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机遇与风险探析黄文虎今年,是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不进则退;改革又是一场攻坚战,难度大,有风险。顺利推进各项改革,一要防止和克眼犹豫彷徨,坐失良机;一要防止和克服急躁冒进,草...  相似文献   

2.
佛教是东北亚的黄金纽带,加强东北亚佛教旅游协作,对于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佛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使大乘佛教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全球宗教旅游需求旺盛、东北亚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佛教旅游资源丰富,使这种协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可在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协作。  相似文献   

3.
社区卫生服务——体现效率与公正特征的改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公正与效率的原则,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公正有效地突破了固有的卫生体制;公正有效地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公正有效地推进了医学模式的转移;公正有效地抓住了纠风的症结;公正有效地解决了医疗费居高不下的顽症。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起着独一无二的、关键性的作用。国有企业集中了大量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而且影响到整个经济体制。比如说,经济组织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问题;社会所有制问题;对于所有类型企业的平等对待问题;政府机构的作用问题;以及与国际经济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经济前景的好坏取决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各种文字的大量文献,我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无法接近这样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通过阅读《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的一些中国学者的出色的文章,通过与中国学者的谈…  相似文献   

5.
钟开斌 《学海》2023,(3):24-32
职能是机构设置和机构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推动发展和维护安全是国家治理的两大职能,也是推进机构改革需要统筹考虑的两大因素;科学处理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构成推进机构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构建一个“对象-过程-主体”的风险防控分析框架,强调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瞄准以新兴重大风险为重点的全局性风险,坚持以风险监管为重点的全周期管理,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重点的全领域联动。运用该分析框架对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进行的这次机构改革,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改革的重点目标是防控科技、金融、数据、政治、社会等重点领域的重大新兴风险,重要任务是加强综合风险监管以解决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等问题,根本保证是以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来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相统一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等系列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重视,然而其某些结论带有根本性的缺陷。本文通过新教改革与中国佛教改革多方面详细的比较,指出了其局限所在,提出了一些对中国的现代化富有启发的论点;证明了在相近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相通之处远超过相异之处,因而完全能通过对话与交流,肩并肩的推进入类文明。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已成为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对于不同的学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研究领域(即不同的学科)如何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有哪些不同评价的标准,笔者试图以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探究为例谈谈个人的实践认识,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0-13
课改,教育战线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它是黑夜里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老师们向教育的制高点前行;它是征途中一个闪光的路标,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光。新课改十余年来,在质疑、对抗、迷茫、理解、追随的“反复”之中,身处改革之中的教育人士,有过破茧成蝶的阵痛,也有柳暗花明的收获。而近年来,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观点、路径、方向已经逐渐明晰,甚至可以说,我们己渐渐步入“后课改”时代。“后课改”时代,如何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课改成果?如何以课改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育向纵深发展?这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洪流闸门的打开,人们走出封闭环境,面对着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科技浪潮汹涌澎湃,多色调的社会生活,多样性的思想观念,……这一切使人们倍感惊异。尤其是直面中、外发展的巨大反差,人们认识到:自己已经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摆脱落后就必须奋起直追。由此,与“世界接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话语。在人们的意识中,“接轨”代表着开放、改革、进步、思想解放等无穷意蕴;而对于接轨的真实涵义以及其实现的方法论要求,则在对接轨的情绪化追求中被遮蔽、淹没了。所谓“接轨”,即指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应…  相似文献   

11.
推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区域推进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本期我们一起关注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教研发展,对区域教育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薛汉伟孙代尧苏联在解体前后实行的是激进改革。解体前,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打烂了政府这个改革的操纵杆,造成了政治动荡,导致改革的失败;解体后,激进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大规模的私有化,又使得政府两手空空,失去了培育市场、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领导的改革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成效有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仍然存在着共同点,一些改革实践过程的差异点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总结历史经验,了解两者继承、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我国社会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中医学扮演着多重“角色”。一方面,中医学以其实效、便捷、经济在医疗实践领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医理论高度的封闭性和自洽性,使得它难以在原有的模式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努力发掘和继承中医理论及诊治体系中的精华,同时又要大胆革新,积极推进中医的现代化。此外,由于中医学对于整体的把握及其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注意,加上两千多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它还可为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11-111
古人说的好:“改革是痛苦的,但改革能让国家日益强盛;改革是悲伤的,但改革能让适者生存。”教育教学工作有其特殊性,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有其时代性,上至几千年的私塾教育,到近代的班级授课制,教育的形式在不断的改革和推进。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时代在变、文本在变、对象在变,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改变,改革就势在必行。但对于改革,如果把握不当,不但不能在改革中重生,反而会在改革中灭亡。  相似文献   

16.
蒋敏娟 《学海》2023,(3):33-41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家数据局的成立为政府数据治理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这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望解决目前数据治理中广泛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打破数据壁垒,加快推动数据要素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在当前机构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政府数据治理,关键在于重塑数据治理的逻辑理路,以共享开放为原则实现理念变革、以整体性推动数据治理的组织变革、以统一化推进数据治理的标准变革、以智能化推进数据治理的技术变革,构建基于治理主体、治理流程、治理层次、治理机制的数据治理的行动框架,以数据治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民间锣鼓,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打击乐组合,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风格与特点各异。地处鲁中的淄博锣鼓便是其中保存完好、颇具特色的一组清锣鼓。该锣鼓丰富多彩、鼓谱众多;乐器齐全、组合各异;乐谱连缀、各有特色;演奏形式、灵活多变;音乐特征、与众不同。但目前仍需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和完善行政许可制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一部<行政许可法>,需要推进综合改革与系统的制度设计:改革行政体制、健全市场机制、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反垄断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本科院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大力扩招,导致了近年来普通职业教育大专院校招生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有一定动手能力,普遍没有学习兴趣。致使在上课时学生出现走神、打瞌睡、交头接耳、玩手机等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有两点影响比较大:第一,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差,不能主动学习;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或内容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职业院校,也引起了教师们对高效课堂的关注。这里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职业院校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事审判模式的八大弊端——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必要性的理性思考李立权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司法制度,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我国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根据地的审判工作经验为基础,以前苏联的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