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提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将心灵比喻成一面神秘的镜子,其本性是明亮干净的,但是却受到各种污染使其蒙尘,老子旨在揭示观道的就要去除心灵种种成见偏见的遮蔽和污染,回归心灵本身的空无澄净,这样才能映照万物,万物自身才能向心灵呈现出其本性,才能体悟到道本身。"涤除玄鉴"是悟道的方式,要求心灵要保持虚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还有其丰富的美学意义,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魏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拓展和细化期,自然美在这一时期获得重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在宗炳《画山水序》中得到体现。《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即山水之道、质趣之灵和山水形态之媚。自然美之发现,一方面需要"澄怀味象"的审美态度。另一方面,自然美的发现也离不开"应目"——"会心"——"畅神"的审美过程。而《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将自然山水之美以诗文绘画的形式得以体现,从而突破了自然美欣赏中的物质局限,将自然美拓展到了艺术美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观"在《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上,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方式对艺术欣赏和创作影响深远,同时又是一种道德完善和理想人格的修养过程。另外,在"观"中还体现了尽善尽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些都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史经鹏 《法音》2014,(6):26-30
正竺道生(355?-434)是中国南北朝初期的高僧,在《大般涅槃经》传到南京之前,即倡言"一阐提亦有佛性"的佛性悉有论,被后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经》的主题之一是法身常住,那么道生的法身观是否受到此经的影响?本文将在此问题意识上重新观照道生的"法身无色"和"佛无净土"思想。对道生此二说,汤用彤先生略引经证,然仍有未尽之处[1]。兹分别论述。一道生对法身和色法的观点,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日本学者古田和弘及木村宣彰等为代  相似文献   

5.
"三远法"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中空间构造的三种不同视觉感受及所传达出的意境之美,是以老庄"游"的美学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审美观照方式。"远"是山水画家对自然万物客观物象的表现手段及主观意象的体悟方式,最终实现人文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画山水序》为宗炳所作,它把"道"融汇到了自然山水中,并由技法到精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山水画创作进行了探讨。围绕"道"这一主题,顺应文章思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6,(6):199-203
本文借鉴西方现象学的某些观点,深入辨析了中国山水画中"象"的内涵并指出"澄怀味象"与"澄怀观道"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还从历时性的角度,证明中国山水画在追求终极审美目标的过程中,正是将"味象"与"观道"统一起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画山水序》和《叙画》是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文献,宗炳和王微在这两篇文论中分别提出了"以形媚道""披图幽对""拟太虚之体""故动生焉"的观点。从"以形媚道"到"拟太虚之体",宗炳和王微清晰地说明了绘画本质与道的密切关系,而"披图幽对"与"故动生焉"则共同构成了艺术审美中的二元世界,探索以此来体悟宇宙的精神和生命的秩序。  相似文献   

9.
在《周易》中,"观"作为圣人经验与把握外物及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对象,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性。在对象上,《周易》不仅强调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同时也强调对历史及人自身的观照。就特性而言,《周易》之观既是直观,也是遍观和周观,它不仅包含感性的成分,同时又包含着抽象以及理性的推演。在设计学的视域里,"观"这种经验与体悟"物"的方式与传统设计思维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中国传统造物实践即遵照了《周易》中"观"之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阴阳观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它既沿袭前代《老子》传统,推崇"阴";又表现了汉时的倾向,崇尚"阳"。笔者结合了它此前的相关文献,发现在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其阴阳观有内在的统一:在所指为事物运行和行为模式时,书中推崇无为、安静、柔和等"阴"的模式,排斥有为、躁动、强梁等"阳"的模式;而在所指为事物自身时,书中则尊崇精神、气等"阳"之物,排斥情、死体等"阴"之物。这一阴阳观的复杂和矛盾之处在于,它综合了此前《黄帝四经》《春秋繁露》《淮南子》中的不同阴阳观以及与阴阳相似的成对概念。由此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道家和儒家各自阴阳观、"天""道"关系和道家道教历史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六朝时山水审美独立意识的发现,和山水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构,都受到了道教包括其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山水绘画美学的三个重要命题“澄怀观道”、“明神降之”、“气韵生动”,都受到了道教美学思想“道”美论、“明神”或“神明”的宗教化审美体验论、“生”美观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画山水序》是南朝宗炳所著,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恰是中国山水画起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习画者又多为士族阶层,故能以笔墨阐发山水画的品鉴与理法。而把山水画与作者寄托的情感、精神进行论述,并触及到山水画美学灵魂的便是宗炳的《画山水序》。文中除提出"畅神"审美思想外,亦包含有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以形写神"的创作技巧以及体现"三位一体"艺术发生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辞上传》"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二句为引线,分由"象"、"辞"、"变"、"占"四个面向,观察并探讨马一浮的易学特色、风貌、主张及阐易焦点。全文依次提出马一浮"观象"的五个特点、"玩辞"的三项要义、"观变"的两大面向、"玩占"的三点观察,以见其全面且多元的阐易概况,象数为源、义理为重的易学倾向,观照经传、尤重阐扬"十翼"的丰富内涵,积极体究、通贯融会的阐《易》精神以及心贯万事、致力存心养性的易学核心。并由此以小见大,验证易学于马一浮哲学体系中确乎扮演要角,而透过其精湛开阔而又契会甚深的易学见解,亦可略窥其足堪为当代新儒家开路先锋之一,洵非无因。  相似文献   

