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审美文化与审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今天,人类文化已进入审美文化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审美设计已提上日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而是以改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质是为目标的关于人类生存的设计。审美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应当特别关注审美文化的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在现代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广泛应用,人们在享受新型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所提供的功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免对身边越来越多的工业垃圾感到担忧。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工业垃圾一天天激增。为了减少工业废品的大量产生,我们应该在设计工业产品时就融入可回收设计理念,这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令人困惑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分析和解决。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专业设置、教学导向、评判标准以及与社会的兼容性诸方面将中西工业设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将对我国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委委 《美与时代》2013,(8):122-124
工业设计作为满足人类生活与消费的综合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生态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将成为目前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设计伦理道德观教育,设置生态设计体系课程,进行校企合作,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等。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手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设计有很多差异。以民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以阶级和宗教为中心的手工业时代设计和以民为本的工业时代设计,可以发现它们在生产方式、设计种类、设计风格和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社会文化的变革是一个由以创造和生产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向一个以服务或非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的过程。未来新的设计将是一种服务于物质社会的非物质设计,这也是一种使生活方式人文化的设计。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不仅对引导产生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为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形成中国特色设计文化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析设计伦理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料的不断积累,人类在普遍享受丰裕的物质资料的同时,如何定位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与造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伦理学作为整合社会思想观念及价值标准的思想导向,就是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因此设计伦理学成为设计艺术学科在新世纪的新的艺术设计方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载体和转化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人和环境以及造物,它以时代性的设计理论为指导,给予设计艺术一个新的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后现代"一词在设计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后现代的设计风格复杂且多变,是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很多"可能的状态。"后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显现人的精神及生存状态的文化概念。它高扬时尚,且颠覆传统,不仅给广告领域,而且也给设计的其它领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它与现代主义虽然互为矛盾,但是事实上也互为补充。它们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尽管有局限,但都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惊喜和改变,是人类艺术的进步和超越,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工业设计逐渐成为各国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工业设计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长远发展,成为了欧美企业运作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是唯一在“二战”中未曾遭受重大损失并且从中获利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中心也随着包豪斯大师们的到来,从欧州慢慢转移到了美国。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绿色设计充分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认为人是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在现代设计中必须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1.
设计之美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之美来源于形式美,来源于内涵美,来源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的生存困惑纠缠不清,努力为人寻找安身立命的生存根基,肩负着论证人的生存合理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重任。古希腊哲学在对确定性的执着追求中逐渐超出经验领域,进入超验领域,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否定经验存在的合理  相似文献   

13.
设计美学本来是一门应用性的美学分支学科,符号学则是从语言学和文化哲学领域中诞生出来的关于人类思维工具.思维方式的学科,符号学与设计科学的联姻--设计符号学就成了美学理论科学与具体审美创造实际应用--工业、艺术、环境设计的一种典型的体现.<设计符号学>作者分析符号学各家理论成果鞭辟入理,介绍设计领域各流派理念脉络分明,对各家经典范例的个案点评要言不繁,体现了新颖的设计理念,广阔的学术视野,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体.  相似文献   

14.
杨洁 《美与时代》2016,(4):93-95
交互设计,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通过产品和服务为媒介创建新用户体验时,有着超越现实的艺术感染力和颠覆传统的操控体验方式。以汉语言文字(即汉字)为题材的设计应用和研究多见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其独特的艺术属性值得探究。身处人机共栖的社会,汉语言文字传播中的交互设计应用愈加广泛,其艺术属性也将随之不断变化延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汉字交互设计的传播形式拓展了汉字信息设计原则;二、汉字交互设计的视听语言丰富了汉字美的诠释;三、汉字交互设计的操控感架构了数字世界虚拟与现实的映射;四、汉字交互设计的艺术本质是对人类交流方式的探索;五、汉字交互设计的表现形式引发的关于交互艺术风格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分析工业设计专业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思维与表达课程为技术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平台,放弃惯用的艺术设计的培养方式,根据工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从而提高工科生的审美、手绘表现和思维创新等专业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胡成成 《美与时代》2013,(11):31-32
随着城市的扩展,人口的激增以及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开始自我反省并呼唤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从大自然中找回生存价值和希望,而这种人类共同的心声在环境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设计表现是工业设计专业人员的基本能力,也是设计师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探讨的是理工类工业设计的手绘教育问题,立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现实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实践教学经验中探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邢超 《美与时代》2014,(5):20-20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逐渐进入了重工业的时代,但是也面临着时代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例如低效率、高污染、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能源短缺现象非常严重,已经住进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阻碍,所以我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建筑领域中的节能设计也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9.
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历史阶段,与这两大历史阶段相伴随的是“权制”和“法制”两种基本制度.权制是建立在人的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的,也是人的等级关系的保障.法制是以人的平等的设定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以对人的平等等人权的维护为其基本功能.现在,人类正走向后工业社会,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共生共在是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因而,建立起一种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德制”(道德制度),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自觉承担起来的任务.德制建设不是精英创制的过程,而是在真正民主的途径中由民众在合作实践中加以创制的.  相似文献   

20.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马克思的思想以及禅宗思想的基础上,弗洛姆建构了充满浓厚人本主义色彩的人的生存方式理论。借助这一理论,弗洛姆展开了对西方工业社会“重占有”生存方式的批判,提出了向“重存在”生存方式转变的路径,展现了一个学者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切关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重占有”生存方式的苗头性倾向。如何抑制住这些苗头性倾向,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弗洛姆人的生存方式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