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耐特认为,法律自由和道德自由在现代西方社会出现了很多病理学特征。为了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和现代政治决策的不民主现象,他主张在个人关系、市场经济和政治决策等领域中重建一种"社会自由",即平等互惠的相互承认机制,以在全球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盛行的今日,重构一种多元平等的正义论。但这种正义论因其概念的模糊性、正义普遍性的难以建立及方法论上的悖论招致诸多质疑和批评之声。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金融与政治有无关联?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权合法性的关系、西方对"流氓国家"和"流氓金融家"的制裁,以及"9·11"事件后金融反恐战对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影响证明伊斯兰金融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国内政治来看,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程度与政府有很大关系,政府越支持,发展越顺利。从国际政治来看,西方国家对伊斯兰金融诟病以及金融反恐战的原因在于"流氓国家"和"流氓金融家"违反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般认为,“平等”是个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经济概念,特别是近代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的革命口号,要求推翻封建等级制度,使人们享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和决策权,“平等”一词的政治内涵尤为明显。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随着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的不断获得与扩大,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各种经济不平等的状况日益突出起来,“平等”的主题发生了转移,呈现出更多的经济涵义:即如何确立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平等秩序,达到社会财富和利益的平等分配。这个问题可以说已成为西方经济哲学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4.
刘训练 《学海》2008,76(1):60-64
本文旨在对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发表后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自由概念与观念的争论作一综合评析.本文评介了麦卡勒姆的三要素自由概念,分析了哈耶克、阿伦特以及米勒等人对自由观念的划分,以揭示自由这一复杂的政治哲学概念的多重维度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5.
应当把社会伦理关系的变革和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的价值目标 ,不仅要切实理顺经济伦理关系 ,而且必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正的政治伦理关系和文化伦理关系。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经济交往中的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的正义与民主、文化领域中的服务与奉献。小康社会的人格理想将以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本特点。小康社会也将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超越启蒙心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启蒙心态(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和转化力的意识形态,是现代西方崛起的基础。实际上,作为现代特征的,人们关注的所有主要领域,比如科学技术、工业资本、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等,都从启蒙心态中受惠或汲取养分。而且,我们追求的那些被视为属于现代意识的价值,比如自由、平等和人权等等,如果不是在结构上,就是在起源上,与启蒙心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明不是一种孤立的明,它与道德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契合机制和互补机制;从西方政治明的发展来看,始终没有离开理性主义、制度主义、个体主义等伦理精神;政治要真正实现明,必须使政治意识要宽容、政治制度的制衡、政治行为要有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由、平等问题的论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都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可以相互会通、参照的空间。该文主要以19世纪法国自由主义理论为例,对马克思的自由、平等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做一平行的初步考察,旨在说明马克思的自由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但往往被人忽视的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学说,其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受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影响,马克思首先以自然与自由的关系的讨论作为切入点,继而展开了对生存于现实社会即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问题的批判性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其立足于人类社会位阶上的关于入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何以可能的自由观,实现了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超越和自由问题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要求人类政治从“自然”的野蛮状态走向“自由”的文明状态.他利用条款的形式向世人论证永久和平的内容,并且阐述着其在政治伦理领域内的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其中所体现的政治伦理思想为目前政治与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全面而理性的视阈,为当今现代国家的“文明”诸如在政治管理与道德、政府道德以及从政者道德领域内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为全人类国际政治关系的“永久和平”发展走向提供了有效的路径选择,对现代政治和国际政治秩序的建构都体现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