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首饰设计教学模式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讲解来引导学生进行设计,以此获得设计灵感、寻找设计素材、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整合设计造型,最后添加首饰材质和工艺来完成设计。结合课程实例,在首饰设计思维上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将教师为主的理论讲解转变成以学生自身为主的自主思考,这种思维训练模式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非遗"技艺的设计转化,是向文化创意产品转换的桥梁,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结合刺绣技法与花丝工艺,对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吉祥图符进行再设计,把创新设计与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相结合,探索刺绣与花丝工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型,使刺绣与花丝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颜。  相似文献   

3.
界首刺绣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既兼具苏绣的精细雅洁和湘绣的豪放浓郁,又具有粤绣的繁而不乱和蜀绣的丰富变化,是江淮大地民间艺术的代表。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营造充满本土特色与人文性特征的室内空间,可谓目前设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界首刺绣的艺术特色,分析其生存现状以及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界面设计、软装设计、家具及陈设用品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界首刺绣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界首刺绣艺术的活态发展和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语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众多新型材料,这对首饰的创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设计者经常使用新型材料对首饰进行研究创造。并且由于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首饰不仅象征着财富,也产生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对提升首饰的整体价值有明显作用。当今时代的首饰,并不像以前只是进行简单组合,而是很大程度上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将各类新型材料进行有机组合。设计师通过对首饰材料进行设计,不仅使首饰更加优雅精致,并且表达了自己设计首饰的初衷和感情。  相似文献   

5.
当代首饰设计是视觉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题的选择可以更直观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以及所关心的社会内容。首饰艺术融入了创作者独到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师思想的具体呈现。超前性的首饰设计,使得当代首饰具有意味隽永的艺术形态。首饰艺术生命力的存在、构筑和升华,应以当前首饰消费人群的心理为前提,使设计者与观者之间达到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思想冲击。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首饰包装主要以青铜器和漆器为主。对先秦两汉首饰包装设计的材料、造型、装饰进行研究,可以加强对先秦两汉艺术风格的认识。青铜或漆器首饰包装,其设计思想和设计表现体现了当时艺术文化与审美需求,同时漆妆奁设计的功能化、系统化、合理化体现了古代卓越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经济背景下,中国首饰业整体发展缓慢。当时国家出于发展出口经济的需要,由轻工业部部署恢复首饰生产,换取外汇。在完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首饰行业重新组织生产,召回首饰行业的老工人,由北京首饰进出口公司根据国外市场的需要下单给定点工厂生产、配给原材料。这个阶段生产的首饰,有传统首饰在继续生产,也有根据西方的设计制作的产品,是解放前中国首饰发展趋势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阿联酋的传统首饰集华美与经济收藏价值于一身,有些首饰的质量超过一千克.工匠们在打造首饰时借助于各种宝石和其它珠宝,并偏爱玛瑙、绿松石、祖母绿和珍珠,他们在设计首饰中还经常使用金币和银币.这充分显示出其独特设计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9.
舅娘有一手绝活——刺绣。舅娘和大舅的结合就是从一只精美的绣球开始的。舅娘的刺绣手艺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多年来,老家那一片只要提起旧州镇的韦刺绣,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  相似文献   

10.
舅娘有一手绝活——刺绣。舅娘和大舅的结合就是从一只精美的绣球开始的。舅娘的刺绣手艺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多年来,老家那一片只要提起旧州镇的韦刺绣,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珠宝首饰行业中,对首饰产品设计创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多独特的想法与自由的灵感被融入到首饰设计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首饰产品。与此同时,对新材料在首饰中的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软珐琅是一种树酯材料,颜色多样,填涂到金属表面,通过低温烘烤或风干,能形成色彩斑斓的釉面,要丰富软珐琅首饰形态内外两方面的内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软珐琅色彩纯正干净,而且可调和,颜色可千变万化,如果能利用其材料优势,在设计上发掘色彩与造型语言,它必将成为增加首饰产品多样性的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国务院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创新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首饰设计创意与制图是设计者设计思维可视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设计师进行具象化表达的重要方法。"首饰设计创意与制图"课程是珠宝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当前"首饰设计创意与制图"课程的主要问题有:教学模式教条,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老化,创新点少;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安排不合理。"首饰设计创意与制图"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课程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增强作品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安排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阿联酋的传统首饰集华美与经济收藏价值于一身,有些首饰的质量超过一千克。工匠们在打造首饰时借助于各种宝石和其它珠宝,并偏爱玛瑙、绿松石、祖母绿和珍珠,他们在设计首饰中还经常使用金币和银币。这充分显示出其独特设计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特色。当时,阿联酋的传统首饰上都刻有当地的图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阿拉伯半岛中心地带的部族和游牧部落由于对制造首饰的古老艺术传统的垄断而留下的影响,同时也受海湾以外地区,如:海湾北部、海湾对岸、印度半岛和东非海岸的影响。工匠们为迎合阿联酋妇女们的需要,制造出各种可以装饰身体各…  相似文献   

14.
首饰是指头上所有装饰物的总称,首饰有关的饰物可分为簪、钗、步摇、梳篦等。首饰是安发、固冠、装饰头发的梳理工具,古人将头发梳成发髻,在发上插上簪、钗、步摇等。随着经济文化审美的发展,对头上的装饰造型美的追求也日渐增强。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木簪、竹簪、骨簪等为主,到了秦汉已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成首饰。随着时代的审美与经济发展,首饰的样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给后世的首饰文化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中国首饰、审美理论与实践长达数千年。同时,对提高我国现代首饰设计艺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牡丹纹样是对牡丹花外形的简练概括,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其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成为美的化身,是纯洁与爱情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象征。当代首饰设计应将中国传统牡丹花纹的形态、寓意、造型、材质运用、制作工艺及其丰富多彩的颜色搭配方法合理地运用到首饰设计作品中,大胆创新,让新科技更好地和传统的手工艺结合,并通过智能的商业管理模式,引领中国风元素的首饰国际化,走向新的高度,这是未来珠宝行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莲花纹样,其应用始于商周,风格转变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到明清时期应用广泛,在当今社会中使用得也十分普遍。首饰艺术既决定于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文化。通过对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莲纹首饰的应用研究,探索莲纹造型设计思想在莲花纹饰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有助于重新认识、阐明不同时期莲纹首饰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中国首饰设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并且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提升,使之具有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岭南围龙屋建筑造型横围相间,立体雕刻装饰形态逼真,建筑装饰色彩纯朴淡雅。建筑和首饰同属造型艺术,可以把建筑艺术融入珠宝首饰设计中。研究发掘围龙屋的造型、装饰、工艺在珠宝设计中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首饰不仅具有精美的造型,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绣画由中国刺绣与中国文人书画相结合而产生,由此形成的绣画文化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的刺绣生涯探寻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刺绣产业随着市场发展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即由被动满足市场需要,开始向时尚研发层面改变。如果只将传统工艺作为在某个角落中存在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这种被动的保护行为未必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在对客家传统刺绣图案和技艺的整体传承中,还需要将传统和现代进行结合,将客家传统刺绣工艺与时尚流行的产品相结合,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流行元素融入到作品的再创造中,使之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刺绣艺术是以针和线为媒介,把人们的装饰意念添加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刺绣艺术是传统刺绣艺术的延续,具有更加丰富的造型形式,多种材料与刺绣工艺相结合,既有审美价值又不失实用价值。现代刺绣艺术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审美意识、表现形式、材料工艺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