宝刹清茶,香在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分析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场景构建和动作设计的特点、要点、重要性等方面,来说明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如何根据动画作品风格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构建场景和设计动作,对于整个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动画速写是动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动画速写课程教学质量会严重影响到创作者创作的动画作品质量,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专业素质和审美素养。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对学生动画速写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会严重影响学生之后对动画速写专业的学习。因此,文章在分析传统速写与动画速写的差异及当前动画速写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动画速写课程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动画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超 《美与时代》2014,(11):110-110
随着三维影视动画的不断发展,动画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动画的角色设计一般来说包括造型、性格、表情与动作。  相似文献   

19.
在动画表演中,所有的剧情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而进行的,因此要想让动画作品真正深入人心,就要对动画角色的"表演"行为进行深入的刻画,使动画角色的动作合乎运动规律,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和适度的夸张,同时要注重解决当前动画表演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问题以及动画作品中表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大多形式简朴,内容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人文情怀,每部作品的题材可能不同,但都将环保、人生、生存等深刻的主题融入其中,使得他的动画电影能跨越年龄甚至国界,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审美快感。《幽灵公主》也不例外,它是以日本最初侵略森林的室盯时代为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山林中"物化族"与发展中的人类之间的斗争故事,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蕴含日本文化的诸多模式。对这部动画电影进行剖析,便于人们对日本文化、世俗人情的理解,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