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髡残作为清代画僧,其绘画一定会受其禅师兼画家双重身份的影响。实际上,髡残常把参禅悟道的实践体验,融入他的作画当中,更是把绘画作为其禅修的重要方式,将绘画与参禅合而为一。髡残多以渴笔运墨,笔法苍劲,造诣高深。若从哲学的视角考察髡残绘画之画法与禅宗之禅法的关系,发现髡残在坐禅时妙悟了笔墨六法,他以自证自悟的方式,把参禅与绘画、禅功与画功自然地融合。  相似文献   

2.
髡残为"四僧"之一,他以特立独行的画风引人注目。观其作品有一种懋郁之气,显得生机盎然。他在学习以王蒙为代表的古人名作基础上,坚持己见,不随时流。他的《绿树听鹂图》更是古拙苍浑,笔墨老辣,意境幽谧,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将其与王蒙《青卞隐居图》对比可以看出髡残在章法、笔法上对王蒙的师法。王蒙的山水画作品以繁密为主要特征,但在整体面貌上还是显得疏秀空灵。而髡残在学习王蒙优点的同时,把王蒙的繁密、干笔皴擦同吴仲圭、沈石田的短笔沉稳用笔相杂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既有灵动飞逸的线条,又有沉浑苍茫的金石气。他经历了从师古人到师造化的一步步蜕变,他耿直刚烈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被任何人所囿,必定形成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3.
悟才 《中国宗教》2022,(1):78-79
明末清初,四僧画派名噪一时,他们突破了正统画派摹古画风的樊篱,以"大道至简"的精神寻求章法结构和意境的不落俗套,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作品中抒发出来,体现了艺术创作和参禅修行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清初时期北方宫廷奉"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乃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4.
髡残是清初四僧之一,擅长书画。髡残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宗思想意蕴的题画诗。本文试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观点研究出发,阐释禅宗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潇湘卧游图》传为李公麟所作,现藏于东京博物馆。自董其昌提出《潇湘卧游图》为李公麟笔之后,可以说后世对此深信不疑,直至今日,才有相关研究对此提出疑议。实则早在明末清初,吴郡古玩商人吴升就已在其书画著录《大观录》一书中对此画的用笔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此画应是南宋人笔法。  相似文献   

6.
康德提出用先验时间图型作为范畴运用于经验性直观的感性条件,但没有提出先验空间图型。鉴于此,很多学者认为,必须再另外增加先验空间图型来说明对象中的空间关系的形成,并断言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及《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增补内容中暗示了这种空间图型论的想法。然而笔者认为,对象中的空间关系的形成可以借助量和质的范畴的时间图型来说明,因此空间图型是不必要的。并且,由于知性无法与空间发生直接关联,因而无法形成所谓的"先验空间规定",所以空间图型也是不可能的。而《基础》以及《批判》第二版的增补内容,也绝非所谓的空间图型论。  相似文献   

7.
正宋人以笔墨作佛事,将书画等艺术创作视为参禅悟道的手段。不论是参禅还是学书,都务必经过长期熏习和苦修,才能达到刹那的自悟。在禅学修行上,渐修与顿悟本不对立,而书法学习更是必经不断反复、艰苦训练的过程。宋代书法"尚意"说由来已久,最广为人知的即清代梁巘的《评书帖》:"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从宋人书论中可以看到,"意"的含义在宋代得到了全面的深化。禅宗思想在北宋中后期的士大夫圈子里炙手可热,文人乐于读经、谈禅,喜与禅僧交往,甚至参禅悟道,禅宗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反映到文学艺术上来。书法理论中的"我书意造""无法之法""无意"与"忽得",与禅宗"即心即佛""非法非非  相似文献   

8.
释永信 《法音》2019,(10):50-52
正禅的本质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超越。禅起源于印度,汉语音译为"禅那",乃静虑、思维修之义。经过在中国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禅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元素与文化符号,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是心灵超越之法,是通过生命的实践体验到的"内心觉醒"与"内在超越"。参禅,不只是到禅堂里去打坐,我们说的参禅,首先是指过上佛陀教导的精神生活,而禅堂打坐只是修行的一个载体和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建立在日常严格的戒律基础上,或参禅打坐,或制心一处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胡思乱想,你  相似文献   

9.
正"求人不如求己"源于《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之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见这是孔子用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何谓"求诸己"呢?宋儒多将其解释为"反求诸己"。它又来自《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射箭的时候,先要求自己心平体正,认为一切妥当才发射。发射出去而打不中目标,也不应该埋怨胜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璀璨的历史沿革如皋灵威观,在江苏如皋古城北厢内城河间。相传,武当山玉公、信公、静公三位道长,于隋代之前来到此地创立道观,名祖师观。唐初,尉迟恭东征在此扎辕,凯旋后重修,唐太宗御题"仁威";宋代,因"金蛇绕出殿间,事闻于朝",宋徽宗"赐额灵威"。  相似文献   

