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春虎先生乃当代画马名家,作品丰富多元,理论功底深厚。通过其著作《春虎谈马》可以看出,画马艺术要想取得极高的成就绝非易事,要有笔墨的历史传承与发扬,又要"画马要以真马为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意境之创构。其实,这是一个由技进乎美、进乎道的过程。宫春虎不仅从这些方面悟出了画马艺术创作的真谛,而且在画马教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明皇击球图》是表现唐宋时期马球运动的绘画精品之一,描绘唐明皇与妃嫔侍从们骑马击球赛况激烈的场景。该作品一直被划归到北宋李公麟名下,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该结论值得商榷。文章从马的造型入手,与李公麟的《五马图》对比分析,发现仅从对马的头部及五官的表现方面来看,《明皇击球图》就与李公麟画马的传神面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表明《明皇击球图》不是出自李公麟之手。  相似文献   

3.
韩干是大唐画马最出色、最精妙的一位画家。在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他画马的神话,民间百姓对他的画马技艺更是称赞有加。而《照夜白图》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现存的古代经典画作之一。从《照夜白图》的对比鲜明的强烈视觉效果、《照夜白图》中马儿的姿态和象征的寓意进行赏析,以期对喜欢绘画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提起天津画马的宫春虎,几乎无人不知。他从熟悉马、热爱马、研究马,到撰写出版《马的速写技法》、《马的画法》、《中国历代鞍马画作赏析》和花费4年多时间,一笔一笔地白描出9999匹骏马,绘出长2500厘米宽46厘米的巨幅《万马图》,宫春虎  相似文献   

5.
透过张大千的《桃源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代文人画家对"桃花源"的向往之心和归隐之情,还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坚持和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职业画家"宿命的无奈,使我们更加全面、立体地看待张大千。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画在技法上长期以工笔写实为主,并形成了"白描法""重彩法""丝毛法"等;而写意技法尽管可上溯至岩画时期,但直至清末任颐、倪田才真正开始探索,后经徐悲鸿完善得以确立。宫春虎的《春虎谈马》依托多年的画马创作经验,对写实写意两种技法进行了细腻分析和图例示范,并结合技法运用赏析了历代经典鞍马画,以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述了如何画马和针对性回答了创作中的共性问题。整体来看,该套丛书不仅详尽呈现了写实与写意两种画马技法,揭示了两者与马画豪放、婉约审美风格的内在关联,而且展现了画家依托画马对生命真实的去蔽、对生存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乃纯情之书也。纯情者,纯粹之情也,无任何功利考虑之情也。亲情、爱情、友情,皆为此情。它是天理良知之情,是人的感情见诸纯粹者。《红楼梦》之谓情书者,是此情也;曹公之所哭者,亦此情也,此皆男女之情见于纯粹者也。研究了《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弄清它的纯情美,方知曹公所追求者,是何种情感世界。这在功利之求嚣嚣于天下的今天,更显出人性纯粹美好的本质;特别是在婚姻家庭领域追求"高富帅"、"白富美",追求金钱、奢华之风行,及种种污浊不堪社会人生的今天,研究《红楼梦》的纯情美,则可以向人展示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管继芬 《美与时代》2007,(12):50-51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其高度集中的线条艺术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构建了"情弛神纵,超逸优游"的自由境界,呈现了"淋漓挥洒,百态横生"的艺术领域,蕴涵着任情飘逸、无法言说的自由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周易》的图象之学是我国传统易学的重要内容,以"图"解《易》也是传统易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常光明先生专心致力于"易图"的系统研究达三十余年,他在早年系列相关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研究的新成果,编纂成《周易图解》一书,将《河图》、《洛书》、《八卦图》、《太极图》、《六十四卦图》诸图的研究融为一体,既单独解析各个"易图",又综合论述诸图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周易》系列"易图"得以全面而完整的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申述《庄子》文本中"情"的议题及其在后世的延续。魏晋之际,面对汉儒割裂情性的二元框架,以王弼、嵇康为代表的玄学家,祖述老庄、精论情旨,将"情"的议题由哲学上的未显题扩展至显题化,成就了中国人性论史上"一往情深"的时代。北宋时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思想家,统合儒道,考辨情性,将《庄子》"性情不离"的论题诉诸理性的再解读,与南宋程朱学派"尊性黜情"的思想形成鲜明对照,进而昭示出北宋哲学对先秦道家的接续与回应。归根结底,这是《庄子》"安所困苦哉"的生命感怀及其天人视角的整体性思维,为文明传统注入了绵延不绝的抒情血脉。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不乏画马名家,马在古代一直被人们神话,被历代君王、文人推崇,更成为画家热衷绘制的对象,并被赋予了各种内涵和象征意义,产生了不少著名的鞍马题材的画作。因此,对两幅较有代表性的名作——李公麟的《五马图》与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进行比较,以窥探古代工笔画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图物写貌”、“穷形尽相”都是指对事物作生动细致的描写,以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早在楚词、诸子散文中就出现了对事物的极致描写,在汉赋中更是极尽雕琢刻画之能事.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认为从《诗经》以来,对事物的描写十分逼真,如同雕刻一般,达到了穷形尽相的地步,并将这个现象确立成了理论命题.钟嵘《诗品序》则把“穷形尽相、图物写貌”这个理论命题延伸到了诗中,就是他的“滋味说”,认为诗歌应当有“滋味”.方法就是穷情写物.经过几代人的诠释,2“穷形尽相、图物写貌”已经成为完整的文论命题.  相似文献   

