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大星 《中国道教》2004,4(4):19-24
《老 子 》一 书 ,自 其 产 生 以 来 ,注 家 蜂 起 ,遂 演 为 “河 上 公 注 《老 子 道 德 经 》二 卷 。 ” 《宋 史 · 艺 文 志 》、一 门 学 问 — — 老 学 。 在 众 多 《老 子 注 》中 ,河 上 公 注 郑 樵 《通 志 》亦 皆 著 录 。 而 唐 刘 知 己 子 玄 谓 《老 子 》流 传 较 广 ,影 响 也 较 大 。 无 河 上 公 注 。 释 氏 亦 多 非 议 , 《法 苑 珠 林 》卷 六 十 九 ⑤ 河 上 公 《老 子 注 》相 传 为 河 上 丈 人 或 …  相似文献   

2.
“啬 ”,源 于 老 子 《道 德 经 》第 五 十 九 章 “治 人 事 气 、神 ”而 保 养 身 体 。 身 体 得 保 ,命 的 基 础 就 会 永 远天 莫 若 啬 ”中 ,早 在 两 千 多 年 前 的 老 子 ,就 用 如 此 深 稳 固 ;心 无 杂 念 ,  相似文献   

3.
正"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离娄上》篇前半部分,主要讲"仁"及"仁政"。在第八章,孟子从相反角度揭露和批判不仁。孟子说,对不仁的人不能同他沟通与商议(因为他是糊涂人)。明明危险,他仍然安心;灾祸降临,他仍然争利;他干着使自己灭亡的事而不自知,始终  相似文献   

4.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相似文献   

5.
汉魏之际,佛教在中国的流布主要有禅学和般若学两大体系。当时缁素对般若学的理解、注释,都脱不了魏晋盛行的《老》、《庄》玄学思想。而名僧与名士颇相投缘,《般若》与《老》《庄》又相互发挥,故史称晋代之玄学、《般若》之合流,为学术界之大宗。《般若》也倍玄风得以广为流行。禅宗历代大匠与佛陀核心思想——拈花不二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中国禅宗老庄化、玄学化,是不能分辩玄佛同异之混淆之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正>隋唐时期著名的道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的"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的"四少"养生法,即使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名学研究"名""实"关系以及"名"的指称意义,本质上是关于人的认识的认识。人的认识基于个体性和群体性两个方面的要求,个体性方向的发展可能由感性经验而趋向直觉主义,群体性方向则从实践的理性化而走向逻辑主义。先秦名学的发展即循着这两条路向,前者以《公孙龙子》和《庄子·天下》所载惠施"历物十事"、辩者"二十一事"为代表,后者在《墨经》《荀子·正名》中最为典型。由感性经验到理性综合,是逻辑发展的两个阶段,也是两个方向,后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左传》《国语》涉"八"筮例有三,前人论说甚多,然皆不能贯综其理。今详考旧说凡十余种,谨述诸家得失。至若本文所作新解,则假借出土材料而试为之也。持论以为,《春秋》内外传所见涉"八"筮例,筮法别于《周易》,解法不从变卦中求,盖自静卦卦旨、卦爻关系及筮数吉凶而作占断也。其中《国语》"贞屯悔豫皆八"一例系四位卦占,战国楚地《筮法》一系筮术,可溯诸此。本文推断东周时有静卦、动卦二大占筮法。《周易》用动卦占;而《左传》《国语》涉"八"筮例及出土楚地筮例用静卦占,疑与《连山》《归藏》筮法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糊涂脸水聪明枕"是什么意思?我在清朝诗人黄之隽的《詹言》里读到这一句谚语,一开始弄不懂它的含义,后来才明白,它是说:在五更睡觉初醒时,天色未明,这时无论是悔悟过去的事,还是料理将来的事,都一一了然于心,在枕头上的人是最聪明的;等到一起身盥洗,是非明辨的事,立刻十忘其五,所以说洗脸水是糊涂水。"糊涂脸水聪明枕",真妙。凌晨子时,反  相似文献   

10.
谈笑论生死     
正《庄子》里面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  相似文献   

