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刺绣图案造型直接根源于三方面的形象: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历史形象的臆造、技术的形象造型。这些纹样图案的造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是质朴的,同样遵循着中国艺术最主要的审美原则——"传神",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挖掘对象的"神",充分体现了"写意性"。  相似文献   

2.
刺绣又名“针绣”,古称“黹”、或“针黹”,是在织物上以针线反复穿绕形成纹样的一种装饰工艺。由于刺绣多为妇女所为,故又称之为“女红”。中国刺绣源远流长,是精巧、绚丽的艺术、更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而古代的上流社会包括皇室也一直以用刺绣的方法在衣服上绣上图案的服装为上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服装的印染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服装上刺绣图案陧慢的就被印染的图案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湘西苗族的服饰图案不仅已经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起来。在详细苗族服饰设计中,其刺绣图案是最著名的,其不仅承载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还融合了苗族所特有的艺术,在服装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贵州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色彩、造型以及创作理念给当下室内设计人员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当然,当下将苗族服饰图案应用于室内空间并不只是简单借用,而是要对其构成元素进行归纳与概括,将贵州苗族服饰图案元素单独抽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纹样应用到室内环境中。显然,中国室内陈设艺术要想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风格,必须将本土文化纳入到现代大众的视觉审美中。  相似文献   

5.
湖南湘西苗族刺绣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代表了苗族女性文化的精髓。苗绣作为苗族人民演绎天地万物、记录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其创作题材、造型要素及色彩搭配则主要依附于本民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民俗活动。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初春时节,花香阵阵,绿意盎然。走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苗龙村的亘蓝母图布艺蜡染有限公司的坊区,几十位水族、苗族的绣娘、画娘们正用手中的针尖、蜡刀在绣片上勾画美丽的图案,完成着一幅幅水族马尾绣、苗族蜡染作品,描绘着彩色的未来。水族马尾绣、苗族蜡染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独特之处,是以丝线包裹马尾,继而  相似文献   

7.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之一。苗绣作为我国古老的绣法,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苗族民族服饰的发展,苗族刺绣也逐渐形成了装饰艺术。以前多用于服饰的延伸,如背扇、挂包等,如今苗族刺绣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亦有广泛应用,如壁挂、床上用品、桌旗、盘垫、坐垫、地毯等。  相似文献   

8.
枕顶绣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它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刺绣的工艺水平。同时,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设计表现出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完美地承载着人们祈福求祥的信息,构成了枕顶绣造型艺术的象征符号系统。"枕"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卧室寝具,这个不起眼的物品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伴随枕头度过的。枕的类型有很多,我国传统使用的"枕"是一种以纺织品缝制成长柱形,两端多呈正方形,上面刺绣  相似文献   

9.
三都水族服饰视觉符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主要聚居地。水族服饰,尤其是女性盛装最具民族特色。调查发现,水族服饰中的艺术、审美因子发生于服饰的功能需要和结构,刺绣(绣片)、绲边、纹样既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属性,又是文化的视觉表现。而马尾绣这一特殊工艺,只流行于部分地区。任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传承与发展都是系统的,也是工程性的。以艺术代替文化或以审美统摄艺术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服饰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其服饰纹样构成形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通过实地考察湘西苗族服饰,旨在分析湘西苗族服饰纹样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寄予的精神向往。剖析其文化内涵,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再创新设计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苗族服饰上的纹样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使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树木花草皆可成为崇拜的神灵对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苗族服饰纹样构成的来源。大自然的花草鸟兽及日月星辰,无不在苗族银饰上展现出来。纹样体现出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形式美,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致。  相似文献   

12.
贵州苗族服饰艺术以其绵延不断的艺术魅力、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蕴涵大量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信息。其服饰艺术中的刺绣图形、服饰形制、色彩搭配等视觉符号,折射出千百年来苗族族群的生存方式、风俗人情、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其文化变迁的历史,体现出贵州苗族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了贵州苗  相似文献   

13.
东台发绣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反映了东台地区的宗教信仰与风俗民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及实地调研,能够从题材选择、构图形式与色彩搭配三个方面阐明东台发绣图案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潜藏着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所谓苗族歌棒,就是指苗族人民在一根小木棒上刻上苗族自己的象形字符号,而且以这些字符号来表达和记录诗歌内容,这种刻录记载有诗歌内容的刻字木棒就叫做歌棒。苗族歌棒所刻的内容,主要是叙述舅爷把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刻在枫木棒上,刻好后,  相似文献   

15.
张鹍 《美与时代》2013,(8):33-35
刺绣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瑰宝。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被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得到了创新,上世纪20年代末发源于常州的"乱针绣"工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将西洋绘画和中国刺绣融为一体,打破常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平面绣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名为"乱",实则乱而不杂,密而不堆,将画理和绣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针法活泼、线条  相似文献   

16.
羌绣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产生的民族民间工艺,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都是其文化特征的符号表达。羌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十分丰富的图形体系。这些羌绣图案具有清秀雅致、刚健淳朴、绚烂多彩的美学特征。羌绣图形蕴含着羌族人民赞美生活、追求幸福的情感,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可以为现代设计视觉语言尤其是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丝绸大国,是桑蚕丝帛的发源地。中国的桑蚕丝织及其手工织造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历史悠久的南京云锦在现代的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却少之又少。传承与创新本是一脉相承、互为基础、相互转化的。围绕南京云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以及图案的内涵,提取分析南京云锦的现代定位与发展,将云锦的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设计相结合,运用新的传承载体和创新的绣法纹样,可以赋予南京云锦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形成了以苏、粤、湘、蜀、汴五大名绣为代表的刺绣工艺。汴绣作为五大名绣的新进成员,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风貌独树一帜。本文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汴绣与四大名绣的对比分析,更加清晰地认识汴绣乃至中国刺绣的风格面貌,力求为汴绣的发展破冰开道,并最终推动中国刺绣工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设计理念角度分析云南苗族传统图案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动物图案、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三个大类,其形成及演化影响因素既包括民族文化传承,也包括对自然、图腾、祖先的崇拜,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相对丰富、复杂的图案设计思维。互联网时代赋予了民族性传统图案设计更广阔的解读空间,作为一种信息量丰富且艺术性浓郁的"图形纹样",云南苗族传统图案设计存在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基于服饰载体展开研究,能为这种传统元素实现更好的采集、识别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计美学是一门集合了设计学、美学、哲学等多门类交叉学科,体现了设计品蕴含的文化思想和生活理念,传达出每个时代的个性和共性。乌当苗族背扇挑花具有极大的装饰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分析乌当苗族背扇挑花构图的变化性和统一性两大特点,可以从挑花图案的对称美、重复美、对比美等几方面对图案的设计美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