11.
董延奎 《天风》2022,(9):15-17
谈及基督徒的灵修,有人用"灵修生活化"或"生活灵修化"来表达,我认为更恰当的表达可用"生活中的灵修",这种表达既有传统的渊源,也使灵修与生活有清晰的分界."生活中的灵修"源于圣依纳爵·罗耀拉的《神操》,是指基督徒从繁忙、嘈杂、烦闷、忧郁中停下来,给自己一些时间与空间进入与神同在的默观,反观自我."生活中的灵修"既出世又入世,是基督徒在时代处境中灵命成长的灵性修为1,也是基督徒不断与主接近的生活见证.  相似文献   

12.
在彝族宗教丧祭仪式中,彝族人的灵魂有三,其宗教丧祭仪式主要是对这三个灵魂的一系列"处置"。彝族人的"三灵"以及"三灵"的具体灵魂形式,是彝族先民在由游牧逐步走向农耕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彝族宗教"三灵"观念以及一系列的仪式,是形成今天中国彝族民族性的基本结构性要素。"三灵"的出现"铸构"了今天的彝民族,也可以说"三灵"是彝族人之所以为彝族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13.
给自己时间,一步步去走,给自己空间,一步步去做,年纪渐长日渐明白,生命还是要慢活,才会快活. 时间是一条长长的线,空间是一个宽宽的圆,我们的生命故事,都发生在它们中间. 人生,是个不能回头的旅程,所拥有的都会失去,所以要珍惜,但是不要抓住,因为抓不住. 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上帝给的礼物.它是一个可读的"作品",这个作品在人生过程中,也是不断地被修改、琢磨. 同样的环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心境"来对待.关键是你的眼光要向上,那就是说,把我们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吧!  相似文献   

14.
禅贵精专     
昌莲 《法音》2014,(4):53-55
正参禅悟道的真正秘诀,贵在"精专"二字处。若不精纯专一,不论是在参究话头方面,还是在实践修证方面,总难有一番造诣与成就,始终徘徊于禅门之外,而不得出入于狮窟之中。欲得参禅悟道,由悟道而证道,须从"精专"处下手而参而悟而修而证,方能有个入处,以俾悟修同时,定慧等持。记得在中学时,曾上过一堂美术素描课。美术老师选了班长为模特儿,请他端坐在讲堂上,让大家在下面素描。班长坐在讲台上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地看,或东张西望,或变鬼脸逗我们嬉笑。老师看见了,就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还把他手中的  相似文献   

15.
在教会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属灵的,指斥他人都是属世的;另一种人是自己在灵性上不追求,反而批评那些在属灵上追求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假冒为善。  相似文献   

16.
周代尤其是东周以来,在不同族群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中,楚地宗教信仰既受到周边族群的濡染,同时又对周边地区族群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楚国的东部,楚人受吴越的影响和自身的传统而尚龙;在楚国中部和南部腹心地带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楚人视凤为至上灵物,分明是楚公族信仰与土著楚蛮信仰相互浸淫的结果;楚国的西部,与巴人杂居的楚人受前者的影响而尊虎。楚人三种主要的灵物崇拜及其代表的方位,分别与四象中东、南、西三个方位及其对应的灵物相吻合。此外,楚人卜筮祭祷活动中也不乏有北方信仰的成分,从而大体形成了以灵物配四方的"四象"空间信仰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对道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八大山人,本命为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是明朝宗室,清兵入侵明朝被灭后落发为僧,法号传庆,后其作画时常用八大山人落款。八大山人一生作品无数,其中以水墨写意为世人所熟知,与石涛、髡残、弘仁并称为清初四僧。其画风十分具有个人色彩,画中所反映出的孤傲落寞正是画家人生经历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善待生命     
杨忠义 《天风》2001,(11):6-7
经文约3:1-15 人生在世,如果不珍惜自己和善待自己的生命,恐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珍惜可善待啦!圣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有两种生命(约3:6)。一、“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这种生使你与人类的种族——亚当家连上了关系。而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中的成员,唯一的途径就是从肉身而生。二、“从灵生的,就是灵”。这种生使你与基督的生命有了联系。然而从灵生的跟从肉身生的同样真实。实际上,灵生比我们的第一次出生更为实在。保罗说:“我们不是  相似文献   

19.
正广场上,有一位老人用墩布蘸水在地上写字。围观的市民看见老人精湛的书法一点点消失,直为老人着急,于是有人建议他把自己的字写在宣纸上裱好,这样就可以留存下去了。而老人却说:"我写字就是为了图开心,干吗要裱起来?"老人依然手持墩布,笔走龙蛇,神采奕奕。老人的选择使他摆脱了某种束缚,能够使他不断超越原来的自己。"留痕"与"不留  相似文献   

20.
将具有自由意志的"图林机"看作康德式"理性存在"的一种理想模型,可以提供道德哲学讨论的替代性方法论基础。但是,这里首先会遇到一个佯谬:通过图林测试的图林机要以"说谎"来证明自己是"理性存在",从而违背了(道德的)理性法则。这就是所谓的"康德-图林佯谬"。我们的论证将表明,图林机不会说谎,从而康德-图林佯谬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