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下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从传统色彩观对平面设计的色彩影响到现代的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种体现形式,这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更加丰富。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得出主要的研究方向,即"公众对于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精神诉求""传统色彩观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表达"以及"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特殊应用形式"。色彩是设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直接表现,丰富的色彩应用形式能更全面的表达出平面设计中的文化意涵和设计主题。  相似文献   

2.
色彩的运用贯穿于标志设计的整个过程,色彩的特性在标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识设计中合适的色彩,能产生理想的视觉效果,增强标志鲜明的外在识别性。运用色彩可以加强标志的内在理念及其含义的表达,引发多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准确地传达出标志设计所要表达的信息,吸引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艺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中,建筑设计中融入新媒体艺术成为一种创新型的设计形式,尤其在商业空间设计方面。但是怎样将新媒体艺术应用到商业空间设计中,进而满足客户对于设计美感的要求,达到商业空间设计的目标。对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就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以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雨祺  杨菲 《美与时代》2014,(9):118-118
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带动了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人们信息选择的范围与自由度的扩大,由此引发了广告也进入了所谓新媒体时代。此报告在说明新媒体的定义、内涵及新媒体广告的主要形态时,也介绍了新媒体广告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广告的优势及当前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新媒体广告业健康发展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境遇下,许多传统媒体都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新闻传播,这无疑改变了新闻美术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应以时效性、简洁性、新颖性为新闻美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新媒体资源强化新闻图片设计,加强文字、色彩等细节的美术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美术设计,提高新闻报道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下,环境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设计领域及方向出现。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环境设计发展,使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效果得到极大提高。环境设计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下的新环境设计,主要有网络游戏环境设计、虚拟展示环境设计。新媒体时代要做好环境设计,既要重视设计思维,又要摆脱环境设计的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动态化标志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大众视觉审美应运而生,动态化标志比静态化的标志更能有效传达信息,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多方住的感官刺激下,容易引入人们的注意。新媒体时代下企业也应该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去关注动态化标志。  相似文献   

8.
品牌标识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数字化时代给品牌标志设计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设计方式。通过对从企业品牌延伸至国家品牌的标志设计进行研究,可以深刻领会数字化时代品牌标志设计发展的四种趋势,即个性化发展趋势;动态化发展趋势;本土化发展趋势;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符号学这一门类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极大运用发展,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看见符号学原理的痕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影响着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符号学原理的发展使当前时代的环境设计元素更加科学准确,丰富了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宽了其文化蕴含,更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文章针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了相应的研究,对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符号学的概念对城市立体景观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着古老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细分为许多方面,各个方面又包含着众多元素。现代的视觉传达主要与传统文化的色彩元素有关系,传统文化中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及运用体现在环境方面的视觉设计、标志标准方面的视觉设计和产品包装方面的视觉设计。通过分析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的异同之处,并且论述了它们在视觉传达上的具体应用,目的在于使中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在视觉传达与现代色彩艺术中,最终达到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美术色彩构成教学活动,是当前中职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课程,而情感色彩教学属于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色彩教学,对增强学生色彩表现力和设计应用能力有极大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中职美术专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情感色彩内涵进行探究,并针对中职美术色彩构成中情感色彩教学的改革进行思考,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中职情感色彩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职美术生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技术在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提高高校美育教育,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该如何自处,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极简主义作为21世纪流行的设计风格,在标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简主义对标志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极简主义风格的起源,阐释极简主义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各国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企业标志中应用,分析标志的极简化设计思路与动态极简化趋势,能够体现极简主义风格在标志设计中的主流影响以及蓬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提高为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也成为了我国现在新闻传播的又一发展趋势。新媒体与艺术传播之间呈现出愈加紧密的联系。与其他艺术类别不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中展现出很多属于自身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对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交互性从发展条件到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艺术传播的近况和未来发展。在我国新媒体环境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媒体艺术传播的方式和表现的不同,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强调个性化、民族性的今天,民族化设计已成为流行的趋势之一。中国现代标志设计中有关中国传统图案方面的运用也成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现代标志与中国传统图案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本土化、民族性特色成为现代标志设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色彩艺术在建筑领域外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原因主要是色彩艺术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对色彩学的运用,使建筑的观赏性大大提高,色彩的设计使建筑具有特色,优秀的建筑色彩设计艺术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赋予人们更积极向上的一面。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对于建筑外观的色彩运用技术也逐渐提高,更具创新意识,使当代建筑外观更具独特性。本文将主要阐述色彩艺术在实际建筑业外观设计方面的应用,给相关建筑设计从业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较大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新的时代领域与时代背景下,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与提升。新媒体艺术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在艺术的设计与影响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参与作用也越来越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媒体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现代环境艺术属于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就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涌现出越来越多新的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同时极富现代气息。尽管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数量偏少,但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对于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已经非常重视。文章主要论述在设计现代环境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合运用中国传统元素。  相似文献   

19.
方超 《美与时代》2011,(3):82-83
色彩三原色之一的"红",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十分普遍,几至泛滥。个中原因,除了其独特的色彩学含义以外,还因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承载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意蕴,成为传统文化、观念的主要内容。在现代设计中,对红色的理解不应该囿于历史所积淀的心理概念上,而应该走向客观,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和表现符合设计本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性的艺术,主要就是利用人的视觉通过不同的色彩进行情感表达,为提高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及艺术价值,需要对各种色彩进行合理运用,进而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也需要借助色彩来进行表达,对用色方式及用色技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创作者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的色彩进行合理运用。为充分发挥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价值,文章就从色彩的主要分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及意义、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