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这一风格的电影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追求影片的记录性、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拍摄等,而在电影语言上则是对长镜头的追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突破了西方传统电影的规则限制,给电影艺术带来了崭新的风貌。其强调让电影艺术真实化、生活化对后来的电影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是促使中国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90年代,在改革开放稳固的前提下,艺术改革全面发展,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现实主义浪潮再起浪花。黄建新在20世纪90年代十分高产,平均不到两年就出一步作品,《站直翯,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和《红灯停,绿灯行》都拍于这期间,因这三部电影均取材于都市,表现了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因而被称为"城市三部曲"。黄建新的"城市三部曲",让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不断逼近真实生活。摒弃过多的修饰和美化,直接将原生态的生活搬上荧幕,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传达给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香港电影导演以麦兆辉、林超贤、徐克、彭顺、彭发等为代表,开始了一次新的关于中国主流大片的拍摄高潮,如《非凡任务》《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3D》《逃出生天》《我的战争》等。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将港式人文理念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融入到内地电影创作之中,充分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使得新主流大片展现了更多的艺术鲜活性。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末期开始,第五代导演开始将电影的创作倾向转向民俗化,从而衍生出了一批带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电影。张艺谋通过其独有的色彩风格,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众多本土民俗文化的元素。张艺谋在《红高粱》这部影片中,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有生动的视觉展示,表现出意境美以及民族精神。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民俗文化与电影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不论是对电影还是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催生出的相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崭新的一种艺术门类与表现手法;战争则是亘古以来人类社会丛林法则从未改变的最为激烈的行为手段和最具人类本能的情感表达之一。目前为止,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最具爆发力的20世纪20年代,以及工业时代下的战争和电影的产生几乎处于同一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电影所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相继结束,人类逐渐意识到现代战争模式下文明存在的脆弱性和人性层面的阴暗面,而亦步亦趋的战争电影也同样记录了人类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观感。这其中诞生出的不同战争电影风格也在和平为大势的全球化浪潮中代表着各自创作者和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的思维表述及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导演的《1942》播出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电影以地主范殿元一家在1942年的逃荒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灾荒与战争的宏大场面。整体来说,电影《1942》向我们证明:在战争与灾荒面前,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在那个命若草芥的年代里,人性意味着平等,意味着爱子情深以及无国界限制的同情与帮助,更意味着对生命的敬重。电影《1942》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过无数灾难后还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的力量之所在,而这也将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7.
《马路天使》是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影片在表现社会现实时采用管中窥豹的手法,在看似无意中不露痕迹地揭露现实的黑暗与腐败。影片采用喜剧手法,在笑声和眼泪中深刻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留给观众以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子文 《学海》2012,(3):172-175
贾樟柯一直被认为是"民工导演"。他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电影手法展现了当下中国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合谋,以及人对环境的抗争。通过文本解读,本文细致分析了他的电影中的这三方面内容,并同时指出贾樟柯电影观念的嬗变。从《二十四城记》开始,他的电影从个体关怀转向了文化思考,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社会批判的尖锐性。作为导演的贾樟柯却实现了他从电影"民工"到"传奇"记录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大卫·芬奇于2014年执导的影片《消失的爱人》在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上荣获最佳影片奖。影片中对于婚姻与爱情的颠覆性的呈现,让人们开始审视爱情与婚姻中的真相与谎言。影片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将婚姻与爱情的谎言揭露在大众视野里,其叙事结构的独到设置更使得影片增添了精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三十年代初,以爱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批判,苏联电影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与诗意现实主义不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是在当时革命斗争的语境下寻求一种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前史称"建国后十七年",最初十年,中苏关系友好的社会语境带来了苏联的美学风格和革命斗争思想,在这种感染下,新中国文艺与电影工作者们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有血有肉的"人民"电影,史称"十七年"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华语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创作,但本文仅从典型环境、人物形象、题材风格等几方面谈论针对"十七年"电影美学品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色彩作为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往往能够唤起打动人心的审美感受。而抽象表现主义在作品中削减了造型与符号的形式语言,其色彩的突出的应用效果更引发人们对其进行关注与探索。文章将对色彩进行分析,尝试探索研究其在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并比较电影《东邪西毒》中的色彩设计来分析相关色彩的设计应用手法,以期为当今色彩的设计研究提供些许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好莱坞每年的电影有数百部,真正直接以圣经或宗教为题材的并不多,但涉及宗教问题和情绪的就很多了。从197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由于其介入亚洲事务的广度与深度,也由于欧美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亚洲移民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欧美以往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部分文化人士开始在基督教以外的文化圈内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也有的接受了亚洲的宗教观念。仅就电影文化言,我们知道的好多明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佛教或印度教的信仰。如像著名影星理查·基尔,还有哈理逊·福特,以及他的妻子美丽莎·马西逊也都追随某位活佛,成为佛弟子。美丽莎是专写电影脚本的作家,在美国很有点名气。再如1999年,美国电影界赫赫有名的动作片影星司蒂文·史高(Steven Seagal)就被住美国的宁玛派大活佛彭诺林波且(Penor Rinpoche)确认为西藏以往某活佛的转世。史高主演过好些有名电影,如《潜龙升天》等,他以往在日本学习过柔道,在日本和泰国生活过,又有多年素食的经验。自称在20余年前就受过菩萨戒。 不仅好莱坞演员们受到东方宗教的影响,电影的思想内容也吸收和讨论东方的宗教。从今年开始,我们的《佛教文化》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关东方宗教或与东西方宗教思想互融互具的有关电影。本期介绍的《感应王》(Fallen)虽然与东  相似文献   

