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藏传佛教各派将自己的见地归于龙树开创的中观学说,修道次第归于无著创立的广行理论。那么什么是中观呢?中观是一个极富哲学含义的名词,佛教大小乘甚至同一个学派内的哲人对中观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共认它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是终极理性的思辨方法,是了彻事物本性的殊胜法门,也是觉悟之路  相似文献   

2.
佛教对占卜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佛陀创教之时,为了区别佛教和其他外道学说,维持教团清净,曾制定戒律禁止僧人从事占卜活动。但此时的戒律是将卜、呪等邪命行为杂糅在一起,置于波逸提或突吉罗等轻罪之中,尚不严苛。佛陀圆寂之后,佛教发生了部派分化,各部关于占卜的态度不尽相同:法藏部继承了原始佛教的占卜观念;弥沙塞部和南传赤铜鍱部对占卜持严苛的反对态度;大众部(大众部末派)则对占卜采取宽容的态度;说一切有部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对占卜的态度还未定型,总的来说是朝着宽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释圣玄 《法音》2012,(9):6-15
引言由于对佛陀教义阐释的不同,以及各个地域文化、语言的歧异等因素,在佛灭后约一百年,佛教内部发生严重的分裂,因而形成二大系:上座部系及大众部系。上座部(Sthaviravqda)较为保守,侧重传统及事实,因此主张严守固有的戒律,极力维护原始佛教的理想人格——"罗汉"的神圣地位;反之,大众部(Mahqsqxghika),则较为开放,因为注重理想,故行为进取,但不拘小节。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让佛教走上分道扬镳的不归路,这就是部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佛教中观派的主要论著之一《百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观派与印度思想史上的其他一些影响较大的派别之间在一系列重要理论上的对立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就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特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并明确“中观思想”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从西藏传统的学说纲要书的视角、历史与文献史的角度、哲学与思想史的径路三个方面考察了龙树的定位问题,勾勒出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史中龙树的位置——龙树是确立“大乘阿毗达磨”学说的最早论师,并且探讨了龙树与初期瑜伽行派思想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印度中观思想史初期、中期、后期的不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杨勇 《哲学研究》2015,(2):118-125
三世说的研究对揭示佛学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有部从观念论的角度,提出三世法体的先验存在,划分了现象界和本体界,以对时间现象的反思,确立"三世恒有"的命题;中观取消了本体界,借助思维悖论,否定三世的诸要素;经部借意识流的认知方式,以色心种子的流变现象,否定三世法体存在的可能;唯识学以三世为语言概念,将三世现象作为概念的错误认知,论证了世界的唯识性。通过研究各流派对三世说的争论,佛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传入我国的宗教。佛教在诞生之初的释迦牟尼时代,还只是印度半岛的地区性宗教,之后历经多次部派分裂,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传遍周边邻国。大月氏国的胡韦色迦王派遣使者伊存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至我国传授佛经,开了佛法传入我国的先河。据佛教典籍等相关资料看来,从后汉至宋,大月氏来华译经的僧人有支娄迦谶、支谦、支矅、支法度、支道根、支施仑、支强梁接、摄摩腾、竺法兰、昙摩难提、僧建、实叉难陀、弥陀山、道泰、竺法护、聂道真、聂承远等17人,译出202部515卷经律论三藏,蔡愔从大月氏带回优填王画的释迦倚像,佛法僧三宝俱全,故曰大月氏国是第一个将佛教传入中国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王佳 《宗教学研究》2016,(3):137-142
金顶毗卢派属于禅宗,是东北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论文以辽宁千山毗卢派为重点,简要梳理出东北佛教毗卢派的历史、传承及现状。大约在明末清初,毗卢派传入辽宁。以往认为嘉靖年间龙泉寺宗赟法师初传毗卢派于千山之说是不准确的,宗赟法师并非属于毗卢派,而是曹洞宗下贾菩萨宗法脉。清中期尤其乾隆以后,毗卢派在东北地区大兴,时至今日仍非常有影响,并将法脉传至河北、山西、山东、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  相似文献   

9.
般若(pan~n~ā,Skt.prajn~ā)即智慧,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中心观念。般若观念在早期奥义书中即有所阐释。通过比较分析奥义书、大乘佛教及早期佛教(原始及部派佛教)思想中三种般若观念的异  相似文献   

