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西方美学一开始,就存在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会冲、结合的问题,可以说,引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西美学的会冲、结合的过程。所以,引进的时候,就有选择、评价、比较,也有融合。从184O一1949年间,大体上说,二十年代以前是对西方美学的摸索和开始吸收的时期;二十年代是较广泛地汲取并力图进行评判的时期;三十年代是引进的黄金时期,多方位地大量引进,并进行评判、比较、融和,力图重建,量虽少,但有了质的变化,即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中国化的尝试。同时还应该看到,近现代中国中西美学在会冲和结合的过程中也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2.
清代上海的月份牌和广州的外销画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它们都是在中西贸易中产生的艺术商品画。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月份牌和外销画在民国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历史走到今天,当我们重寻它们的印记时,其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依然耐人寻味。这两朵艺苑"姊妹花",几乎是同时诞生,也几乎是同时消逝。虽然历经的岁月很短暂,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今天看来,它们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仍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张颖 《美与时代》2014,(12):130-13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在古代,瓷器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两三百年前,西方席卷着一股“中国风”。人们穿柔软的中国丝绸,喝醇香的中国茶,用精美的中国瓷器。从明末清初的瓷雕发展和出口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和题材两个方面阐述明清时期瓷雕艺术对外销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民族融合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审美品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魏晋玄学与人物品藻风气的兴起,促使人们超越了既有的社会伦理规范,发现和肯定了自我,并且对当时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这一时期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形而上和方法论的基础。在绘画艺术中,这一时期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绘画精神上尤其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即"神")的刻画,这在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这足以表明了绘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  相似文献   

5.
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统服饰图案中蕴含的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着装美。着装心态方面的变化,往往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程度,反映出一个时期的文化思潮和审美心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趋向及审美心理也不尽相同,其中着装心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研究和探讨着装心理,是服装设计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的形式曾为人们展示了无限的道德人格魅力。以不同时期的美学观念而言,道德和正义似乎成了艺术家和哲学家共同追求的理念。为了便于阐释和分析西方不同时代的审美主题,在此大致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漫长而丰富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时代;中世纪宗教性的艺术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时代;以及以人、机器、信息为特征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时代。不难看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色的鲜明的艺术主题,这种主题正是时代精神、民族意识形态和理想人格特征的反映。一、哲学与英雄:古希…  相似文献   

8.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出不同的艺术体系。中西绘画风格与技艺的结合使得中西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并在各自适合的土壤上蓬勃发展,绚丽绽放。文章以中西方文化发展为基础,对中国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作出尝试性探究。通过本次的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中西古典绘画美学研究和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使之后的教学能够适应时代,不断促使绘画美学得到新的认知,使中西方艺术观念相互渗透,实现深入的融会贯通,从而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9.
<正>美学理论的园地里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也可以说是一片"繁荣",各种各样的理论标新立异,甚至耸人听闻。我的一个学生就"发明"了一个"美的定义"——"美是亵渎"。我读后不知其所云,甘拜下风。读近几年一些美学新秀的著作,多有这种落伍的感觉。我本人读过不少中西古今的美学著作,我所信服的理论总是那些与我自身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吴洁 《美与时代》2013,(2):80-82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的室内设计应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这就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可以帮助室内设计师加强整体的设计风格和提高空间的艺术情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居住者与参观者的审美层次。既然谈到了室内设计中的美学,我们首先自然要问:"什么是美学?"每个人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美学  相似文献   

11.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湖北省文联、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建材学院等联合举办的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4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有美学工作者100多人参加。中西美学艺术比较讨论会是在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美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向美学提出了如何通过对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密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个重要课题。解放后,我国美学界对于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朱光潜、汝信、蒋孔阳等的西方美学史著作)。近年来,关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也得到了开拓(如李泽厚、刘钢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产生于南朝齐代.宗白华在<美学散步>当中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可作为六朝时期文艺状况的概括,即"魏晋时期是一个人之觉醒与文之自觉的时代".这句话说明魏晋时期是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艺术在此时开始独立于人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美学家朱光潜在中西美学比较视野中对孟子思想的研究。朱先生通过孟子的共同美感说,尽性、养性说进一步说明美感教育实乃是怡情养性,使真善美统一于完整的人格。在中西美学比较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儒家、特别是孟子的思想价值。对孟子的恻隐之心的仁之端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补正了西方关于悲喜剧理论的所谓幸灾乐祸说。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明阶段,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命题来解释: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从那个时代开始,在这几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们已经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正是于这个时代建构在阴阳五行观念思维模式上的中行思想.即“以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以宗法制的伦理道德为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1].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关联思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念以及生发的哲学思想和态度,也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最初服装制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遮羞保暖,经过时代不断的变迁发展和进步,现代服装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服装设计是现代人们追求美的体现。一款成功的现代服装商品价值,是由其表现出的美学价值所决定,现代人思维中服装不再是包裹身体的普通物体,服装已经与美学艺术紧密连接在一起。现代服装所表现出的美学价值属性,不仅具备美感,更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听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让我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作为视听时代主角的媒体对于健康观念的引导则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娱乐化,使人们不断走入身体审美的误区。媒体的巨大带动力让我们对于自身形象越来越焦虑,人们对于外表美的追求已经大大超越了合理的限度。媒体多一份正面引导的良知,民众多一些率性和理性,才能真正走出身体美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纵观张晓刚各个时期的作品,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大家庭"系列。这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承载了那个特殊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出大背景下群体的盲目性。而荒木经惟几乎是用充斥着色情暴力美学意味的摄影作品来挑衅我们的视觉系统。他们二人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方式,表达着对群体时代人们的盲从、麻木与冷漠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牛宏宝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西方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美学原理和艺术理论、跨文化语境阐释学、话语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以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的审美活动为基点对美学原理进行了原创性表述;(二)从主体曲变和不同话语模式的角度对现代西方美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三)以跨文化语境与中国现代知识的形成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比较美学;(四)开展了美学的"语言转向"与21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设主要问题的研究;(五)持续对康德美学以及整个西方启蒙美学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艺术批评。牛宏宝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参照西方美学思想体系的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创造性地解释了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构建了自己的学术范式,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学热"事非偶然。它反映出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最近江泽民主席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又一次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预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个重要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七十年前,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揭案出中西交融,吸取西方近代优秀成果研究国学的宗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开辟了学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今天,传统文化,或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成了当…  相似文献   

20.
《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清代最重要的绘画美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之一。综观《画语录》,所体现的美学观点和西方现代美学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通过对其虚静之说、笔墨浅近之说、物我相冥之说和意境之说四方面的阐释并进行大胆的畅想,可以看出中西美学理论的相契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