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题发挥,一般是指借某事物为题发表自己对另外问题的真正意见。“借题发挥”作为一种论辩的技法有它特定的作用:即在自己的观点受到攻击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不直接从正面答辩,而是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进行还击,促使论辩局势的扭转,实现自己的辩论意图。这种技法不仅简洁有力,而且生动活泼,如果运用得当,常常能产生“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古今中外不乏“借题发挥”成功之例。如何运用“借题发挥”,达到目的呢?本文试作几点分析。一、借对方话题战胜对手当对方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难以驳倒的事实,而且既无法反驳,又不能逃避时,可借…  相似文献   

2.
我看辩论     
有人问:“天下第一伯”是什么?答:天不怕,他不怕,就伯当众讲话。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曾说过;“世间最好的和最坏的就是舌头。可谓“成也舌头,欧也舌头”。古人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语可以误国”之说;古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曾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也曾说:“一枝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现在又有人说:“舌头;黄金,电脑”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舌头独冠“三大武器”之首,足见口才艺术至高无尚的地位。辩论的目的是彰扬其理,否定谬误。从某种角度上说:辩论…  相似文献   

3.
因明(hatuvidy口)是发源于印度的论辩逻辑。它当然也可以用来“自悟”,此时立论者所形成的推论纯粹是一种内心的思维活动,因此称作为自比量(svarthanmdna);然而因明主要的功能在于“悟他”,即是在论辩中进行论证和反破,这种旨在悟他的比量,称作为他比量(pardrthanuman二)。因明作为主要作用于论辩的逻辑对语用问题甚为关注,因此它对论辩的语用规则有具体的阐说,还建构了一个语言交际的四元语用模型,并揭发了一系列语用谬误。一、论辩的语用规则论辩的语用规则主要表现在简别(mdtrat画)上,简为分别、选择之意,别即差别,…  相似文献   

4.
佛学中国化之一果——禅,乃肇始于菩提达摩东来首倡“借教悟宗”,复经二、三、四、五祖,及至六祖惠能,方臻于完成。其“独来独往”之行风、“直下承担”之习法,幸得百丈(怀海)马祖(道一)等倡扬,进而导致其后禅之“五家七宗”的兴盛。因此,如果说,正是六祖惠能将天上佛教拉到现实人间,从而开创“五家七宗”繁荣新局面的话,那么,此“通天达地”之梯(当为桥),则非马祖禅莫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禅宗。  相似文献   

5.
清朝时,中国几乎凡有城、有镇的地方,都有一位城隍老爷。城隍之多以“十万八千”来形容,恐怕也不算夸张。这些城隍是地方神,他们在世时都有名有姓,他们一般都是与该城(或镇)关系密切的古人。“百姓祭拜他们,无非是祈求这些城隍能“安邦护国、除凶剪恶、涝时放晴、旱时降雨、管领一方亡灵”。兹列部分地方城隍在世时名姓于下:苏州——春申君黄歇(战国);绍兴——庞玉(唐);上海——秦裕伯(元末明初);浙江义乌——显佑(元末明初);杭州——周新(明);松江——李待问(明);浙江遂昌——史可法(明);北京——杨椒山(明…  相似文献   

6.
《荣辱篇第四》:故君子者,信矣,…··提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杨惊注:“隐,谓人不能隐蔽。”博山《苟子评注》:“隐,忧也。”按:“穷则不隐,通则大明”,即“穷则名不隐,通则名大明”,“则”后的主语“名”,蒙下“名弥白”而省。《儒效》篇(本文几只举篇名的,均属《苟子》本书):“(大儒)穷则独立贵名”,《君道》篇:“故君子之于礼也,敬而安之,…··提故穷则必有名”,与本篇“穷则(名)不隐”意同。杨注“隐,谓人不能隐蔽”,所释欠明,傅山说:“隐,化也”,则误甚。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  相似文献   

