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圣传 《哲学动态》2023,(9):115-125
<正>高建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现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中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相似文献   

2.
召金 《管子学刊》2006,(2):86-86
2006年5月5日—15号,管仲的故乡安徽颍上举办了首届管子文化节暨管子文化研讨会。5月6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安徽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管子文化研讨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郭因,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玉能,男,祖籍江苏南京市,1943年出生于武汉市,196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蒋孔阳教授,致力于西方美学。毕业后先后任华中师大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术系主任,教授,图书馆馆长。1996.10-1997.10,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师从安东尼·格拉夫教授。现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指导组组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张玉能对席勒美学研究彰显其审美人类学思想,对实践美学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并认为美学的本根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人格和谐发展的人。他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对人类充满着深切关怀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4.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美学学会、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文联、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柳州市文联等十二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桂林山水美学讨论会,于1985年4月16日至21日在桂林和阳朔两地举行。到会的有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李泽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齐一,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河北、河南、四川、山西和广西等省市的专家、教授、美学工作者70余人,提交论文30多篇。  相似文献   

5.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6.
我开始接触美学是1970年代末. 1973年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当时改名为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并留在学校秘书科工作.1977年从秘书科回中文系任教,不久,适逢恢复研究生教育,我们系老一辈文艺理论家廖苾光先生复出招收研究生,我当时是文艺理论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受领导委托,协助廖先生教学的有关工作,自然也跟本专业的研究生一起聆听廖先生讲学.那时廖先生讲的课程有中国文论和黑格尔美学等,由此我初步接触了黑格尔美学.  相似文献   

7.
鲁枢元,男,汉族,出生于1946年1月,祖籍河南省开封市,196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  相似文献   

8.
1999年2月7日,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学会会长任继愈,副会长方克立、方立天、陈来、周挂钢、刘文英、郭齐勇、李振霞,秘书长宋志明,副秘书长张利民;《中国哲学史》杂志常务副主编张智彦、副主编白奚、向世陵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任继愈主持。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秘书长蒙登进首先报告换届选举结果(名单另发)、介绍选举情况,并对上届理事会在开展学术活动、办好刊物、筹集资金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常务理事对上届理事会任继愈会长、蒙登进副会长等在困难的条件下,为保存和发展学会、刊物…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孔阳为本系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课程,并即将出版专著《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有关西方近代美学流派评述方面的译著,并计划今后以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施东昌出版了《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美”的探索》两书,最近又写成了《汉代美学思想述评》 (初稿)。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已在筹备出版一部中国美学论文集。外文系伍蠡甫一直潜心于研究西方文论,主编出版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介绍     
《管子学刊》2009,(1):F0002-F0002
詹石窗,哲学博士,1954年9月生,中国厦门市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家九八五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兼职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老子道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1.
学者风采     
<正>陆晓禾简介陆晓禾,女,1987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哲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会(ISBEE)执行委员、国际Issues in Business Ethics,  相似文献   

12.
田海滨 《哲学动态》2022,(7):118-126
<正>徐梦秋,1954年11月生,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78年9月就在《福建日报》发表《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参加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规范论等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学术成果有较大的影响。开辟了“规范研究”这一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3.
跨进21世纪的门槛--访叶朗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碧辉 《哲学动态》2002,(10):11-15
叶朗 ,男 ,生于 1 938年 1 0月 ,浙江衢州人。 1 96 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艺术学系主任 ,北京市哲学会会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主任 ,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 :《中国  相似文献   

14.
学者风采     
<正>龙静云简介龙静云,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主要从事经济伦理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其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美学与文化 :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2 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外美学思想和文化研究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 ,吸引了来自英、美、德、意、日、韩、加、印度、荷兰、芬兰、希腊、土耳其、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近百名美学家。以汝信会长为代表的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主要成员、以佐佐木健一主席为代表的国际美学学会执行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均亲莅此会 ,参与讨论。意大利美学学会主席马齐雅诺教授认为 ,此次北京举办的美学会议 ,将是“…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10月19日-2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扬州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扬州市美学学会承办的2016中华美学学会年会暨"面向当代的中国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会议中心隆重召开。19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建平研究员,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教授,副校长陈亚平教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  相似文献   

17.
王旭晓教授从事美学研究已有三十年了.她以美学原理研究为中心,广泛涉猎自然美、美育、企业文化、应用美学、中国美学等领域,著述宏富,成就斐然.除此而外,她还兼任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研究会会长、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对于推动美学学科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动态资料     
1990年10月30日,黑龙江省伦理学会在哈尔滨成立。学会选出51名理事,其中常务理事17名;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单荣范为名誉会长;黑龙江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沈果明为会长;李耀宗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翰德为第一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直接相关。今天以回溯的视角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发展与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形成、巩固与发展是一致的。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形成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其巩固与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文革"结束。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美学学会筹备会在省社联的支持下,于七月十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局、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省内各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的同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远同志主持会议。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郭因在会上介绍了最近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美学学会第一次会议的情况,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岳在会上就省美学学会的筹备工作讲了话。他指出,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给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美学研究和审美教育是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