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穆斯林》2014,(5):4-4
值此中国穆斯林媒体联席会议召开之际,全国穆斯林媒体代表相聚济南,共商发展大计,探讨合作渠道,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伊斯兰真精神、彰显穆斯林正能量,形成和平、团结、中道、务实的正面舆论导向,提升中国穆斯林媒体的整体水平。会议就中国穆斯林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达成共识并提出以下倡议:一、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中国穆斯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双重传承者。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随着中亚和南亚穆斯林的到来,伊斯兰教传入美国。20世纪上半叶,中东、南亚及东欧穆斯林的不断涌入,使伊斯兰教在美国得以迅速发展。美国穆斯林社区也逐渐成为美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伊斯兰教毕竟是一个外来的宗教,且历史并不久远的美国穆斯林对内急切地盼望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对外又不愿意割舍与祖国的天然联系,于是造成了美国穆斯林社会地位悬浮的局面,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伊斯兰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在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穆斯林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今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居住着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其中尤里卡的穆斯林侨民居多。尤里卡的穆斯林侨民为了宣传伊斯兰教,于1962年组织了尤里卡伊斯兰中心,他们购买了各种伊斯兰书刊供当地穆斯林阅读,并为当地穆斯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1976年前来中心参加活动的人数日渐增多,影响日趋扩大,因而该中心集资购买了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将《穆斯林世界》季刊划分为福音传播期、思想转型期、宗教对话期和学术研究期,分别梳理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编、副主编、办刊宗旨及特点。文章认为作为一份拥有110年历史传承的季刊,《穆斯林世界》本身具有连续性,同时创传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基本看法仍然有相当广泛的舆论和思想基础,最大变化是从最初穆斯林福音传教向伊斯兰教研究及基督徒与穆斯林对话的趋势发展,反映了美国百余年来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有了迅速的增长。据卡拉奇世界伊斯兰大会1978年的粗略估计,美国穆斯林人口已达五百万,而在十几年前,只有五十万。人数增长最快的是美国黑人穆斯林公民,他们自称为“伊斯兰民族”(Nation of Islam)或“比拉利穆斯林”(Bilalian Muslims)。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在美国传播迅速,统计表明,伊斯兰教是增长最快的宗教,大约有1千万穆斯林。考察其来历,第一位到达美国的穆斯林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有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10世纪早期,据说,许多穆斯林是伴随着1492年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探险而来的。  穆斯林第二次涌入美国主要是在1530—1850年间,数以千计的西非奴隶输入。同一时期,一些白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知名人士如1893年建立了美国伊斯兰教宣教运动的穆罕默德·亚历山大·韦博(MuhammadAlexanderWebb)。  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1875—1960年,主要是中东和南亚国家寻找…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到现在,各族穆斯林人口已达两千万。在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穆斯林人才济济,对世界伊斯兰文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兰经》诵读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分支,向来受到各国穆斯林的重视。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都经常举办...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动态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称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没有任何关系近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沙特阿拉伯的海港城市吉达与沙特外交大臣赛义德·费萨尔亲王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没有一个美国人认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与恐怖主义有关。恐怖主义行动并不能反映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已通过美国总统布什传达给部分穆斯林国家首脑。他说,“我们将把这一观点反映给全世界”,“美国相信,那些恐怖主义分子不是穆斯林。”印度天主教会主教支持政府宣布的保护少数派宗教信仰团体的政策7月8日,印度天主教会主教们对印度政府日前宣布的颁布保护国内少数…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东南亚,对东南亚伊斯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东南亚穆斯林的伊斯兰信仰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伊斯兰气氛越来越浓厚;促使穆斯林妇女更回归传统性别规范;引发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加剧了伊斯兰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清真女学又称女子经学,是对穆斯林妇女进行伊斯兰教教育的学校,专门为穆斯林妇女设立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在中国,以清真女学、女阿訇为代表的女性宗教文化是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元代穆斯林遍布中国,中原是穆斯林较多的地区,伊斯兰经堂教育最先在中原建立、发展,先后形成陕西、山东学派,其影响范围遍及全国所有穆斯林聚居区。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有机会到美国考察了美国穆斯林情况及美国宗教交流合作情况。在华盛顿,我接触了美国的伊斯兰教组织;在亚特兰大和达拉斯参观了当地的清真大寺,访问了穆斯林学者,与伊玛目和普通穆斯林进行了交谈,和穆斯林家庭共进晚餐;在底特律会见了一位担任政府官员的穆斯林,参观了刚开放的美国阿拉伯民族展览馆,并与一家发行两万份的英文穆斯林报纸的主编和一位穆斯林学者座谈。对美国穆斯林,特别是9·11以后美国穆斯林的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一、美国穆斯林的基本情况在我与美国穆斯林接触时总会问他们,美国有多少穆斯林呢?得到的答案是“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国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信道而行善”的教义,积极开展兴学襄教、济贫助困、赈灾纾难、施医给药等方面的慈善活动,而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也与中国伊斯兰教慈善事业的兴起密切关联.这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近代变迁.由于近代中国伊斯兰慈善事业的善款主要源于天课及穆斯林乐捐,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其社会影响仍较微弱.  相似文献   

15.
一.美国伊斯兰教的来源 说起美国与伊斯兰教,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至美国建国初期。北非穆斯林国家摩洛哥是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为此,美国与摩洛哥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杰斐逊总统明确表示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融性李兴都马仲兰伊斯兰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穆斯林的思想言行、家庭与社会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约束穆斯林的言谈举止、调整穆斯林之间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每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在大不列颠新成立了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它致力于尝试以一种新的,甚至有些独特的方式,即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学者及学生合作研究伊斯兰,并为穆斯林讲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其意义何在?第二,我将简单回顾我在东方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并对伊斯兰文明,尤其是伊斯兰哲学作一个概述。其中会着重提到我在美国的研究经验,当然也会涉及到与欧洲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问:近代以来,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方向,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做出新的解释,出现了新的伊斯兰思潮和流派,对世界各地穆斯林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穆斯林将这些新思潮和主张付诸实践,也产生过重要的政治影响。在您看来,近现代伊斯兰思潮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对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美国传播迅速,有统计表明,伊斯兰教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宗教,大约有1千万穆斯林。考察其来历,第一位到达美国的穆斯林是在10世纪,之后出现了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16世纪早期,据说,许多穆斯林是伴随着1492年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探险而来的。 穆斯林第二次涌人美国是在1530-1850年间,数以千计的西非奴隶输入。同一时期,一些白人皈依伊斯兰教,其中知名人士如1893年领导美国伊斯兰教宣教运动的穆罕默德·亚历山大·韦博(Muhammad Alexander Webb)。 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  相似文献   

20.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乃至国际政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为使人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泛伊斯兰主义与中国穆斯林的关系,使西部大开发中的穆斯林各民族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就泛伊斯兰主义的团结精神、新泛伊斯兰主义的要旨、中亚“新瓦哈比”运动与沙特瓦哈比教派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