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小学生289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水平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6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制法与鉴别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6个因素分别是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贮存能力,语感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雷 《心理学报》1990,23(1):43-52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中学初三级280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8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别法与鉴别性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8个因素分别是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贮存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语感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高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中学高三级学生290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10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别法与鉴别性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10个因素分别是组织联贯能力,语言解码能力,语义情境推断能力;模式辨别能力,词义理解能力,筛选贮存能力,概括能力,语感能力,评价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鞠成婷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13,36(2):463-468
空间能力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一直是空间能力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验也多种多样。二维空间能力测验主要包括标准心理旋转测验及其多种变式;三维空间能力测验则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针对动态空间定位与位置学习等空间能力开发出的新型测验。这些测验主要用于探讨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在介绍测验的同时总结了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研究的结果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490名高三学生的18个作文变量的测验资料,运用高阶因素分析法概括出中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结构的三个群因素。第一个是作文能力的因素,它是作文认知活动的各种能力相互作用的一种协调发展程度。第二个是由词汇量、造句等能力组合成的词语能力,它是作文能力结构中的一个活跃因素。第三个是词汇量因素,它独立存在于一阶、二阶因素中,表明它是不同阶段认知活动的一个不可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权  戴凌云 《心理学报》1997,30(1):99-104
该文提出了计量测验效度的一种统一方法。首先,根据测量目标由测验编制者提出一组可能的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模型的集合称作“测量目标结构空间”。然后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对各个假设的拟合模型进行多方面的拟合良好性检验。若其中的某一假设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预测资料,则该模型中的公共因素的方差总贡献与观测变量的总方差的比就可定义为该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以生活满意度量表为例,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在中国文化下网络测验和传统纸笔测验之间的测量不变性。结果显示,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之间存在弱不变性,即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有着相同的测量单位;但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只存在部分的强不变性和部分的严格不变性,测验实施环境对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研究表明,恰当设计的网络测验是可靠的,同时还提示,当一个测验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时,检验测量不变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论能力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指出传统的研究能力结构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因素分析建立在现实活动基础上的“活动—因素分析法”,并从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与结果解释三个环节阐述这个新方法的具体做法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高慧健  辛涛  李峰 《心理科学》2011,34(4):957-964
传统锚题-非等组设计下的测验等值,等值要求的满足具有主观性,并且由于锚题失效或难以获得等因素的影响,则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研究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Q矩阵理论,生成两个Q矩阵相同但无锚题的测验的共同受测者,使用共同组设计,利用同时性估计的方法对测验进行等值,并考虑了作答失误率和测验结构对等值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组设计同时估计方法的等值稳定性取得了优于或等于锚题-非等组同时估计方法;失误率的增大也会导致等值稳定性的下降;并且不同的测验结构也对等值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其中直线型和收敛型结构稳定性较好,发散型和无结构型较差。  相似文献   

10.
本对“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调查上海市两所中学184名被试,结果表明:(1)运用探索性二阶因素分析抽取出三个因素,即习策略,学习氛围和学习意动、情绪三因素。(2)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将本的三因素结构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四因素结构进行了模型拟合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持了三因素的测验维度构成,且维度间均存在相关。本旨在为该测验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测验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志明 《心理科学》2000,23(2):244-245
1 引言一百多年来 ,智力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智力理论。早期的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结构的一种静态描述 ,很少涉及智力活动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深入 ,导致了人们注重智力活动的内部过程 ,尤其是智能活动的高级心理过程。许多当代心理学家认为 ,传统的智力理论过于狭隘 ,使得以传统智力理论为基础的IQ测验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加德纳 (HowardGardner)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多种智力理论 (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对传统…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关于教师个性的某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和苏联心理学界在教师个性一些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特质理论与教师个性特质论学派的许多学者采用MMPI 量表、16PF 量表及艾森克个性调查量表对教师进行测验,试图找出教师在这些测验中所得分数与教学成功的关系,但测验结果相当混乱。例如,16PF 量表中因素H 和F,有些研究证明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对三维心理旋转操作任务特性的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蔡华俭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8,21(2):153-158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对心理旋转的研究主要是以反应时范式为基础。本研究试图突破反应时范式,把心理测量学和实验的方法相结合,以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参数(如项目难度、区分度、猜测参数)为指标,对心理旋转测验中,操作任务的若干特性对测验项目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以Shepard三维旋转材料编制的心理旋转测验、测验材料的复杂程度,标准图形和匹配图形的角度差,以及匹配图形的编排位置等对测验项目的诸特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会昌  张东 《心理学报》1988,21(4):95-103
本文概要介绍了6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苏联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1.自我意识的实质、地位和发展因素;2.自我意识的结构;3.自我意识的发生;4.对西方自我意识研究的态度。作者认为,苏联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传统;苏联对自我意识的研究70年代以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仍有很多问题没解决;苏联心理学者近期十分注意西方学者对自我意识的研究,但在研究的广度、实验技术和已积累的资料等方面,距西方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5.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主成分分析和α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以及原量表WISC-R常模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矩阵进行转轴处理。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比较符合WISC-CR的结构。常识、类同、词汇和理解四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言语理解因子;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和迷津五个分测验主负荷知觉组织因子;而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记忆/不分心因子。WISC-CR与WISC-R各分测验所负荷的各种因子一致性。83-.971,说明WISC-CR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回顾近年来情景判断测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情景判断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增量效度和情景判断测验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情景判断测验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是一种较好的人才选拔工具;情景判断测验是一种测量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指定的结构;情景判断测验对认知能力、人格、工作知识等变量具有增量效度;试题特性、测验开发模式、研究设计、评分方式等会影响情景判断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测验可以实时记录被试探索环境和解决问题时的详细行动痕迹, 并保存为过程数据。首先介绍了过程数据的分析流程, 然后从问题解决测验入手, 分别对过程数据的特征抽取和能力估计建模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未来研究应注意:提高分析结果的可解释性; 特征提取时纳入更多信息; 实现更复杂问题情景下的能力评估; 注重方法的实用性; 以及融合与借鉴不同领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习适应性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结构效度是测验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结构效度分析常采用相关的方法或专家判断的方法进行,但是,由于变量较多,各种相关错综复杂,仅凭经验很难判定,经常会出现错误。而验证性因素分析则提供了一系列检验和判定的指标,使对结构效度的分析不仅可以从单一参数水平上进行,还可以从整体水平上进行,并对潜在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研究方法2.1被试北京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共187人,男103人,女84人。2.2材料《学习适应性测验》。周步成等1991年5月修订。3结果与讨论3.1验证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学生的一般能力因素结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俐洛  韩聪  凌文辁 《心理学报》1998,31(3):306-312
该研究在对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因素能力结构模型,揭示了中国中学生有一般能力包括。数理能力,知觉能力,心理运动能力三个因素,共8种性向。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学海》2008,(2):131-136
昆廷·斯金纳与列奥·施特劳斯代表当今西方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两大派别,因而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两者的基本立场、理论方法和文本解读进行粗浅比较,分析两者研究思路的差异.斯金纳认为思想史是对变化着的问题的变化着的解答,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关注语境,注重分析文本中语言和修辞的运用;施特劳斯则认为思想史是对永恒问题的不断贡献,采用哲学的方法,关注经典文本,主张对文本进行字里行间的细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