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更好地弘扬道教文化,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道教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举行期间,在论坛主会场华侨宾馆大堂进行了道教出版物展示。《中华道藏》《老子集成》《道教文化之旅丛书》《中国道教邮册》《中国道教风貌》《道藏养生》《中国道教神仙造像大系》《道教文化丛书艺术精华系列》《道教养生方法精粹》《水陆神全》《神仙传记》《唐山玉清观道学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卿希泰先生主编、詹石窗先生执行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以下简称《新典》)一书。该著作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她的各个篇章就像一扇通往道教文化“妙”处的门,必将推动国内道教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道教文化,广义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狭义上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详见《新典》第5页)《新典》所谓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新典》内容宏富,全书共十二编,每编三章。具体章目如…  相似文献   

3.
卿希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研究学者、道教史及地方道教研究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不但重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发展,而且还更为关注地方道教及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对中国道教和地方道教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思想史》《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著作,不但促进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于地方道教的研究和地方道教文化挖掘、开发、应用及其经济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求卿先生在中国道教史的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和践行指导,对于引领地方道教文化及其地方道教史研究,践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史论结合的文风文采,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道教文化之旅》大型系列丛书以100所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为对象,每册介绍一个宫观。向社会人群提供优秀的道教文化"产品",有利于提升道教形象、扩大道教影响。为打造道教文化精品,满足信教群众及道教文化爱好者需求,中国道协研究室以道教宫观为研究对象,推出《中国道教文化发现之旅》大型系列丛书,并在近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5.
斑驳五彩的《道藏》《道藏》是道教经典、论述、符箓、科仪、法术和文献(包括山志、纪传、图谱等)的总汇。道教是宗教的一种,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大宗教中,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所以它和祖国的传统文化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就整体而言,《道藏》所包蕴与代表的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第一义。由于道教的根源及其产生有复杂的因素和成份,再由于《道藏》收录的范围基于道教的特殊性质而扩大了领域,因此《道藏》群籍中呈现了斑驳五彩的景观,许许多多学科的古典文献竟然只是在《道藏》中才有所保存。所以《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地位,就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要全面了解中国文化,道教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要了解道教文化,离不开对道教经典的研读。道藏就是道教典籍的总集。道教大约形成于东汉中期,早期经典主要有《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等。据文献记载,《太平经》原有170卷,但流传至今的《太平经》仅残存57卷,其余部分亡佚。《太平经》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由道教早期秘密流传的经典逐渐汇集增广而成。《老子想尔注》2卷,学者多以为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所撰。此书久已失…  相似文献   

7.
前 言 1987年11月10——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收到全国各地研究道教学者、专家的许多论文。当时几家杂志社商定:分别选登。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陈兵《道教之“道”》、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已刊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孟乃昌《说中国炼丹术内外丹之联系》、丁贻庄  相似文献   

8.
逸山 《中国道教》1990,(1):14-15
1989年9月6日至8日,中国道教协会召开了“道教文化研讨会”。与会成员以各地道教界学者为主,也邀请了一些教外研究道教文化的学者,共三十五人。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主任李养正在会上介绍了中国道协开展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中国道协的研究工作是从1961年开始的,“文革”期间中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新落实,1979年中国道协恢复工作以来,研究室先后撰写、编辑、整理、出版了《中国道教史提纲》、《道教史资料汇编》、《道教知识手册》、《道教概说》、《道教仙话》、《道教养生法》、《洞天胜境》等二、三十种书籍。  相似文献   

9.
去年十月,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杂志社和台湾《道教文化》杂志社首次在香港进行道教学术文化、经典资料的交换。这是在抱有促进祖国统一,共同振兴道教热切愿望的同道们的努力下,进行这次交流的。使我们阔别了近四十年之久的两岸道教界又聚会一堂,为今后海峡两岸道教界开展更广泛地交流和接触作了良好开端。在去年二月间,美籍华人、美国加洲三藩市道教紫根阁阁长谢满根先生前来北京白云观参访时,向中国道教协会转告了台北《道教文化》杂志社副社长兼总经理龚群先生对道教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文化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道教研究出现了一种向其"本土"特色回归的区域史研究方向,一批以城市、省区为中心的道教史论著相继面世。国内如李远国的《四川道教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郭武的《道教与云南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宗奇的《宁夏道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樊光春的《西北道教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国外则有苏珊·纳奎因的《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1400—1900)》(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以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及驻会领导班子善尽职守、用心尽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开展玄门讲经活动,营造崇尚经典、学习经典、宣讲经典的良好氛围。倡导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宫观,不断丰富和谐宫观创建活动。重视道教文化建设,出版《中华道藏》线装本,参与编撰《老子集成》,出版《道教文化之旅》丛书,举办各类道教文化活动,推广道教音乐、道教医术、道教武术,大力弘扬中华优  相似文献   

12.
谢清果在2008年第1期《宗教学研究》上发表文章《试论文化道教》。文章指出,"文化道教"是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话交融的思想背景下,酝酿产生的一种文化理念。它  相似文献   

13.
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套以尊重道 教固有的经教体系为原则,充分采纳当代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促进道教文化的研究和阐扬为目的的大型道教文化经书宝典丛书——《中华道藏》即将面世。该丛书是由中国道教协会组织教界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学者,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在保持原《道藏》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归类综合的道教大型典籍。《道藏》是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者,该书所收道教典籍十分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历代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  相似文献   

14.
邢飞 《中国宗教》2020,(4):56-57
"灯"是道教的重要法器。伴随道教及道教仪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关于道教灯及灯仪的研究有李远国先生的《论道教灯仪的形成与文化功用》,詹石窗先生的《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以及一些研究道教科仪的专论都有精彩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葛洪与中国道教目录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道教目录学是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对葛洪的道教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葛洪是中国道教目录学的创始者 ,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中的《遐览》篇则是中国道教目录学史上的第一部道教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17.
<正>《道教在日本》作者:孙亦平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孙亦平教授作为东亚道教文化研究的拓荒者,用六年的时间著述了近百万字的《东亚道教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道教在东亚的发展与影响。现在,孙亦平教授的《道教在日本》又将我们的视线带入日本,去追寻中国道教在日本的发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卿希泰先生晚年十分重视道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力主从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新视角来研究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先生生前编辑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内容宏富,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道教研究理路,启迪后学,是我们研究先生晚年道教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刘红 《中国道教》2006,(6):9-14
前言从道祖老子《道德经》以及汉代道教经典《太平经》开始,关于音乐的论述在道教经典中屡见不鲜。可以说,道家、道教及文人学者研究道教音乐由来已久,纵横深广。然,将道教音乐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学术专题进行研究,把道教音乐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推广,却是近  相似文献   

20.
正道教的经典总集名为《道藏》。现存《道藏》是明代纂修的。中国道教协会从1997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历时8年,对明《道藏》进行整理、点校和少量的增补,于2004年出版了《中华道藏》。这是当代道教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由于《中华道藏》主要是对明代《道藏》进行整理,大量明代以后的道教典籍未予收录,大量流传于民间的道教经书和科仪文献亟待抢救、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