11.
正解决一件让人挠头的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睡一个晚上,也不是远走千里万里,而是遇上另一件更让人挠头的事。为什么说人要活经历呢?经历带来的最大财富,就是能遇事不当事。或者说,遇事不怕事了。一个人在江湖闯荡数十载,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有了这样的底气和豪气。也许有人会说,你经历得再多,事不是还摆在那里吗?没有解决啊。  相似文献   

12.
黎汉基 《中国哲学史》2020,(2):33-39,70
皮锡瑞以“借事明义”概括《春秋》大旨,是一项错误而又有待辨析的学术主张。承认“事”的次要性、工具性和可阙性,不意味必须接受“事”的可伪性。皮氏的举证不能证明孔子和《公羊》作者同样允许“事”的假托,论证欠缺说服力。此外,“借事明义”的观点不见得符合经传的内容,掩盖了《公》《穀》二传也有强调史实的一面,因此不宜把它视作指导经传解读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种好心态     
正斯诺克达人奥沙利文告诉记者:"我做的每件事都像是额外的奖赏——我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证明什么,这是一种好的心态。"诗人赵楚《在成都——给柏桦》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是如何扮演好德高望重/是如何悄悄享受成熟而不害羞。"翻来覆去地向人证明自己,实在是很辛苦的事。可悲的是,我们每个人几乎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自略微懂事开始,就不停地证明"我行""我比你行",直到老了,有人激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还要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14.
多数学者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经常会特别关注老子提出的"道",着重于老子关于"道"之根源意义、形而上的探究;因而学界中以思维方法探究《老子》思想,属于较少的研究进路;而在探讨老子之思维模式的研究中,多会关注到老子的"辩证思维",如"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等观点,所以有学者直接以"正言若反"作为《老子》的思维模式的特色。不过,这些论述较不容易突显《老子》既探究天道、也分析人事的思维模式。在此以"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重新探讨《老子》的思维模式:首先,还原《老子》文献可能想要回应的问题,归结出老子经常回应的四个问题,即"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修养自己?"、"道是什么?"和"要怎样处世?"等;其次,藉由情境构作、情境处理老子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说明老子不仅重视探求宇宙的根源问题,更关怀人如何面对环境、如何处事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老子》中关于"道"、"人事"的"思想单位",说明老子思想隐含着"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养德与养生的关系,我国古人的智慧值得借鉴。只重养生而轻养德,养生是难以如愿的。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两干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宝论,与孔子仁者寿之说如出一辙。《论语》中提到一件事,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忧  相似文献   

16.
杨联涛 《天风》2022,(1):27-28
在绝大多数信徒的心目中,《启示录》是一卷神秘、难解之书,人们认为这卷书是在讲未来的事,因此很难读懂,也不能随便去解释,教会的讲台不多讲,信徒也多不去仔细阅读.而另一种对《启示录》的认识则是:认为这卷书除1章是在讲过去的事之外,从4章起直到22章都是对主再来前的最后阶段将要发生之事的预言,从而竭力想搞清楚主再来前的相关事...  相似文献   

17.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1,(2):1-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其人乐治家畜财,得富贵者,年少力能布作,而长思为事,力尽因乃止,能扬善隐恶,常用心乐为善,思尊上。凡疑悉慎戒之,不敢妄为,又爱下不欲害人,不枉王法,不乐随邪礼相随饮食也。凡不急之事,不敢与焉,有知而为此行,到老无知乃已。虽实若虚,口不轻语,故能致珍物畜积,因以成人也。《太平经·为道败成戒》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18.
南阳市新华东路的张文清老居士,自幼因得重病双目失明,从没上过一天学。可是她虔诚信佛,1986年10月从普陀山朝拜回来请了一部《金刚经》,当时将近70岁的张老居士,发愿“不论困难再大,也要背诵《金刚经》。”别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张文清请了一位有学问的老人,每天下午给五角钱口授《金刚经》。她克服了视力和年龄大的障碍,靠一个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管子尚侈说,由来已久。孔子就批评管子不俭,他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在孔子看来,管仲不仅不俭,还不知礼。“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邦君有的管仲也有,不该享有而享有,不仅是不知礼,也应该是“侈”的一种表现。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侈”不容置疑,但齐国人不以为然。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得就直言不讳了,“晏子俭矣,夷吾则侈”。自  相似文献   

20.
祖师语录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六十三章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为?《庄子·人间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