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俞琰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和邵雍《先天图》,来阐发其丹道易学核心理论——"身中之易"的思想。其将《易》中"太极"演化之道引入人体丹道修炼中,提出丹道修炼亦有此道,赋予了"太极"新的内涵,认为丹道"太极"生化演绎之进程即人体丹道修炼之进程。  相似文献   

2.
余虹 《中国道教》2008,(1):52-54
内丹诗是描写道教内丹修炼过程和内丹体验的诗歌,作为一种宗教诗歌,它虽然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内容,但决不只是表现宗教内容的符号,同时也具有诗歌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权泰勋是韩国现代著名的道教养生家、内丹理论家。他很早就学习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文献,19岁师承金一松先生修炼仙道。后来,他潜心研究内丹学,长期进行修炼,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留下的《凤宇修丹记》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丹道著作。他的内丹理论,续《周易》与《参同契》之传统,得金丹派南宗之旨要。他理顺丹道与胎息之关系,强调"守规中"的基本原则,提出"以眼为旗帜"的闭炁技术进路,揭示了"正炁留则风邪自走"的丹道养生法理,强调了"诚"的态度对于内丹修炼的特别重要性,提供了内丹修炼的可操作模式与实践参照,为丹道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宋明理学的形成,乃是宋明大儒融汇三教的产物。理学与道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复杂关系。历史上,全真道的内丹修炼学说继承了道教钟吕内丹学传统,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吸收了全真道的“真功真行”说。本文拟就全真道的功行说对王阳明的知行说的...  相似文献   

5.
见见 《宗教学研究》2004,3(3):160-162
功行双修乃全真道重要教义之-.其中,真功明显受禅宗之影响,真行则融入了儒家与大乘佛教之精神,二者之并重又似达磨<二入四行观>之理入与行入.文中将对全真道"真功"、"真行"与达磨"理入"、"行入"思想,分别陈述其要义,再综合分析二者之异同.  相似文献   

6.
得道成仙是全真道修炼的终极目标。得道是最高追求,而成仙则是得道后的最高精神境界的体现,是心性修炼的成果,也是一种至高的、极其健康的精神境界和状态。本文试图将全真道修炼的精神境界与现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相互诠释,以此促进人们对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精神境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全真道重视肉体生命的道德意蕴,将道德实践与全真修炼结合起来,力图在修炼中践行道德,在道德实践中进行修炼。全真修炼必须在人有限的肉体生命历程中,通过对人自然形体的塑造,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与精神境界来实现。如全真道祖王重阳在《重阳全真集·诸散人求问》中说:"修行须借色身修,莫滞凡驱做本求。假合四般终是  相似文献   

8.
金末元初河东山西乃全真道大力扩展的主要地区。山西全真道士词人作品主要关涉宇宙道境、教义教旨、“真功”“真行”,及道教仙境与闲适生活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真功”词为对道教内丹修炼与内心体验的平淡描述,文学色彩不足。“真行”词因传播的需要,直白通俗,活泼有趣得多,有明显的“俗文学”意味。关于道教仙境描述的词作,则飘逸洒脱,空灵玄妙,凸现了超越时空,生命永恒的审美境界。遗憾的是,山西全真道士词人词作的数量较少,且其词作更多地具有全真道士词的一般特征,没有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或地域文化色彩。全真道士词的研究虽不乏相关成果,但就文学角度对全真道士词的解读和探究还相对薄弱,尚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9.
孟亚明 《学海》2004,(3):167-171
本文探讨了南宋金初传统道教发展面临困境之际 ,道教新教派全真道的开创者王立足三教圆融 ,对道教神仙思想进行了根本改造 ,亦在变革道教之修炼方法与传播方式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王的努力下 ,全真派道从草创而走向兴盛 ,为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的民众提供了有效的心灵庇护之所 ,出色发挥了宗教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本文同时通过对全真教著名的定制之作《重阳立教十五论》一文的思想评述 ,对全真道的成仙思想和修行理论做出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0.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提出的修炼阶次思想,为道士提供了一条修炼长生久视之道的可循之径,使得道教修炼理论从朦胧、混沌走向了清晰、明朗。《坐忘论》的修炼阶次思想对于今天的审美教育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修道一样,审美教育也可以将训练过程分为七个既连续又相对独立的阶段,使人们可以依循这七个阶段逐次展开审美训练,逐渐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实现对世俗人生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论者往往以一句金丹之道概括后,就弃之不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少有论述的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西游记》各评点将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一一指出,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将《悟真篇》等内丹修炼的诗歌广泛运用于评点之中。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金丹之道评点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使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其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养生一词,来源甚古,在《庄子·养生主》中就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历来,道家与道教都十分重视修真养性,把平时的修炼视为养生之道。尤其是全真道,更是以“性命双修,成仙证真”的思想为宗教信仰,“性”功指修心,“命”功为炼气,“真”为个人内修的“真功”及布道济世的“真行”,成仙乃修炼之最高境界。从道者认为,只要真心诚意地炼养,一旦“真”功告成,即可自主生死。所以,道众尤为注重修炼养生。道教的外在形态是它的科范仪式,而道教音乐又是各种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为道教音乐?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的神仙信仰中有不少是女性:西王母、斗姥、天妃、龙女,还有许多元君也是人们信仰的女神。女子能出家修炼仙道,也能成为万人崇拜的对象。宋代有一首《紫泽观》的诗歌说:“修持尽是女黄冠,自小辞家学住山。”金元时期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派,并收了孙不二为徒弟,她可能是全真道第一个名传后世的道姑。从孙不二之后,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道姑,她们在全真道派的崛起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各地坤道院里的道姑们在晨钟暮鼓声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清静平和的心态实践着她们的信仰。上海是座现代化的大…  相似文献   

