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传媒的普及对悲剧艺术独有的现场感染力的侵蚀、悲剧艺术政治化的泛滥以及现代特别是后现代悲剧对于悲剧艺术价值的消解使得悲剧的生存成为了一个问题.重新研读黑格尔悲剧理论在悲剧艺术遭遇到生存危机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悲剧意识的生存久已湮没。人类在自身的成就中日益自信 ,以至于哲学反思也流于变相的自我阿谀。但通过悲剧意识进入哲学反思毕竟还是哲学的责任 ,而且这一工作首先是哲学观念的自我反思 ,在当代语境下即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反思。人类生存以自身为中心———这已经成为险象环生、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 ,哲学批评范式主要有三种 :返朴归真、全程辩证法和简陋技术主义。三者的初衷是救治人类中心主义 ,最终却成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变形 ,掩盖了生存的悲剧性质。而要呈现作为生存悲剧的人类中心主义 ,就需要从破解这些范式入手。首先破解返朴归…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尤其是纪实性作为其本质特征,对于表达、归纳一定的思想和观念,关注人类的生存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具有现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成功的戏剧。在这部伟大的当代精神悲剧中,威廉斯运用他的“诗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在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作者从现实与幻想、灵魂与肉体、欲望与死亡三个方面的冲突表现了主题,展现了被世上各种矛盾法则弄得进退两难、苦苦挣扎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困境,揭示出人类灵魂所遭受的独特折磨和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非常典型地代表着一种文化人格,体现着一种审美情致.因此,书法艺术欣赏与其它艺术欣赏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水"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余华在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中都运用了"水"这一意象,并在中西方文学想象的基础上赋予其独特的隐喻内涵。在他笔下,"水"作为二元对立模式中的无限物潜隐着母性色彩;"水"是非理性年代里人们与灾难抗争的锐器;"水"具有生机与活力,不仅维系与延长濒临绝境的生命,更赋予处于困境中的底层百姓顽强坚韧的品格,使他们以一种更坚毅的姿态与充满苦难的实际生存状态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7.
“荒诞”是现代西方历史语境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它既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现代审美范畴。它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界定,以喜剧或闹剧的形式反映了西方现代人陷于普遍生存困境的悲剧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13,(2):109-112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士”的出现,他们对于政治、生活、现实都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与情感体验,并由此形成一种士文化。他们向往着“达则兼济天下”,但更多时候处于“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地。英国贵族文化是随着贵族阶层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直到今天它还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形态,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特征,如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对思想自由与精神充盈的追求,对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格独立的强调等。同时,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两者又有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这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对于把握中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悲剧艺术美不仅能够引起受众的心灵震撼,而且在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它关联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本性;是在与人生自然悲剧的撞击中产生的火花.它展现的是个体的痛苦或毁灭,让人悟出的是人类精神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它是社会人生的警钟,给人的精神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悲剧一个明确的界定;二是阐述构成悲剧的几种关键要素,提出情节为悲剧的灵魂和基础;三是论述了悲剧具有净化情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对后来西方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伟宾  于睿  李春 《心理学报》2013,45(3):253-262
对词语进行生存加工能提高记忆成绩,这种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已得到不少研究的验证,且大多数研究表明生存优势是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Nairne&Pandeirada,2011)。但是,Butler等人(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生存加工带来的记忆优势可能是一致性效应(即编码任务与编码的材料之间具有一致性)的作用。本文在2个实验中选用与生存和抢劫加工条件相关程度不同的词(高中低)为实验材料,采用生存加工、抢劫加工、愉悦度和有意学习为实验条件,研究一致性和相关性在记忆生存优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生存条件下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愉悦度条件和有意学习条件,这说明的确存在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2)高生存相关词在生存加工条件下产生了记忆优势,而中、低生存相关词在2种加工条件下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加工条件的一致性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3)词语自身的生存相关性没有表现出较强的记忆优势,当然这也可能与实验材料的词频有关。研究结果支持了Nairne和Pandeirada(2011)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明贤 《学海》2005,3(3):123-128
伯林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剧理论移植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其自由主义理论。他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悲剧观:首先他批判了理性主义悲剧观;其次他依据价值多元论,分析了悲剧的产生根源;最后他认为,不重视启蒙运动敌人的观点也是产生悲剧的根源。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出,伯林认为悲剧无法超越。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及马克思等人的悲剧观相比,伯林的悲剧观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乐论是古代典籍中关于乐的论述,这种论述包含着关于文化艺术的理论视角和价值立场,以及关于政治、道德伦理与艺术文化之关系的探讨。以荀子乐论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乐论旨在通过主体的艺术化生存在工具与价值、感性与理性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乐之和张扬着乐之独特价值的同时与主体心性修养、政治和谐密切相关。儒家乐论传统在经历了汉代天人之学...  相似文献   

14.
从基于人的悲剧性的生活、生命和生存的重重情怀,到起于思索的"无用"、"齐物"和"逍遥游"的层层超越,贯穿<庄子>的是对生命的善待和尊重.对人生悲剧性的体悟愈透彻愈真切,庄子笔下流泻的情愫和眷恋就愈浓郁愈深长.正是这样一种先觉者"向死而生"的勇气和赤诚,才可以成就<庄子>作为中国悲剧意识的诞生标志的独特和丰富,并最终超越时空,走向不朽.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审美的精神发展史来看,审美的冲动是一种乌托邦性质的。个体的无助、生命悲剧的宿命使人创造一种幻想的未来,人总是生存在现实中,同时又生活在对未来美好的幻想中。希望时时刺激人前进,美是人类展示一切希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自觉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艺术的崛起,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现象.女性艺术家们愈益显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她们开始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使"女性艺术"这一话题具有了全新的内容和"后现代"色彩:以深切地关心女性话题作为艺术的切入点,以"怜我情结"的切肤之痛,关心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追求完美的人性,表现艺术的真诚与自信.在执著的追求中发挥着女性情感性的优势,从而进入了艺术的自为状态,以结构完善、内涵充实而有了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遭遇挫折、坎坷的时候.是否会发现能从悲剧中得到力量?欣赏悲剧如同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同时也促使我们能冷静地去思考生命、生存的本质问题.因为,悲剧一方面能宣泄人的情绪,另一方面能唤起人们强烈的生命力量.本文从悲剧欣赏者的角度入手,从这两方面来论述悲剧作用于人的力量,让悲剧带你走出情感"悲伤"的泥潭.  相似文献   

18.
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无我"的"准宗教"性。这种"准宗教"性的生命精神具有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其原因在于他把"知性思维"推上了"形而上学"的极端。这也是屈原不同于儒道之避免悲剧的根本原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也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世界及自身的思维方式,是人的"知性理性"的具体展开,是人性被激发起来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屈原因其知性思维方式而促成的生命悲剧不是浅层次上的生死观问题,而是在人性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深度悲剧。  相似文献   

19.
一、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创立与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哲学理论中的悲剧理论,在文艺美学理论史的发展中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启蒙性,并且在他的《诗学》中较为详细完整地阐述了其悲剧理论.同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书中提出了有名的"摹仿说",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他的哲学理论中有精辟的唯物主义的论点,同时也伴随着部分唯心主义观点.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西学训练的艺术家,夏阳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敏锐感受,既体验着现代都市的生存经验,又传达了现代艺术的精神。夏阳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敏锐感受,既有着现代都市的生存经验,又传达了现代艺术的精神。他双重的文化性格和复杂的知识结构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历程中极具研究价值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