13.
拉美的马克思主义与拉美的艺术和历史相关联。该访谈呈现了D.克雷文自1979年以来在艺术理论领域的理论贡献,揭示了拉美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艺术理论。克雷文认为,在艺术理论领域,拉美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巴斯克斯的艺术观就是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艺术领域广泛接纳了多元主义的观点,发展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等,不过他的理论在对待艺术的抽象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是宿命论的。拉美的女性主义艺术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进行反思,其对艺术理论的研究发展了现实主义,其中特拉巴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艺术理论和现实主义的认同,坚持艺术创作的政治立场、艺术的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14.
麻敏 《美与时代》2014,(5):91-91
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是他艺术美学的代表作,色彩论是他视知觉理论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开始延续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追寻艺术的本质。但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并未因受其影响而式微,相反,二十世纪社会的快速变革,给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客观对象和批判角度。二十世纪美国社会转型与人的异化以美国的城市风景画为切入点,探究现代社会下美国社会经济转型对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名《金玉缘》。共120回,前80回为清代曹雪芹所作,后40回多认为是高鹗续补。小说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7.
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历史由人创造,经人传播。现实主义是西方艺术史上波澜壮阔的一章,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它是在19世纪中期欧洲激荡的民主革命运动和自由思想下催生的产物。但又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映射在各个时期,文艺复兴中带有人性温情的绘画雕塑,16世纪尼德兰博鲁盖尔对农民生活的描述,以及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等面对下层生活的反思,一直到19世纪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回归自然,反映现实的创作在西方艺术的各个阶段皆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库尔贝对法国19世纪的现实主义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他敏锐的眼光始终犀利观察着这个时代,坚持自己的原则,寻找艺术的方向。本文将从法国现实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库尔贝现实主义观念如何形成以及库尔贝对艺术真实性的理解并结合作品《采石工》来论述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8.
小雅怡情     
正我说的小雅,是指生活中的小情小趣。非常喜欢"小雅"这个词,它从《诗经》里走出来,源远流长,带着古韵和芬芳。虽然《诗经》里小雅部分大多写战争和劳役,但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我觉得"小雅"已经变成有点小家碧玉色彩的一个词,她小巧温婉,妥帖可亲。大雅是高不可攀的,总让我想到那些高深莫测的艺术形式,是需要仰望的。电影《私人订制》里,那位可笑的"雅过敏患者",一定是受不了大雅的冷峻严肃,  相似文献   

19.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一次对外作战,其对于中国内外环境的改变的影响是微妙而深远的。根据这场战争而产生的文艺作品也随着战局趋于稳定后被文艺工作者持续产出并一直对后世了解这段历史发生着解构与重组的效应。通过对近上映的《芳华》与曾经的《高山下的花环》两部电影作品的主题书写对比,探讨同样描述这场战争的两部作品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对于这场战争及其所属时期的异同侧重。  相似文献   

20.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认为,摄影技术的出现打碎了传统艺术的光韵,使后来的艺术活动发生了革命性颠覆。其中,以电影技术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表演艺术的认知方式。他通过对电影和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了电影表演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矛盾和差异。可以说,瓦尔特·本雅明的表演理论就如同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一样,充满了矛盾的复杂性,夹杂着历史辩证性与后现代思潮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表演理论的贡献以及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