14.
《太平经》认为人的善恶行为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源于行为主体善或恶的本性,所以《太平经》一再强调心性美、行为美的修养是修仙学道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而"守一"之法是修养崇高人品人格美的重要途径,强调通过修炼"守一"之法,排除心中杂念,保持心神宁静,回归人本性中最朴实的善美。同时,《太平经》的"善—美"思想又是建立在"孝"、"忠"等传统"礼教"化了的伦理—美学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因此世俗伦理化的"善—美"又表现为"孝—美"与"忠—美"。此外,《太平经》的"善—美"思想还具有明显的宗教伦理特色,即它是以宗教的"善恶报应"论、"承负"说的形式出现的。利用人们对神灵的敬畏,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美学的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2月19日,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胡孚琛教授莅临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并在本所158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题为"丹道:理、事、法"的学术讲座。胡教授结合历史文献与自身实证经验,重点介绍了八部丹道经典著作、"三家四派"的丹道流派特点以及从"形、气、神"三层次讲授了丹道功法修持诀要。此次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相似文献   

16.
刘莉 《宗教学研究》2013,(1):268-271
丘处机是金元时期的著名道士,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门徒"全真七子"之一,乃金蒙之际全真道的重要领袖.他不仅因远赴西域面劝成吉思汗"不嗜杀人"、拯救大批百姓生命而得名著《元史》,且因所传全真道"龙门派"影响巨大而在道教内部享有崇高地位.对于丘处机的研究,至迟自清末陈铭珪的《长春道教源流》业已开始,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更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四川大学郭武教授新著《丘处机学案》(齐鲁书社2011年9月出版,共464页.系香港青松观资助出版的"全真学案"丛书),采用传统的"学案"编写体例,并结合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丘处机的生平事迹、著述思想、法嗣传承及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其见解颇与前人不同.以下,笔者拟对该书的内容略作介绍,并对其新颖之处试作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非斯古城的"墙"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其城墙、清真寺的"齐布拉墙"、住宅的围墙等几种"墙"的宗教文化内涵。首先,非斯城墙见证了非斯城市及摩洛哥王朝更迭的历史,是城市与农村、城内与城外的交汇点,是伊斯兰世界与外界隔离的标志,城墙内是一个包容的多元文化并存的世俗空间。其次,清真寺的"齐布拉墙"具有将宗教与世俗隔离、分离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之意。再次,住宅的围墙既是隔离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界线,又是一种具有"羞耻感"的象征。非斯古城的"墙"的宗教文化内涵一方面强化了非斯古城"伊斯兰圣城"的地位,对其城市的建筑空间、家庭、社会生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保持非斯宗教文化独特性以及多元文化共存局面的同时,也在不同宗教、教派心中筑起了无形的"墙",增强了宗教、教派认同。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末清初,苏州道士李朴"善画工诗",不仅精于道教正一派斋醮法事,且精熟全真南宗心法,著有《火候宗源》、《还丹宗旨》等丹道修炼著作。此外,他还为康熙年间(1662-1722)刊刻的道教内丹学集大成之作——《性命圭旨》撰写序,而康熙刊刻版《性命圭旨》中所收入的《紫中道人答问》一篇,更是出自他之手。  相似文献   

19.
后土信仰在民间社会影响重大,与无生老母信仰也关联甚深。后土在民间又被称为地母娘娘、后土老母等等。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信仰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在无生老母的传说中,有"化身"神话,以为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又说,信徒"要敬奉碧霞元君,始能见无生老母"。这样的神话设计,将无生老母与众多老母、娘娘等神佛系为一身。这是民间信仰"全神"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06,(8):62-62
田薇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文章《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基督教伦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世间生活和人类行为自身,道德的根据在于人的自律而不是神律,不是从神圣命令推出道德,而是从自我命令推出道德,道德是人的自律之域。文章从基督教伦理的上帝信仰、人性论预设、救赎观念、爱的规范、终末盼望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基督教伦理的神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