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司空图、元好问二者所处的时空不同,民族身份迥异,但二人的诗学观却有相通之处。思维方式上,二者都表现为直觉感悟式的整体把握方式;言说方式上,二者都强调"意象批评"和"以意逆志"批评;诗学思想上,都主张诗歌风格的"不主一格"以及诗歌创作的"真诚"。分析他们二人的诗论,使得少数民族文论与主流文论遥相呼应,消除族群壁垒,为探求建构真正多元一体的中华多民族文学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其一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叫号。其二巅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其三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周长500余里。北部割切...  相似文献   

3.
一登临夙有故乡缘,试手清凉第一篇。知被钱郎笑寒乞,不将锦绣裹山川。台山,即五台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清凉山志》云:其山“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故乡,元好问系忻州人,忻州古与代州接壤,五台属代州故亦以五台山为故乡。清凉,《清凉山志》云:“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末元初的杰出诗文、著名文学家、文坛盟主。他在诗、词,曲、散文、志怪小说以及历史学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代表着公元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祖国北方文化的最高水准。清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沈德潜编选《宋金三家诗》,以  相似文献   

5.
正元太宗(窝阔台汗)(1237~1244)时,全真派道士宋德方主持修纂《大元玄都宝藏》。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1280),诏谕真人祁志诚焚毁《道藏》经文及板。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令除《道德经》外,悉数焚毁,并诏谕天下。至此,《大元玄都宝藏》毁亡,关于此次修造《道藏》的记载也几乎湮没。陈垣先生据《祖庭内传》《通真子墓碣》记载,略述其情形,兼论秦志安与元好问、李俊民之交往。~1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论述亦是如此。窪德忠认为,宋德方同秦志安、李志全等弟子在山西临汾县的玄都观着  相似文献   

6.
7.
朱光潜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美学大家,借由西方的文艺美学思潮对中国的诗学理论现象进行了阐释,《诗论》是朱光潜对中国诗学进行体系化建构的尝试,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理论专著"。通过采用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他用比较的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古诗的流变过程,从历史的维度阐明中国古诗和西方诗歌的区别与联系,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诗学观。在今天的中国诗学与中西比较诗学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保唐无隹禅师是四川地区禅宗的代表人物,现有史料对他的记载不多,而记载他行状最多的<历代法宝记>亦有许多可疑之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仅存的史料略窥无住禅法的溯源.本文的考订证实,无论是从法脉上还是思想上,保唐无住禅法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起信论>思想渊源上去.  相似文献   

9.
杨柳 《管子学刊》2008,(1):13-16
《管子》作为“齐法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法家思想融进了当时多家学说对法的认识,反映了齐国变法时期的政治实践以及战国时期法律思想发展的特点,在我国法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对法的渊源的探索,开辟了思想融合的趋势,这种思想上的包容精神影响了我国后世许多重要文化和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与《孔子诗论》的学术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诗论》的诗学思想与《论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子诗论》吸纳了《论语》诗乐教化和兴观群怨等学术观点。但在学《诗》目的上,它不像《论语》那样重视出使应对;在说《诗》方法上,它不像《论语》那样断章取义,而是直探诗旨本身;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它不像孔子不谈性,而是以子思学派的性情理论说《诗》。惟其学孔而不泥于孔,《孔子诗论》才能取得诗歌理论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诸子之学皆渊源于《易》。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以此为参照,考诸《易经》,不难发现,儒家思想的许多内容,如和合精神、仁政思想、民本思想、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思想等,皆可在《易经》中见其端绪。  相似文献   

12.
《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的战国楚简,久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2000年8月,在北京“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马承源先生演讲,重点论述了楚简中的《孔子诗论》①,更引起学者热烈讨论。最近,包括《诗论》在内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已经出版②,充分体现了上博各位先生在保护、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卓异成果,值得我们深切感谢。 《诗》与《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容,佚书《诗论》的发现,关系于学术史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意义至为重大,今后一定会有许多学者投入精力,论析阐发。本文只想在上博各先生工作的基础上,就简的编联复原略作试探,敬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不仅是先秦孔子诗学的重要原始文献,而且也包含了先秦天道观与宇宙论思想的材料与线索.对于这些材料的考察,一方面是正确解读楚简<诗论>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先秦经典中某些悬之已久的疑难问题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起信论》的作成,佛教内外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史上的地位。从目录学的线索中追溯《起信论》真伪问题的由来,并结合该论的内容及其佛性论的理论渊源,证实了古人认为《起信论》是地论师所造的说法确有根据;并且进一步论证,《起信论》当是南北朝时北道地论师为调和摄论和地论两派师说以及地论师内部分歧而作。尽管如此,《起信论》的实际影响已经证实了自身的“真正的佛法”的价值,故其真伪问题实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15.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博物馆数年前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多达1200余枚的竹简,其中涉及到80多种(部)先秦战国的古籍。据报道,2000年8月首批解密公布的一些竹简中,提供了有关《诗经》的不少材料,引起人们对孔子是否曾经删诗问题的重新思考,还有人据而认定孔子未曾删诗。 关于孔子是否曾经删诗的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本来,汉唐学者基本上一致肯定孔子删诗。宋代以后,特别是朱嘉以来,否定孔子删诗的人越来越多,在现今学术界影响很大。 主张孔子曾经删诗的学者,认为今存《诗经》以外有不少的逸诗,这是孔子删诗的基本前提。如宋代的欧…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对绘画、诗和戏剧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们不能提供真知,诗更是激起了城邦公民的情感和欲望,破坏了由理性建构起的城邦的正义和秩序。苏格拉底将诗人与将军、法律制定者相比,认为:诗模仿心灵的低级部分,诗人是城邦正义的破坏者,扰乱心灵理性部分的罪魁祸首,并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本文通过对《理想国》"诗论"的分析,确定古希腊政治哲学、伦理学"知"的背景,与中国政治哲学、伦理学"诗"的背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厘清早期中西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的不同建基。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诗论》与春秋时期诗学观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孔子诗论》同《左传》、《国语》所反映的诗学观念相比较,二者有三个相同之处: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和对风、雅、颂的认识是一致的;都采用“断章取义”的解诗方法;乃至对一些具体作品的解释也是一致的。这表明春秋时期的解《诗》用《诗》之风,不但是《诗论》产生的土壤,也给其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二者又有三个不同之处,即点滴论述和自成体系的不同;断章取义和评论篇旨的不同;大、小雅并重和国风、小雅并重的不同。这表明《诗论》是在更高的水平上评论作品,是对春秋时期诗学思想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与《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论《诗》的内容 ,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孔子的《诗》学思想。以往人们认为孔子对《诗》只有使用层面上的阐发 ,今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则可知孔子以“情志”论《诗》 ,对《诗》旨也有精确允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脉经》的哲学,主要渊源于《周易》及魏晋玄学,是三玄(《老子》《庄子》及《周易》)在中医脉学上的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郭象辩名析理的方法论,王弼言意之辨的认识论。这三个方面都带着玄学的深刻烙印。魏晋玄学一方面充实、提升了中医思辨、抽象思维,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医脉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神秘、玄虚的误区。《脉经》是中医脉学乃至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