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科手术的进步离不开麻醉的配合,麻醉方式的抉择非常重要.如果麻醉达不到预期效果,不仅可以导致手术失败、也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伤害、甚至会由此引起医疗纠纷.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应运而生微创医学、医学人文学,这是社会的进步和必然趋势,也是麻醉方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医疗方式是生存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生存中的医学是自然医学,技术生存中的医学是技术医学.相对于自然医学,技术医学在手段上进步了,却离人性更远了.医学将向人文医学发展,力图实现自然、技术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麻醉是临床医学中最具风险的学科,围麻醉期众多因素牵系着患者的安全,即使在符合麻醉规范操作的麻醉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难以预料的临床危象。麻醉意外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具备对动态变化环境的觉醒能力,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健全积极防范意外的意识,了解麻醉意外的特点,掌握意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我们相信在探索未知的医学发展中,随着技术不断提高,"意外"必将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麻醉学科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救治、疼痛诊疗等多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临床医学中覆盖广泛、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医学学科。麻醉医师不仅是麻醉技术的实施者,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围术期患者的医疗决策中,为保障围术期安全、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预后做出重要贡献。围术期医疗管理新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麻醉医师为主导,多学科合作优化诊疗方案,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临床诊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支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以专科划分为主的医疗发展方式确实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然而,人是一个整体不应该被割裂对待。所以,这种医学发展趋势应该加以控制,否则必然会阻碍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如果只关注局部治疗想要取得突破已经越来越难。因此,整合临床医学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临床表现(包括合并症)及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阐述了只有全面进行医学整合才能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整体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以专科划分为主的医疗发展方式确实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然而,人是一个整体不应该被割裂对待.所以,这种医学发展趋势应该加以控制,否则必然会阻碍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如果只关注局部治疗想要取得突破已经越来越难.因此,整合临床医学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临床表现(包括合并症)及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阐述了只有全面进行医学整合才能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整体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理念注入,这些新理念不仅是推动医学进步的主要力量,也是医学理性认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这些医学理念的思想渊源、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科学意义,才能阐明医学基本理念建立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又会促进新的理论突破。回顾胆道外科发展历史,可分成早期开腹治疗、腹腔镜治疗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三个发展时期,这恰是对微创理念理性认识活动的一个典型范式,通过系统梳理这一范式,分析微创理念建立对医学带来的影响与启示,为其他新医学理念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与现代化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当今医学现代化问题主要是现代性问题,没有现代性就不会有真正的现代化。现代化追求的是技术和物质的发展,现代性显示的是社会文明和精神文化价值的进步。现代化是现代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性才是其根本内涵。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认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才能真正明确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现代化道路;随着医学现代性文明的发展,医学也将会迎来更加充实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随着ERAS概念的提出和临床实践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外科亚专科接受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因此受益。麻醉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外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持和保障,但国内随着重症医学和疼痛学分别从麻醉学中独立出来,麻醉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2016年新一届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提出了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热议,因此,需要麻醉在ERAS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时手术取出异物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而麻醉方式及其深浅程度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加深,手术的麻醉方式也经历了无麻醉、基础麻醉以及全麻,不同的麻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正确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则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基础,并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手术的并发症,预防疾病所致的潜在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1.
麻醉告知和手术告知是两项独立的医疗活动,术后不良后果既可由手术引起,亦可由麻醉引起。术后不良后果发生原因的确定应作为医疗纠纷中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案例表明,麻醉告知和手术告知在法律上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依法完善手术风险的告知义务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约有1%~2%的孕妇在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麻醉;因孕期生理改变和手术麻醉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加之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特殊病例以及现代腔镜手术、无痛人流特殊技术等复杂因素,为确保孕妇与胎儿安全,术前充分的评估、恰当的麻醉方法、药物选择与术中调控是我们必须重视与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门诊手术没有麻醉师的介入,容易存在局部麻醉不彻底的情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门诊手术中必须保证局部麻醉的彻底性。外科医师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结合好几个具体环节,做到彻底的局部麻醉,才能赢得病人的终生信任。  相似文献   

14.
探讨鼻内镜手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的影响。选择100例行鼻内镜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拔管结束;对照组(C组),持续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诱导药物均为依托咪酯0.3mg/kg,舒芬太尼0.4μg/kg,罗库溴铵0.6mg/kg,术中以丙泊酚6mg·kg-1·h-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观察并记录诱导前5min,手术开始后10min及30min,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的MAP及HR;记录术野质量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呛咳评分、拔管后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D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血压和心率与C组相比降低(P〈0.05);D组的术野质量优于C组(P〈0.05),术中出血量D组少于C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呛咳评分D组低于C组(P〈0.05);D组拔管后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5)。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使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期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5.
麻醉医生与围手术期患者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手术期患者紧张、忧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对于麻醉和手术极为不利。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必须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麻醉医生可以在三个阶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阿霉素(adriamycin,ADM)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ADM可致严重的心肌毒性。目前许多肿瘤疾病采取先化疗后麻醉、手术治疗方案,化疗药对心肌的损伤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尤其是麻醉科医生,我们应慎重考虑阿霉素等化疗药对心肌的影响,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详细的阐述了妊娠期间妇女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对麻醉的不良影响,指出了剖宫产手术时麻醉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分析了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时所具有的优缺点,最后作者对剖宫产手术时如何合理科学的选择麻醉方法进行了必要的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与干预组(B)。A组常规术前准备,B组增加心理干预,结果A组较B组麻醉前心率快、血压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拔管时间长,儿茶酚胺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可见心理干预能减少应激反应,利于麻醉手术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从手术签字审视医疗活动中道德与法律之冲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术签字不应成为实施手术的必要条件,手术治疗及其他医疗活动中道德与法律之冲突有其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根源,其实质是利益冲突。合情不合法与合法不合情是道德与法律冲突的两种具体情形。单纯的道德谴责或责任追究无助于,中突的解决,完善法律、提升道德、调适利益是避免及减少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An EEG 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during anaesthe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vious studies of awareness during anaesthesia have used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In an attempt to overcome the complications of anxiety and specific stimuli of surgery, this study used healthy volunteers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No evidence of recall of events taking place during light anaesthesia was f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