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艺术家刘飞笔下的光头女性形象表现了画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解放事业的关怀;通过对头发含义的颠覆,以超前的方式,引领女性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塑造,体现了包括女性中性化、性别模糊化、改变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追求.这些光头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传统女性美的思考和超越,也是对后工业时代性别多元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对女性美的鉴赏是李渔生活趣味的组成部分。李渔认为女性美需"内外兼修",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从"外"来说主要有女性先天之美与修饰之美;从"内"而言有女性的才艺之美与品行之美。二者建构起女性之美。我们常说"美来自生活",这句话很多时候只是一句应景之谈,缺乏经验的依据,我们过多依靠舶来的西方理论,对自己雍容繁富的传统美学资源置之不顾,或者满足于步线行针体系严密宏大体系的建构,忽视了重视生活细节的古代美学研究的传统,李渔的生活美学使我们获得了新的视野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清丽 《美与时代》2006,(12):37-39
作为印象派重要人物及创始人的雷诺阿是一位平民化的画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温暖情怀,尤其是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直到今天仍得到许多人的喜爱。本文谈到了雷诺阿笔下的女性,以及这种女性魅力在其作品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古代绘画作品中充满了女神、著名女性的形象,即使是世俗生活中的女子,形象也是被类型化的,处处流露出男性的审美理想和对女性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刘欢是集作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唱和音乐教育于一身的音乐人,他创作了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插曲《菩萨蛮》。《菩萨蛮》音乐上的线性律动带给我们听觉上的美感,温庭筠的诗词透露着晚唐时期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意识,而电视剧中置入的《菩萨蛮》则把从闺怨到宫怨的转换展现得漓漓尽致,多元化的审美元素给我们分析这首作品带来了不同的角度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贾静 《中国道教》2011,(4):20-22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渊源颇深。尤其是道教繁荣发展的唐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僧人也多受道教思想影响,而唐代也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歌发展的光辉时期。所以,道教、茶、诗歌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唐代诗人、茶人群体身上有诸多表现,比如李白、温庭筠、李商隐、皎然、卢仝等人。作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的皎然,虽属禅门中人,也深受道教思想文化的熏染和浸润,在其表达茶文化思想的主要方式——茶诗中体现了丰  相似文献   

7.
王斐 《美与时代》2016,(10):70-71
达·芬奇作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引起人们的追捧,进而使人关注到女性美,以及在当今审美视野下整幅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12)
<正>"莲社"一词起于中唐以后,见于晚唐五代诗作中,如"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温庭筠《寄清源寺僧》)、"虎溪莲社客,应笑此飘蓬"(李中《宿山店书怀寄东林令图上人》),分别用雷次宗参与结社与虎溪三笑典故,可见当时已有与"莲社"相关的传说。就目前所见的文献之中,宋僧道诚集《释氏要览》与旧题晋无名氏所撰《莲社高贤传》,详细记载了白莲结社,相传慧远与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人在庐山东林寺结社  相似文献   

