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难想象,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了梦想会是什么样子。人类需要梦想,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生动,如此的丰富多彩,因为有了飞翔的梦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因为有了光明的梦想,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因为有了探索宇宙的梦想,加加林成为第一位从太空看到地球的人;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则于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这个宇宙不能自发地为人类提供认识它的因素。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又向何处发展人在宇宙中的作用是什么哲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试图为如此众多的疑问寻找答案。肯定任何一种答案,都需要经过验证。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不但是对立的,而且这种对立仍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3.
刘慈欣《三体》中建构了一个宏大的学科体系,作为这个史诗般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本文意在梳理出这个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关怀。以黑暗森林为中心的宇宙社会学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宇宙版本,并成为塑造整个宇宙的基本力量。黑暗森林中的战争状态与霍布斯所描述的情形非常一致,却不可能建立社会契约,在反复的黑暗森林打击下,整个宇宙由十维逐渐降维,光速也一降再降,成为现在的样子。因而,物理学被取消了,因为没有什么是真正自然的;实质的神学也被取消了,因为宇宙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正义。这就是刘慈欣给出的宇宙图景。  相似文献   

4.
如果打比喻说宇宙是个舞台,那么,人类便是这个舞台中的角色。演员不仅要明白自己角色对全剧的重要性,而且要全情溶注于舞台,欣赏它、喜爱它并且乐于在其背景下完成一己之责任。这譬喻可揭示人生艺术化的命题是关乎人内在的小宇宙跟自然界的大宇宙的关系。小宇宙是人的心灵,它是一切认识、价值的来源;大宇宙是客观存在的无际星空,它是主观意志舱外化型态。人类审视生  相似文献   

5.
邵雍的历史哲学不仅对历史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过思考,还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动力、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历史本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太极"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其所涵阴阳刚柔的对立与分裂是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皇帝王伯"与"元会运世"是人类和宇宙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历史存在形上的理体,它"显诸仁"而"藏诸用",通过把握这个历史本体,人们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并改变、创造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8)
哲学是理论系统化的宇宙观。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普遍规律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宇宙的本原问题;二是宇宙是否可知问题。佛学是佛教义理之学,它蕴涵着极深的智慧,特别是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哲学基本问题是人类理智认识宇宙真理过程中的至要问题,佛学作为生命解脱智慧之学,就不可能不对此问题有明确的阐释。本文试图从探究佛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点,来揭示佛学的宇宙观实质。  相似文献   

7.
论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尊严”?“尊严”一词最初表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高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有最高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族类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后来随着人类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尊严”不仅表达作为“类”的人在宇宙中高于其他存在物的崇高地位,而且用以表达在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引伸出来表达阶级、民族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尊严,作为个人意识,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
人类最初究竟怎样看宇宙,怎样看天地和人类自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研究各民族那些古老的神话。远古人的许多观念,都孕育在原始神话之中,并通过神话的形式流传下来。本文试图运用纳西族的神话材料,探讨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已经译成汉文的纳西族神话史诗《创世纪》(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是我们的主要根据。通过这部朴素的原始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人的本质,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指出,"人是什么?人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卡西尔从  相似文献   

10.
刘全复在《江海学刊》1983年第1期发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系统探索》一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来探讨如何科学地表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作者用系统论的观点,阐明了社会系统在宇宙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指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的基本要素是人,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西古典伦理政治哲学领域的德性论传统的各自重要代表,早期儒学和早期斯多亚主义在一种广大无外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宇宙视域下,分别将人类个体的好生活规定为"合乎天道"与"合乎自然",并且提出了"天下仁义"或"世界正义"的命题。不过,由于两个学派对作为宇宙基本运作原理的"天"或"天道"与宇宙之自然以及同之密切相关的人类之自然本性持有不同理解,两种好生活的发展路径——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尤其是核心本性的实现方式——体现出一定分野。而无论早期斯多亚主义的世界正义观,还是早期儒学的天下仁义论,既不是规范主义的、他律的,也不是完全利他主义的,乃是一种自我完善论或自我实现论。此外,两个学派对于两种共同体以及两种人类个体身份的区分,也为追求好生活的个体应该如何在凡俗世界中进行非凡俗的慎思与行动,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深刻教益。  相似文献   

12.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醒民 《哲学动态》2006,10(1):13-18
普特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怀疑物理宇宙在一些方面是“机器”,它不是“关心的”(虽然把它描述为“不关心的”多了一些误导)。但是,正如康德看到的,物理宇宙忽略的东西正好是使那个宇宙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事物,或者是使我们有可能从我们的“感官刺激”———意图的、价值的和指称的“综合”工作———构成那个宇宙的事物。一句话,没有价值,我们就没有世界。虽然工具论否认这一点,但是工具论本身也是一个价值系统,尽管是一个病态的价值系统[。1]不管你同意还是反对这段话中的某些提法,但是其主旨恐怕大家都会接受。这就是对人类而言,价值是…  相似文献   