14.
正陈鼓应著《庄子人性论》一书于2017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陈鼓应先生的新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庄子人性论》收入了《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庄子〉内篇的心学》、《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庄子〉外杂篇的心学》、《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等文,深入解析了庄子人性论中的情性观,描述了哲学史上自然人性论的主线脉络,揭示了庄子在道情、天情的统摄下,观照现实人生的"任其性命之情"与"安其性命之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富有哲学的精神产品,"道"是其艺术的精神基础,始终以"观道""体道"作为终极精神追求。山水画家须经常"洗心养身"来修炼自己,以"万壑在胸"为画源,以"应目会心"感通读者,使画家、作品、读者产生共鸣,引导人们对人生、社会、自然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不仅抒发个人情怀,更表现生命意识、人格精神以及书写象之外意的"胸中丘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周易》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被称为"大道之源",古人往往把《周易》作为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范式,用以解读现实事物。东汉班固首开以《周易》哲学思想解读围棋的先河,其后以"易"解"弈"者代有其人,形成了具有易学内涵的围棋义理。本文试图通过对《周易》哲学思想影响下围棋之道的剖析,揭示《周易》的现代价值及易学思想观照下的"围棋之道"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韵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与西方的"灵韵"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余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给人以无尽的审美享受。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深得"韵味"之神髓,其旨意实在于隐略里,义例可见于回互中,评判寓于含沙射影,其实写侯李的悲欢离合,虚写家国的兴衰荣败,虚实相生,韵味深长。一曲《桃花扇》系一代兴亡,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了其审美意涵。"曲完意不尽",充分体现了《桃花扇》的审美韵味,道出了《桃花扇》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势"为中国古代画论重要的美学范畴,郭熙在《早春图》中以"三远"法来把控画面的整体与局部空间层次的关系,以求达到整体和局部的和谐统一。"三远"的布局方法,很好地将画面的"势"由有限上升到了无限,从画面表现的雄浑磅礴的浩大之势,让人联想到画外深邃幽远的虚静之势。"夫观张公之势,非画也,真道也。"笔者认为,郭熙"三远"出自于道,道即自然,势亦为自然,故笔者认为"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也就是画家悟道之后融合自身审美体验来表现"势"的过程。《早春图》画中与画外之"势"源自画家匠心,是画家通过自身修养在面对客观物象时由艺术思维创造的。  相似文献   

19.
<正>谢金良博士《审美与时间——先秦道家典籍研究》一书,以先秦道家有关典籍为文本,从而研治"审美与时间"这一重要而具挑战意味的学术难题,显示了其不一般的学术视野、理论勇气与钻研精神。笔者认为,倘欲解读"审美与时间"之关系究竟如何可能,首须证明"道即时间"这一命题是否成立。《老子》有关"天乃道,道乃久(久指时间)"与《庄子》"道无终始"、"与物无终无始"及《审美与时间》有关"时间无所不‘到’(道)"等言说,可证"道即时间"论能够成立。从海德格尔生存存在论说"道即时间",无异于指"存在即时间"。此指"时间到‘时’",即"有待去‘是’"之"当下"、"瞬时",即"现象"。时间审美具"广义"、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中充满了"中国艺术精神",确实是"美学"。《庄子》中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充满了美学意蕴。这是因为,庄子的"道"其实就是美,他的"体道"就是审美,而他的"与道合一"就是审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