13.
方用 《现代哲学》2013,(4):101-108
"时间"是近现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现代中国哲学建构的重要问题。朱谦之的唯情哲学以"情"解《易》,继而以"情"释"时",以"时"为"情"之"感",为"变化流动永不间断的绵延",并强调"时间的意义就是现在"。以此视野考察历史,他主张历史是生命的进化史,历史的价值在"现代"。唯情哲学对情感与时间的考察,不仅是对将时间理性化、形式化的纠偏,其时间与生命内在关联的讨论,也使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更加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14.
曲柄睿 《孔子研究》2015,(2):125-132
《周礼》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图"的记载,前人普遍将其理解为地图。从《周礼》经文出发,探讨《周礼》对图的结构性的安排与记载,并结合注疏正义,重新思考《周礼》诸图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可以发现《周礼》诸图大体可以分为军用、民用两类,未必都是地图。郑玄注更提示,在汉代,图的分类并不很明显,这一点与《周礼》经文的记载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5.
上博竹书《三德》与《天子建州》均有涉及儒家法思想的简文。简文表明,儒家要求将仁爱与人情融入司法实践,既确保法律的威严,坚守法律的公正性,又能"中情而丽于法",即缘情司法而不"屈法伸情"、以情淹法。这要求司法者既具有仁爱之心,"断刑以哀",又具有"增去以谋"的权变能力。这种法律思想是建立在其仁政爱民、礼乐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等政治原则基础上,体现出儒家法思想的矜恤主义与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特征。从简文的时代背景分析,儒家"中情而丽法"、"断刑以哀"等主张的提出,无疑是对法家"一断于法"思想的批判,体现出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相似文献   

17.
正陈鼓应著《庄子人性论》一书于2017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陈鼓应先生的新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庄子人性论》收入了《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庄子〉内篇的心学》、《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庄子〉外杂篇的心学》、《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等文,深入解析了庄子人性论中的情性观,描述了哲学史上自然人性论的主线脉络,揭示了庄子在道情、天情的统摄下,观照现实人生的"任其性命之情"与"安其性命之情"  相似文献   

18.
近日,当代"美术名家中国画创作经典丛书"之一<绢画画马技法>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出版.书高28.5厘米、宽21厘米、60页、彩色,塑封.嫩黄色的封面为一匹背侧俯首紫花斑点马,马体后衬春末夏初之垂柳,不由令人想起唐人"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句.折页封二为作者生活照及简介.第三页为序文,略叙了绢画的源流:绢是画马运用最早的材料.早在东晋时期,画圣顾恺之就根据三国时期大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画马于绢了.  相似文献   

19.
正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发以来,浙江永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条例》的宣传贯彻,分层次,重效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部门乡镇集体学、统战干部专门学、村委(居委)重点学、宗教骨干主动学、市民群众跟着学的浓厚学习氛围,为《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深入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为增强市四套领导班子和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对宗教政策的学习,将《条例》纳入  相似文献   

20.
刘东 《法音》2012,(7):54-57
为进一步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推动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国家宗教局于今年2月专门下发通知,决定自今年起,在"六五"普法期间将每年的6月定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集中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对此高度重视,于2012年5月10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佛教界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