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15,(2):44-45
<正>在那次以"我是好牧人"为主题的讲道中,耶稣如此说:"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约10:10-15)在这段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2.
身为牧者,要时常关注群羊的需要,有什么创伤、有什么寻求、有什么软弱、有什么重担,深深地了解他们。主说:“我认识我的羊。”我们是否认识主的羊呢?我们认识群羊,了解群羊,就要用圣经的教导去安慰、缠裹、医治、带领群羊。关键是如何教导?提摩太后书3章15至17节清楚地告诉我们,圣经被赐下是为了我  相似文献   

3.
若10:1-18——耶稣是善牧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的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凡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讲的是什么。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空间     
正我曾经帮朋友代课,带大学舞蹈系先修班的孩子,他们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为要代三个星期的课,我很想认识他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然后准备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他们不是美术系的学生,当然自画像画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们画得好,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在镜子里看看自己。课后,好多学生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6)
<正>拣选十二门徒之后,耶稣差遣他们出去,"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吩咐他们"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参太10∶6-8)。门徒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之后,耶稣开诚布公地向他们道出了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那些困难的方法:"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  相似文献   

6.
胡仲华 《天风》2011,(10):19-19
我认识王飞弟兄,是在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来到教会找我为他祷告,他说他的妻子被他打跑了,而且这是他们结婚两年来第十九次离家出走,我先劝他要自己反省、悔改,然后我们一起作了祷告。数日后,王飞和妻子一同来到我的居所,双双表示以后要好好信主,旧事切莫重提。  相似文献   

7.
B.善牧和贼 羊群是否是跟随牧人,直接涉及到羊群的生命与死亡。所以耶稣更进一步说,“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灭;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10:10)。贼和牧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目的,贼来的目的是为了从羊身上得到利益。为了获得利益,他会不择手段。这也就是耶稣所说的:偷窃,杀害和毁灭。而牧人所关心的是羊群的利益,为了羊群,他能够舍掉自己的性命。为羊群而言,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生命,当然耶稣说这生命是指永生。对于教友而言,我到底是贼或是牧人,则要看我们如何对待教友。在我们山东  相似文献   

8.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进去的,那人便是贼,是强盗。但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领出他们来。当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若十:1—6)  相似文献   

9.
否认我的迹象,而且加以藐视的人,一切天门将不为他们而开放,他们不得入乐园,直到骆驼穿过针眼(十七)。我要这样报酬犯罪的人。他们在火窟里要垫火褥,要盖火被。我要这样报酬不义的人。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我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这等人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我将拔除他们胸中的怨恨,他们将下临诸河,他们将说:“一切赞颂,都归安拉,他引导我们获此善报。假若安拉没有引导我们,我们不致于遵循正  相似文献   

10.
黄友威 《天风》1997,(3):35-35
“你喂养我的羊。”这是约翰福音最后一章记载了主复活后,第三次向门徒显现时托付彼得的一句话。与其说对彼得的嘱咐,还不如说当时在场的门徒以及如今在工场上的工人,都是接受这重托的对象。这里,耶稣用“你爱我吗?”和“你喂养我的羊”两句话反复地问、反复地交代,因此从中不难看出,主把爱他和为他工作联系在一起,是要我们知道主把羊群喂养工作的使命托付给我们,亦作为衡量我们爱他的最高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不深省。  相似文献   

11.
开门吧     
耶稣对门徒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们。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着草场。”(若10:7——9) 在玛窦福音7:7——8节里,耶稣说:“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门,必要给你们开  相似文献   

12.
“你喂养我的羊。”这是约翰福音最后一章记载了主复活后,第三次向门徒显现时托付彼得的一句话。与其说对彼得的嘱咐,还不如说当时在场的门徒以及如今在工场上的工人,都是接受这重托的对象。这里,耶稣用“你爱我吗?”和“你喂养我的羊”两句话反复地问、反复地交代,因此从中不难看出,主把爱他和为他工作联系在一起,是要我们知道主把羊群喂养工作的使命托付给我们,亦作为衡量我们爱他的最高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不深省。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7,(6)
正"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利19:32)近年来,许多教会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养老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成为社会认识教会的一个窗口。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加之部分长者自身或家庭收入水平偏低,他们在养老院的饮食十分简单,营养摄入很难得到保证,这将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让孤独的晚年生活也少了几分滋味。为此,我们将开展"点滴奉献,聚爱夕阳"——教会  相似文献   

14.
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1) 复活的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时,也把牧养群羊的工作托付给以彼得为首的门徒,“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相似文献   

15.
王学富 《天风》2022,(9):52-54
我先引用一段经文:"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5-36) 这段经文,也是我作为教牧辅导者最喜欢的经文.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关怀人、为人医治病苦的耶稣.这些人生活在各城各乡,如同失散的羊.他们有各样的疾苦,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病症.耶稣到他们那里去,通过关怀、医治、讲道等形式,把具体的爱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被陪伴,被疗愈,被尊重;让他们从此有了盼望,有了信心,有了尊严,有了价值感,发现自己不再受困于一个对他们来说太严酷的现实,并且他们的心灵属于一个超越于苦难之上的精神王国.  相似文献   

16.
分享这个题目之先,我们必须认识和接受一个事实,这就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上帝已选定我们的父母——上帝也要藉着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作工。上帝要通过他们的爱心、他们诸事对我们的告诫以及许多他们自身的经历使我们免于诸多不必要的试探。圣经多次教导我们要敬重  相似文献   

17.
黄萤 《天风》2001,(11):36-37
我为什么要原谅?在有人伤害我以后,要反戈一击这是自然的。他们为什么不应该为他们对我所作的伤害付上代价?如果我们不从这种怨恨愤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那么,气恼和苦毒就会作为对那种伤害的一种反应,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者,我们作出另一种决定:我不再恨那个人了。不  相似文献   

18.
张效法 《天风》2011,(2):39-40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  相似文献   

19.
认识某一事物,实际上是指认识一个人所认识的事物。任何一种认识,除了认识客体之外,还有关于这一认识的认识。这种元认识意味着其中有一种对该认识的真实性的认识。这样,任何一种认识,不仅有认识性的要求,而且还有真实性的要求。比如说,“这是一支笔”,必然涉及(a)对一支笔现前存在的认识,而且还涉及(b)对该认识的认识,以及(c)对该认识的真实性认识。换句话说,我的认识(a)“这是一支笔,”必然暗示(b)“我知道我认识‘这是一支笔’”以及(c)“我知道我对‘这是一支笔’的认识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20.
圣经告诉我们天主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所建立的教会:"你是磐石,我要在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会"(玛:16:18节),"你们往普天下去传播我的福音,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付洗,使万民成为我的门徒,教训他们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