7.
对于佛教“涅槃”说,其内部的各个派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涅槃”说。其中,尤以大乘中观学派的“涅槃”说而独树一帜。中观学派以“缘起性空”为出发点,提出了以“实相为涅槃”的“涅槃”说。其于强调(涅槃的)“实际”同“世间际”的毫无差别、二者均为“性空”(无自性)且不可执著的同时,亦将涅槃之理想境界的追求立足于对世间事物之实相及其空性的把握和体悟上。而于“空”的理解则离不开“二谛”之“观”。因此,若从世间际到实际是为通向“涅槃”之必由之路的话,那么,“二谛”之“观”则可谓是该“必由之路”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名学说中的意义理论周云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中国古代逻辑曾被称作“名学”、“辩学”或“名辩学”等。其实,所谓的“名学”也只限于指中国古代的正名之学或名实之学(正名学),“辩学”才主要是指推理论证之学(论辩学),合正名学和论辩学而称“名辩学”,包含并代表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全部理论和学说。正名学乃是整个名辩学的基础。无可否认,当代语言哲学及其意义理论是20世纪初才开始提出和创立的,因此无论在西方的古代还是在中国的古代,都还不可能有专门的语言哲学,更不可能有专门的意义理论或语义理论,自然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何益鑫 《孔子研究》2023,(2):109-117+159
《大学》首句乃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它以《周书》等所见的周文理想政治之传统为依据,提炼出儒学最高的实践理想。就其古义而言,“明明德”是在政治领域中显明其光明之德,亦即行明德之政。明德之政,除了恤民怀柔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选贤任能。行明德之政,即亲民、安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亲民”与“明明德”是一体之两面。其最终所达到的道德政治的理想境界,如文王后期之所至,即“止于至善”。《大学》首句是以平天下为视域,故其本义乃就最高处说。但在后续的论述中,则又可以作泛化的理解,普通人在各个层面都可以有相应的实践。后儒以“明明德”为修己,以“亲(或新)民”为治人,以立“三纲领”的结构,不是《大学》古义。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2013,(1):124-125
佛弟子有四众之分。出家男女二众,即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二众,即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佛弟子又有四众、五众之分。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五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学戒女)、沙弥、沙弥尼。七种佛教徒的通称叫七众。即出家五众加上在家二众。对学识修为较高的僧尼称谓:(1)法师: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佛法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法师,意思是讲说经法的师傅;(2)经师:指精通佛教经藏的僧人,也指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3)论师:指精通论藏或诠释佛教经义的僧人;(4)律师:指善于背诵、讲解律藏的僧人;(5)三藏法师:指精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中国古达把从事译经的高僧称为“译经三藏”,例如唐玄奘被誉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6)大师:佛教称释迦牟尼为大师。后唐代朝廷封通晓佛教教义的僧人为大师,如慧照法师。后来对前朝名僧也往往赐谥号“大师”,如东晋慧远,被追赐为辨觉大师;(7)尊宿:“尊”为德高,“宿”为年长。对年长德高僧人尊称为尊宿;(8)上人:尊称持戒严格,精于义法的僧人;(9)讲下:对知名法师的尊称;(10)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  相似文献   

11.
景以恩 《管子学刊》2008,(4):100-104
大辛庄早商文化由于其与岳石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共生.可初步确认其为先商族发源地的文化。古书记有简狄生活于不周之山与幽都,不周山即华山,幽都即大辛庄遗址·简狄即生商始祖契于凤凰台(商丘)。后来,契东迁于今寿光市以南之呙宋台,是为古书记载的困(因、殷),民国。呙宋台即商丘。因此,大辛庄与呙宋台是“商”与“殷”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第一期《佛教文化》第2页有“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一句,我认为此处“给使”应为“结使”。“结使”(佛教术语)即烦恼之异名。系缚心身,结成若果,故云结;随逐众生又驱使众生,放云使。《净心城观发真钞》上本日:“犹如乳母常随小儿,能系缚生死、故名为结。常随生死,故名为使。即九结十使。”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即:一爱、二意、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促是也。“十使”又名“十大惑”,也叫“十根本烦恼”。即贪、瞑、痴、馒、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成禁取见五利使。结使不是…  相似文献   

13.
辩论与言说很早就受到我国思想家的重视和研究。《论语·先进》载,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把“言语”列为培养教育和考察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并使之与“德行”、“政事”、“文学”并重。因此,不仅儒家创始者孔子“善为说辞”,且弟子中亦多有宰找、子贡等擅长言谈辩说之能者。(参见《孟子·公孙丑上》)墨子更进了一步,他直接了当地把“谈辩”做为墨家在天下实现“义”事的首项要务。“治徒娱、县子顾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管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  相似文献   