9.
用女性符号进行促销,是自民国以降现代广告的一种基本策略,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广告文化现象之一。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身份基本上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影视明星四类。不同时代女性符号在旅游广告中的数量和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现当代旅游广告中女性符号运用越来越多元化,但也存在"真实性""他者化""物化""性"暗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色拉叙马霍斯被普遍认为是柏拉图笔下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第一位公开支持不义行为、蔑视传统道德的典型人物。然而,他在《理想国》中正义问题上的真实立场是什么以及他的诸多说辞是否自相矛盾,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色拉叙马霍斯的言论、思维逻辑和国内外众家之言的考察可以发现:"正义是对法律的服从"不是色拉叙马霍斯的真实立场,因而他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守法主义者或习俗主义者,更不是法律实证主义者;并非"正义是他人的好",而是"正义无非是强者的利益"才是他的真实立场,且后者与他关于正义的另外几个重要断言并不冲突,而是内在一致的;他的正义观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政治这一单一维度,而是具有伦理、道德等多个面向。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的"商州系列"小说人物游走在"进城"与"返乡"之间,但是进城者在城市中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经历着身处底层的挣扎和精神世界的空虚,而返乡者在故乡感受到的是失望与无奈,他们无力改变传统文化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现状,也难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进城"进不去,"返乡"回不来的矛盾书写,体现出贾平凹对当下乡土中国城乡发展困境的思考,表达出迷茫与悲哀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艺术家将女性作为他们所描绘的对象,夏加尔便是其中一位。夏加尔在颠沛流离中遇见一生挚爱贝拉,此后贝拉便成了他永远画不够的题材,他在作品中赋予了贝拉各种各样的形象。文章主要从夏加尔的妻子贝拉形象入手,分析他画面中贝拉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美的特点,研究认为,夏加尔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贝拉的形象是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和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风眠是我国美术学史上伟大的教育家、美术家。林风眠不仅绘画风格鲜明,绘画技艺高超,而且,在教育方面,他一直试图让我国学子从中西方美学艺术的交流、碰撞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从根本上打破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禁锢。说起林风眠,不得不提他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刻画女性的代表作。为了向世人展示我国技艺超群的美术大师——林风眠,绘画女性作品的一面,为了让人们了解大师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走进艺术的殿堂,就从其画作中女性形象的成因谈起,展现其画作对女性美的诠释,并探究其画作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4.
俗物入诗词     
正可入诗的未必都是雅物、美物,俗物、丑物同样可以入诗,这要看作诗的人心境是否高雅,感觉是否灵动,情绪是否饱满,学养是否渊深。唐代有种赌博用的骨头骰子,将有"相思子"之称的红豆嵌在上面作"点",这大概是写过"红豆生南国"的大诗人王维,万万没有料到的。这骨头骰子乃大丑大俗,谁能拿它作诗?且慢,晚唐诗人温庭筠却有新的发现,用它来表现男女间刻骨铭心的爱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9,(4)
在关于审议民主的讨论中,情感被认为:有损于认知,影响人们的判断;是主观的、个体的,难以形成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会阻碍共识的达成。但关于情感的新的理解,为我们重新看待情感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提供了契机。本文关注的是同情在审议民主中的意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同情视为一个过程和一种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机制。同情能够影响个体的判断,是健全理性的必要构成部分。情感有助于"角色承担",形成普遍化的立场和规范。同情也为我们重新设想"多元公众"提供了视角。但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距离、心理机制等因素都有可能阻碍同情的发生。"他者"的问题是政治实践所处理的重要议题。随着"他者"问题的凸显,作为政治实践的同情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日本,本土神道与外来佛教扮演了一对"自我"与"他者"的角色:当神佛遭遇之初,后者以"他者"之普遍性包摄"自我"之特殊性的形式将日本人对神的崇拜纳入对佛的信仰当中;而由此产生的文化压抑和原乡迷失,又推动前者以强调特殊之"自我"有别于普遍之"他者"的方式摆脱对后者的依附。由此实现的神佛关系逆转不止具有维护自身文化传统的积极意义,更内含了一种以"自我"包摄一切"他者",即民族中心主义的极端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三杨廷筠改信天主教后,引起憎人的嫉恨。行元和尚首先著文攻击廷筠。他在《为翼邪者言》一文中就含沙射影地指出:“独奈何夷族之讲求占礼者,我中国之韦编;夷书之撰文辑序者,我中国之翰墨也。……迁乔入幽,用夷变夏,噫嘻嗟哉,是尚可忍言乎?”又曰:“余固深咎中国之人行乎天教,而尤痛咎行德之人,叛乎正教也。正教叛而天教行,礼义文物之邦,阿异侏(亻离)  相似文献   

18.
阿尔莫多瓦以擅长创作女性主义电影而知名,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女性气质,给人以"为女性言说"的错觉。阿尔莫多瓦的电影虽然多以表现女性心理与生活为主要内容,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然而细致分析过影片的性别关系后就会发现,它们依旧未能走出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一味对女性形象施以浓墨重彩而不赋予其发言权,尽管形象丰满了,女性也仅能作为一个"失语"的"他者"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以"我—你"关系为基础,布伯建构了他的对话伦理。对话伦理具有"呼唤"和"回应"的关系结构,它要求人敞开自身,经由对生命中所遭遇的他者的"呼唤"之"回应"来实现对他者的责任。布伯强调上帝在对话伦理情境中的在场,由此,对他者回应的对话伦理同时也是对上帝负责的宗教伦理。对话伦理将对他者的关怀与责任和对上帝的追求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凡俗中发现神圣,在当下遭遇永恒,在对有限他者的责任中实现对上帝的绝对责任。  相似文献   

20.
程亮 《宗教学研究》2008,11(1):167-168
道教"贵柔守雌"的伦理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这一点对贾平凹继<废都>后的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也委婉地导致了他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定位由误读回归到人格化塑造的道路.反映在小说中,则具体表现为道教隐士和充满道教意蕴的意象对女主人翁的感情与人格发展的塑造性的影响.本论文就这种隐性的创作转交作一梳理,揭示道教"贵柔守雌"思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