10.
缘起论对于佛教道德哲学的基础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有生无灭即彼有生无灭的缘起论是佛教道德哲学的核心理论,体现了佛教伦理的关系性思维。佛教依此建立起道德哲学体系中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法印等基本原理,体现出无我、平等、慈悲、民主、超越等基本伦理精神,显示了佛教作为道德性宗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12.
吴梦 《法音》2020,(3):34-38
佛教,是一个注重生命解脱实践的宗教。原始佛教的思想和教义针对的是众生正在面临的苦难,研究的是生命及其感受的本质,解决的是众生如何能够得到解脱的问题。原始佛教是一个立足于众生解脱的宗教,主要思想内容包括"四谛""缘起""无常""无我"和"涅槃"等学说,其研究对象是众生的"苦"的问题,目的是令众生脱离痛苦而达到解脱。原始佛教哲学体系就是围绕着众生的痛苦及其解脱而展开的,其缘起说也是如此。[1]缘起思想是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石,是佛教思想的理论源泉和根基。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大部分学者在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仍停留在单纯移植西方生态理论,或者发掘经典教义中有关生态的论述进行诠释上面,而忽略了佛教生态观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于此借用“批判佛教”所引发的问题,对国内学者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的若干盲点进行反思。生态保护问题,绝不只是人类群体与大自然间的技术关系问题,它严重地深刻地同人类的社会问题纠搅在一起。它既是科学技术的,也是文化的宗教的,更是政治的社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佛教生态观建构时,应深入发掘佛教原有的强烈地批判意识,更好地加入社会实践层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陈兵 《法音》2002,(9):3-9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国化大乘佛学尤其是禅学的核心,探清心性在早期印度佛学中的渊源,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佛学的心性论,正确认识禅宗,具有重要意义。《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心性一语,始见于《增一阿含》。汉译《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摩提女经》有“心性极清净”一语,原系赞颂佛陀之辞,意谓佛永断烦恼,心极为清净,“意念不错乱,以无尘垢碍”。南传上座部《增支部·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大乘广百论释论》中《破有为相品第七》的有关内容对佛教、数论派和胜论派的因果观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文章认为,胜论派把因果关系理解为要素的结合,数论派把因果关系理解为潜在事物的显现。无论胜论派还是数论派,都认为世间存在常住不变的实体。《大乘广百论释论》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来反驳胜论派和数论派的因果观。佛教认为,没有独立、恒常的实体,这是因果律得以成立的前提;所谓的因果联系就是一切无常变化、互相依存的有为法相互联结的条理而已。  相似文献   

16.
印顺法师在重庆汉藏教理院的岁月是他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法尊法师在这翻译的西藏经典,以及他们二人之间的讨论深刻左右了印顺法师的佛学建构。他的中观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不同于汉传佛教传统的地方,这是他吸收藏传佛教思想并加以深化、提炼的结果。宗喀巴大师的教理阐释是印顺法师的中观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或许可以这样说:"中观为阿含通论",宗大师从教义上作了论证,法师从思想史上作了论证。无论僧肇、吉藏,还是宗喀巴、法尊,他们都促使着印顺法师从佛法教义和思想史上去探本溯源,契合佛陀的本怀。这一事实也表明,藏传佛教的中观学在20世纪的"人间佛教"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汉藏佛教的融汇有助于推本溯源,认识本来的佛教。  相似文献   

17.
原始佛教"空"观作为一种认识论,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之上,服务于解脱论.部派佛教思想开始出现由"空"向"有"的转变,呈现出实体化趋势.中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缘起理论,提出色空不二的思想,将佛教空观发展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扶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当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19.
一、序论:印度佛教的大乘意识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学者不但面临着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化与诠释印度佛教的问题;更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扬弃,表现为中国佛教最终舍弃与吸收了小乘佛教,建构了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体系。但是,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是经过南北朝佛教漫长的批判与转化,伴随着印度佛典的翻译、判教...  相似文献   

20.
追求人类自身内部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佛教平等观念特别是其中体现出的包容精神,对于人类和谐观念的确立富于启发意义.文章论述了佛教平等观的包容精神,分析了佛教包容精神形成的理论原因,并探讨了这种包容精神对当今时代人们和谐观念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