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芙蓉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基督宗教研究》(第11辑)上发表文章《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原因》。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北京得以发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的遗作,电影《百鸟朝凤》文本内所折射的忧思,以及该片上映后"下跪"事件所引发的大众的热烈讨论,使其成为2016年度的热点文化现象。以《百鸟朝凤》中的"凤"与"鸟"为立论根基,将文本内外之间的契点加以联系,以此对影片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三重意义予以架构,旨在通过对《百鸟朝凤》中三重变奏的分析,引出文化裂隙中二元弥散的现状,并将现实世界与银幕世界中表现出的文化姿态进行对比,力求以辩证式的思考来充分挖掘该片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是五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伊斯兰教从辽代传入北京,经过一千多年的演进,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北京伊斯兰文化,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伊斯兰文化以建筑、风俗、文学艺术、文物典籍、书法等得以展现,构成了今天北京独有的文化景观。了解伊斯兰教文化在北京的传播历史对于我们弘扬爱国主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日,佟洵教授和孙勐副研究员撰写的《北京伊斯兰教史》一书由宗教  相似文献   

4.
不放过1%     
当金黄的麦浪、苍茫的雪地、大红的棉袄,这些油画般的色彩出现在电影《白鹿原》中时,人们都为之惊讶;《无人区》以极高的画面质感和饱和度,释放出美国西部片粗犷凝重的风格,却取景于国内……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马平这位现年39岁,出生于西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年轻人,却有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为了弘扬穆斯林文化,北京民族文化宫于1989年11月7日至13日举办了《北京穆斯林艺术作品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亲手题写了《北京穆斯林艺术作品展》的题词。  相似文献   

6.
为了弘扬穆斯林文化,北京民族文化宫于1989年11月7日至13日举办了《北京穆斯林艺术作品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亲手题写了《北京穆斯林艺术作品展》的题词。  相似文献   

7.
好莱坞音乐喜剧今天继续被视为作为电影体裁的音乐喜剧的最佳表现形式。法国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不仅对白与唱词交替,而且唱词成为叙事的组成部分的影片,作者将其称之为歌唱片。本文将分析《大家相爱》、《摩登爱情》和《你,我,其他人》这三部法国浪漫喜剧。这三部片子的名称表明了法国当代民间电影的倾向,也就是将本国的某些类型的形式与属于好莱坞的类型程式化结构混合起来。由此产生的影片的文化杂交使得电影体裁固有的杂交成倍增多。本文旨在沿着突出电影体裁与性体裁之间关系的进路,试着研究这三部歌唱浪漫喜剧影片处理与性体裁相关的种种问题的方式。分析这三部影片各自将所讲故事搬上银幕和叙述的方式。作者论证了在这些影片中,浪漫喜剧的电影体裁法则是与"性体裁法则"为伴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大众文化的兴起,电视作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媒介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追求。近年来一大批以“青春”主题的电影电视剧纷纷以各自不同的讲述方式来反映各个时代青年群体的奋斗成长历程。赵宝刚作为中国大陆著名的导演,执导了多部备受热议的电视剧,一方面,他的作品能够在消费时代成功召唤大批受众,另一方面,又能够获得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认可。本文主要从叙事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解读《北京青年》,分析大陆主流电视剧的审美叙事建构背后隐藏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由李安执导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卧虎藏龙》改编自王度庐的同名小说,该片看似是传统的中国武侠电影,但片中各种取景构图与影片意境氛围的营造不免被人们冠上"文艺武侠"之名。电影中大量中国自然山水景色与精彩的武打动作戏无疑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极致的审美享受,而李安通过该片也传达出了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范畴中"儒"与"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影日益丰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再局限于民间手工艺的传播,也不再局限于诗歌传颂的爱国情怀,而是从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多元文化,使更多人受到文化熏陶。《白蛇:缘起》是以东方文学小说《白蛇传》为原载体而改编的电影,在电影制作中也蕴含着诸多文学元素与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11.
陈璟 《美与时代》2014,(6):87-89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2012年9月,《白鹿原》被导演王全安搬上了银幕。电影以“麦子”、“祠堂”和“秦腔”三个核心意象,观照了关中平原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部凝重浑厚的民族秘史。  相似文献   

12.
正金扫帚奖是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发起的华语电影史上首个为年度最差影片颁发的奖项,被誉为中国的"金酸莓奖"。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华语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上,演员王宝强曾亲自出席,凭借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获得本届"最令人失望导演奖",成为"金扫帚奖"设立九年以来首位来  相似文献   

13.
从1983年的处女作《红高梁》到2018年的新作《影》,作为少数仍然活跃在一线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对于中国现代电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影像表达的极致化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创新探索也使得张艺谋的电影呈现出特殊的美学特征,在视觉图谱的建构上显得富有个性。作为张艺谋审美艺术表达的最新突破,《影》为中国电影探寻民族风格、传递文化审美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被越南裔法籍导演陈英雄改编成电影,并在2010年底搬上大银幕。但这部拥有众多读者的小说在改编之后却没有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影评人和观众也赞弹不一,争议一片。对这一案例中的小说和其改编后的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总结村上小说与电影嫁接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助于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电影是一种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不同于戏剧的直观,而是将内容通过银幕整合呈现:其中包含的不单是剧情的贯穿,更融合了画面与音响等极强的美学因素;电影中的表现艺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电影的感官体验。《卧虎藏龙》作为荣获奥斯卡等多项奖项的华语电影,今日回望,依旧是不可多得的经典。配乐是谭盾专为大提琴所作,联合著名音乐家马友友奏出浓郁中国武侠之韵。而在观影过程中,为何我们的情绪情感会随剧情变化起伏,具有非视觉性、非语义性的音乐又如何在电影中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此时联觉的心理机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灿烂的文化孕育了北京人,而胡同是北京地域文化的根脉,是北京文化的载体,诉说着老北京的历史故事。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的13片文化精华区的划分,义达里是白塔寺—西四文化精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实地调研法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义达里胡同的场所精神与文化特征,以更好地研究北京的城市肌理,探究老城的地域文化,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含混的概念     
论到我上场了,我逆着灯光做着跳平转,一个,二个,三个。舞台两侧的流动灯光如碎米珠珠,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以及舞台下无数张观众的脸交替着在我的视线中以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速度一闪而过。 (1985年第二期《银幕与舞台》载《在希腊作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改编,将小说文本潜在的由为爱"献身"引发的情理冲突的主题跃升为显主题,展示了日本与中国两种不同文化的情理结构,把浸润着哀感崇死的日本民族性格的小说文本,重构为展现乐感重生的中国文化底蕴的电影文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文化吸纳同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奥组委发布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官方海报,视觉丰富,设计完美。海报的主题图形,选用具有中国显著文化特征的地标建筑、名胜古迹、山水以及人物,并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海报主题图形元素的选用上。出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非运动员人物图形,如小孩、老年人、戏剧演员等,以此体现奥运精神——人人参与。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一般采取和谐均衡、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主题海报《天安门鸟巢篇》整张作品是对称形与非对称形的结合,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和谐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电影的服装造型设计与服饰色彩运用同样承担着表意功能,可以起到人物性格塑造、电影情节叙事、文化内涵隐喻、电影风格催化等作用,从而向观众呈现出更高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通过解读2017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血观音》中棠家母女三人的服饰与色彩密码,更深入地理解三位女性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挖掘影片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