14.
1993年8月,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狮城舌战”。8月25日晚,英国剑桥大学队(正方)和中国复旦大学队(反方),围绕《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个辩题,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正方所持的立场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所持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正方先后给“温饱”、“道德”等下过一些定义:“温饱”是指“相对温饱”(意为不饥不寒就是温饱,不具备温饱条件,就意味着有冻饿之累);而道德是“大家都能实践的规范”,那只有圣人英雄才能做到的行为,不是道德…  相似文献   

15.
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神性相,为三法之始。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以迷明故,起无明;若解无明,即是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悉有恶业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一明·智旭《阅藏知津》截取世俗观念的每一个闪念,其中都具备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人、天、呵修罗、畜生、恶鬼、地狱)十种性相(即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方面),这是三种认识途径或认识角度的起点。如果有无明烦恼性相,那就是智慧观照性相。产生无…  相似文献   

16.
彭彦华 《周易研究》2023,(4):96-110
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的思想分歧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由于对“理”的理解不同,朱陆在“为学之方”上存在分歧——朱“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谈“穷理”(“道问学”),陆说“明心”(“尊德性”);在为学目的上也有分歧——朱以穷理修身为读书之目的,陆把读书为学归结到实理实事上。二是由于对“气”的理解不同,朱陆在为学宗旨以及修养方法上存在分歧:陆讲“尽我之心”“易简工夫”,朱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居敬”。三是朱陆对“心”的理解不同,朱熹有“道心”(义理之心)、“人心”(物欲之心)之分,象山认为“本心”既是道心也是人心,二者合一。四是朱陆关于本体的争论,即世界的本原是无极还是太极、阴阳是形器还是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牟先生半世纪来所铸造的学术新词,择要地加以述解,以证见牟先生对哲学慧命的疏通与开发。一、中国文化表现“综和的尽理”与“综和的尽气”之精神,西方文化表现“分解的尽理”之精神。而科学民主属于“分解的尽理”(中国文化必须补足之)。二、“理性的运用表现”是生活、是智慧、也是德性。“理性的架构表现”则可成就科学民主(中国必须学习之)。三、中国传统政治“有治道而无政道”:对治权之运用有轨道、有制度。但对政权之移转则欠缺客观之轨道与制度(故须学习且建立民主政治的体制)。四、“良知自我坎陷”一语,乃面对科学知识问题而提出。目的在讲文化,而不是在讲理学。五、理学分系,取决于各家所讲之“性理”有全义与偏义之别。全义之性理“即存有即活动”,偏义之性理“只存有而不活动”。六、正宗儒家走“逆觉体证”之路,属纵贯系统、自律道德。荀子、小程子、朱子走“认知摄取”之路,属横摄系统、他律道德。七、“心”可以开“二门”(两层存有论),一为“真如门”(本体界),一为“生灭门”(现象界)。中国哲学优于前者,西方哲学优于后者。今后当互融互摄,相资相益,以求中西会通。  相似文献   

18.
“比德阿”一词系阿拉伯语  的音译。字面意为“没有先例的创新。”该词属于中性词,即“创造”,正如《古兰经》云:“他是天地的创造者”(2:117),又云:“你说:‘我不是破天荒的天使。’”(46:9)。伊斯兰教法中将“比德阿”定力“无明确证据的异端创新或标新立异”。就术语而言,该词一般指“一反伊斯兰教义、仪礼、制度、传统习尚而另图新意的言行、主张”。 “比德阿”的具体含义及界定往往因教派、学派的不同而不同,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教派视为合乎教义、教法的某种言行、主张,而另一派…  相似文献   

19.
自牧(四)     
汪维藩 《天风》2008,(20):28-29
《启示录》称圣灵为“七灵”,不是说圣灵有七位,乃是说圣灵的作为有七个方面,有如七盏火灯,点燃在宝座之前(启4:5)。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提及耶和华的灵住在基督身上时,也是使他具有七个方面的“灵”,这就是“敬虔的灵(和合译本缺),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相似文献   

20.
尊师、重道与兴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哲人对此卓有洞见,值得我们加以借鉴。一、尊师即重道。《礼记·学记》载:“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郑玄注曰:“尊师,重道焉”(《礼记正义》),认为尊师的实质是重道,此论得之。首先,尊师就是尊师所具之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黄宗羲《续师说》)师与非师之别就在于有道无道之分,师与道是合一的。师的价值就在于有道,也是其受尊重的根本原因。无道之人即使有“师”之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