13.
老子生存论哲学辩证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的哲学思想, 就其理论框架和致思目的而言, 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之一的儒家思想并无多大差别, 它们似都可以用“道”、“德”两大命题来涵盖, 都落实在修身与治国两大现实主题上。但与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老子不像儒家宗师孔子那样主要从现实人伦关系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思考这两大主题, 而是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这一宏观超越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生存问题, 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是揭示了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约制宇宙万物的恒常规律———道, 发现了人类与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同一性 (或曰“同构…  相似文献   

14.
小林隆彰 《法音》2001,(11):5-6
佛教告诉我们:有形的东西或像精神一样的无形东西,一切都依缘起的法则而生灭轮回。就是说,一切都存在于关系性之中。基督教之类的神教社会里,只承认独一无二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其中的人类便类似上帝,除此之外的动物、植物和大自然,仅是为了被人类任意利用而创造出来的。对于由所谓造物和被造物建立的人类至上主义,佛教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人不但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又是无限宇宙中的一分子。天台智者大师以“一念三千”之教义验证说,人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这就是与无限宇宙的关系。人类依赖大自然养育,但对大自…  相似文献   

15.
儒家生态哲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生""时""道"构成的范畴体系。"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人的最基本的元素或质料。"通"是气在不同物质实体之间、人与物质实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循环,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是阴阳二气的运行能够产生生命的状态和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然状态。"生生"是天地万物的生命、生长,是对宇宙万物的存在状态、机能和发展趋势的说明,是一种包含死亡在内的辩证统一性。"时"是宇宙运行,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节奏、节律和阶段性,天道和人道的结合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表现在对"时"的把握。"道"是对宇宙起源及运动规律的总体概括,它综合地含有宇宙的整体性、有机性、有序性、联系性、合目的性等。有序和谐、生生不息的道是自然界的事实,也是自然界成员应该遵守的规则和价值。"气""通""和""生""时""道"是人在与自然互动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是人类行为的规范,其中包含着自然对于人的行为的制约,这是其生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类意识的起源是自然发展史中的一次伟大事件。它是一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课题。 人类意识是由猿猴意识进化而来的。从猿猴意识到人类意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产生这个飞跃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意识起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颇多争论的问题。正确闸明这个问题,对于克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对于深入揭开意识起源这个“宇宙之谜”,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洪志常常以他的宇宙特性为真善忍说来解释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事件,例如他说人类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就是由于人的不善良所招致的.他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天象的演化所带动下出现的,那么人类的战争是偶然存在的吗?业力大的地区,人心变坏的地区就是不安定.如果一个民族是真正善良的,业力一定会小,也绝不会有战争的出现,因为大法的原则不允许,宇宙的特性在制约一切.人也用不着担心善良的民族会被侵略,宇宙的特性--大法是遍布整个天体从宏观到微观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18.
合乎自然而生活,是古罗马时代斯多葛学派提出的一个著名的伦理学命题.该命题认为,自然本身作为不可僭越的必然性秩序既驾驭着整个自然宇宙的运行,又作为命运支配着人的灵魂和行为,因而人类必须以自然为指导,合乎自然秩序而生活,这是宇宙秩序赋予人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自然本身因其和谐有序性而是善的存在,合乎自然而生活亦为合乎善而生活,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生活.人正是在合乎自然而生活中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德而达成至善.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艺术作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当下的艺术作品最明显、最内在的不同之处就是它表现了汉代人的宇宙观。这里所说的宇宙观,并不是哲学意义上人对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的认识,而是原始信仰中对宇宙层次的基本划分及对宇宙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一场以昆仑山为背景,以西王母和东王公为主角的造仙运动在西汉末期拉开序幕。如果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意识的视觉化产物,那么这场造仙的集体意识也导致了新的汉代艺术图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季剑虹 《天风》2001,(1):4-7
主耶稣道成肉身、受死、复活、升天都是为了实现神的奥秘计划,而这个计划的集中点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个荣耀的教会,这是神的中心工作,为此神从未停止过工作。我们都知道教会有两重性:一是宇宙性,这个宇宙性的教会又称之为属灵的教会,是无形无体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世界上凡接受主耶稣救恩的人,不论他们是何国籍、是何民族、是活着的还是已死去的,从古至今和以后千年万代都在这个宇宙性的教会里面,这个宇宙性的教会因着主耶稣基督的得胜而得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