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和色的表现是自印象主义绘画以来重要的图式语言。新印象主义阶段,以修拉为代表的艺术家运用点彩技法将光与色的视觉张力推向了新高度。在西方美术发展进程中,光与色的表现一直以来是绘画艺术家们探索诠释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对光与色的图式表现研究如果用点彩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光与色的本质,点彩技法与光色交织产生的艺术表现力对当代艺术的图式创新有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文章通过实践从理性表达、个性化图式、风景创作三个方面对点彩技法的图式运用作出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雕塑材料,传统的不外乎陶瓷、石材、木材、金属类等,也有近现代出现的"软雕塑"、"观念雕塑"等。艺术是有时代性的,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世界和艺术认知的不同,也表现在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科技的影响,新的材料相继出现,为雕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多元化的生活元素也加压于人类精神世界使其活跃甚至分离,而分离的精神需要依附新的材料语言完善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拓·印嵩山计划"公共艺术活动暨"拓·印嵩山计划"公共艺术展,于4月8日在登封禅心居正式启动,5月14日至6月11日以展览的方式与公众互动。参与的艺术家分别用拓印、雕塑、影像等方式进行了现场创作。该活动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雕塑学会、登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禅心居联合主办。参展人员由特邀艺术家以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关注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并讨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观众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等与公共艺术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构成了我们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框架,但是随着电子空间的出现和民主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公共雕塑的实践和观念。相应地,艺术家和观众在公共雕塑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当代公共雕塑的诸多发展,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雕塑的定义并调整我们的公共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5.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艺术预成图式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必定会有的艺术构思,每位艺术家会因为图式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由于预成图式这一理念先于艺术创作而存在,所以过分强调这一理念能让中国写意艺术家的创作出现过分雕凿以及千篇一律的状态,难以表现其豪放之气。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雕塑存在,虽然有彩绘装饰,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不算是一门艺术。当代雕塑在色彩表现方面和古代彩塑有很大的不同,当代雕塑的色彩语言不断适应当下的观念进行着新的尝试,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是以再现形式出现的,并且色彩语言慢慢从辅助雕塑走向主导,甚至成为艺术家的标识性符号。因此,应当重视色彩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研究立体空间的艺术,雕塑创作与对空间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从古代雕塑到现代雕塑,从西方雕塑到东方雕塑,都很好的诠释了空间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空间的组成部分中,相对于人们较为熟悉的正空间(三维空间),还有一类负空间。在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负空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受到雕塑艺术家的关注。本文就以以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为出发点,对负空间意识运用在雕塑创作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之后,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公共雕塑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在公共雕塑的创作观念、表现语汇及与公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炼出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指导理论。大赛中的参赛艺术家可以称为中国公共雕塑领域的先行者,大赛中涌现的作品亦可写入中国公共雕塑发展的历程中,大赛总结的艺术观念为中国公共雕塑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次大赛在中国公共雕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艺术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空前活跃,无论是经济、文化,都在向发达国家看齐,艺术家们全面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图式和语言逻辑。"85"思潮后,中国艺术家们力图冲破政治意识形态的绘画观念与形式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自由个体艺术家出现,他们利用具有政治符号的波普风在国外崭露头角,之后的艺术家们立足于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发生了实质的碰撞,西方艺术逐渐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国际艺术圈。  相似文献   

12.
环境雕塑已是当下雕塑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公众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环境雕塑空间营造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环境雕塑空间以及环境雕塑空间关系可以对环境雕塑空间营造的问题进行研究。不过,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和休闲空间中的环境空间营造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油画艺术家的生活境遇往往可以联系到其作品图式的多元形式和个性,画家自身具有的作品风格和表现方式反映了艺术家不同的油画意识形态。?在艺术以及绘画美学的演变历程以及发展脉络的时间与空间的二维演变过程中,不同的绘画格调,由不同侧重的构图、色调、造型以及风格等影响因素与处理手法来组成了画面最终的呈现格调。在油画创作的众多图式语言当中,简约的、不复杂的或者说单纯的、纯粹的美学绘画格调成为美学图式的一个重要而独具风格的形式与法则。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对艺术的追求提升,公共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众参与艺术的愿望越发强烈。传统雕塑的影响逐渐弱化,更多公众可以参与并与之互动的雕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特点,讨论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筱荣 《美与时代》2013,(12):142-142
美术作品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惠安《首届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及《全国雕塑作品精品展》、《第7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第8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新世纪》桂林画院作品展、《第五届广西体育美术作品展》、庆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桂林首届雕塑作品展》、《06广州美术学院“陶说”陶瓷艺术作品联展》、《第三届泰国曼谷国际艺术节》、《2008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2012“博山杯”中国陶瓷琉璃艺术大奖赛》、《201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陶瓷艺术大展》等学术活动,多件作品被政府部门收藏。在《美术》、《美术观察》、《装饰》、《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美术作品和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校级精品课程《构成艺术》,先后出版了学术专著《陶艺。陶艺》,编著出版了两部“十一五”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教材:《木雕艺术教程》、《构成艺术》,雕塑作品造型获得七项外观专利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过几代雕塑家的努力,河南雕塑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雕塑家和雕塑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河南各地开始兴建城市雕塑。但就目前而言,河南的当代雕塑艺术生存的土壤不是很好。河南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缺少完整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批评"链条。自由艺术家少,自由艺术家生存的空间更是有限。值得庆幸的是当今,有不少雕塑家正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断努力。在河南积极开展雕塑活动,举办国际国内雕塑展览。  相似文献   

17.
软雕塑的艺术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其形式美感,其材质本身的美感也极具个性。在雕塑语言中,每种材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属性,注重材质本身的色彩美感,雕塑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是当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正如美国雕塑家约翰·马克昆所说的那样:"软雕塑是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游艺场。"因此,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于艺术创作中,融合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使软材料雕塑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置于其间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构成了公共领域本质及内核的无形的社会文化形态。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家开始逐步关注艺术创作与公众文化的相互关系,显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艺术迈向公共领域,对公众生活的整体关照,使其公共精神成为了建构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油画创作中的装饰意味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在多学科的渗透和影响下,这一因素为传统的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油画创作中装饰意味的表现手法和构成元素直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表现手法,也是情感与精神的象征。对油画创作中的装饰意味进行深入研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艺术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艺术家的创作通常不能被观众所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仅仅凭借主观对艺术及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只发挥了艺术创作的人本性,并没有真正将公众的意志融入作品中,失去了艺术的社会性,自然不能被公众接受。艺术是属于公众的艺术,只有当艺术被公众理解并接受,艺术作品才能凸显它存在的意义,反之,作品只能作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花瓶而存在。将公共意志与艺术结合,本应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但在我国当代艺术中,人本性与社会性在艺术创作中却呈现出博弈的趋势。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我国未来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