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接着民族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剪纸艺术以独特的造型、构图手法和审美情趣释放着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源于民间,反映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体现了华夏民族艺术所特有的借物抒情的传统。剪纸造型的形式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风俗文化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融入了广大普通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夸张变化的装饰造型和富有寓意的意境美,完美地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内涵。中国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农村的生活习俗和自然景观给剪纸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劳动人民从自  相似文献   

3.
张萍 《美与时代》2013,(12):133-133
传统剪纸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主题内涵、艺术风格都蕴含人类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从传统剪纸艺术自由的形式特征、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段以及独特的平面化构图方式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丰富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凝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昌剪纸历史悠久,是传承民间艺术的有形载体。瑞昌剪纸作为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处处浸透着"以人为本"的民俗意蕴和地域文化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创作者是民间剪纸艺人有关,他们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民间生活,反映地域性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的思想感情,处处体现着以人为主体的艺术情怀。由此衍生到公共设施造型方面,其直接使用者和接受者是当地居民,就要求这个公共设施的造型体现人文意蕴内涵,展现本土文化精神,而本土文化就来源扎根于民间艺术,是民间风俗审美的集大成者,两者之间探讨的都是"人"的根本性问题;只有把"以人为本"放在造型设计的首位,才能在源头上解决公共设施造型文化缺失的问题,也才能使公共设施的设计既体现地域色彩又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5.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瑰丽之花,有着唯美而深厚的审美意蕴。作为地方品牌的灯影牛肉,其包装设计既要有产品设计的新颖性又要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基于剪纸艺术意蕴的四川灯影牛肉包装设计,形式简洁、色彩明快、表现独特,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同时又赋予了其产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正>乐清剪纸的抽象符号形式构成,表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精神,是一种艺术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的象征。建立乐清的剪纸抽象符号形式构成系统并体验其艺术精神,对推动民间美术不断地向前发展,拓宽艺术家的创造思维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宝鸡民间剪纸常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内容题材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就是在这些"有意味的形式"里表达着当地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理想,道德判断;表达着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宝鸡民间剪纸的造型样式较多,归纳整理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种。一、人物造型人物题材的艺术造型,在宝鸡民间剪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以表现农村日常风俗、戏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体裁为主。宝鸡民间剪纸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多数打破了正  相似文献   

8.
传统书法艺术广泛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其不同凡响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乃是一种创新。书法艺术创作是以审美为出发点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它直接和间接地表现了书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传统书法艺术元素正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形、文字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起着装饰与传递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皖北地区的独特地理条件及历史原因决定了其剪纸精粗结合、质朴与风雅共存的艺术风格,皖北民间剪纸孕育着深厚的民俗民风内涵。研究发现,现今皖北民间剪纸艺术发展状况,不但与盛行于淮河流域的道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更是与皖北地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地域文化交汇有关,从而形成其兼容并蓄、形式活泼生动、造型自由夸张、风格朴实优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贵州侗族鼓楼图案是贵州侗族地区中富有民族特色及艺术审美的鼓楼文化,这些鼓楼的内部都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图案,以描绘侗族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图腾标记和民族吉祥物为绘画题材。鼓楼图案色彩鲜丽,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图案创作运用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艺术手法,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蕴含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精神寄托。鼓楼图案的表现内容及艺术特点都表现了侗族人民的精神,因此对鼓楼文化危机、保护措施、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能够为侗族鼓楼图案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剪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符号,更是现代艺术可以借鉴传承的不竭源泉。公共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更需要学会怎样挖掘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发展公共艺术的新形式、新语言,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并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当中。文章就现实的一些案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形式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与融合。从现代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概况出发,综合剪纸艺术特点和剪纸艺术结合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案例,总结了我国剪纸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州民俗剪纸与徐州当地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徐州地区农耕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当前,徐州民俗剪纸正处于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传承"文化精髓"尤为重要。本文以文化符号学的视角,深刻剖析徐州民俗剪纸纹样符号的表意方式及其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深层次地揭示徐州剪纸艺术符号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对于徐州民俗剪纸艺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具有独立绘画语言和审美价值。素描艺术不仅仅是对线条的运用,更是一种观察、思维造型方式。文章探讨素描艺术的发展及内涵,从其艺术价值视角出发,分析素描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沟剪纸题材丰富,造型独特,风格特征多变。南沟剪纸艺术有比较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南沟剪纸在造型上夸张写神、简练精细,善用比喻、吉祥美好的寓意。另外,南沟剪纸技艺还传男不传女、剪纸颜色尚黑色、家家户户忙剪纸、边剪纸来边唱歌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文化,一方面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全新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形态。从剪纸艺术本身具备的内在价值入手,通过剪纸艺术所表现出的趣味性与形象夸张性,加深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全面理解。以《剪纸》课程为基础内容去完成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州古桥的装饰艺术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之美。而其桥身大量的装饰纹样在艺术美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法则。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古桥装饰艺术反映的是民众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体现的是地域环境中特殊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观念。正是这一类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符号,让我们窥见了这一艺术的本源及其民俗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丰宁满族而言,其萨满宗教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自身特有的宗教文化形态,而丰宁满族民俗剪纸艺术也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烙印。本文以满汉民族融合为背景,通过对河北丰宁满族剪纸这一静态艺术与萨满宗教的研究,阐述剪纸艺术的象征性元素符号如何表现与萨满宗教相关联的文化内容,以此来揭示丰宁满族萨满宗教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19.
南阳两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代艺术中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南阳两汉画像石艺术虽然是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形式.但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比较完美地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的时代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不愧为我国两汉画像石艺术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服装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即通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来综合反映一定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认知,现代婚纱作为服装的一种特殊样式,其外在形式在需符合婚礼这一特殊场合的审美需要的同时,其内在文化的显现也极为重要。同时相对应的,对禅宗美学文化在婚纱设计中的把握和欣赏,也需通过对婚纱设计的创新设计来赋予全新的精神内涵,以此来展现现代新娘的独特气韵。因此,此文先对婚纱的发展历程和禅宗美学进行探讨,探索现代婚纱这一融合了中西时尚和审美艺术的服装样式如何在禅宗文化的冲击下进行创新,最终达到样式审美和文化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