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经》里有不少充满哲思的故事,下面就是一个:两个旅人,因缺水而被困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把生命交给死神;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找到水。一个旅人把自己的水袋交给同伴,嘱咐一定要耐心等待他找水回来,并拔出一支手枪说:"里面有5颗子弹,每隔一小时你就向天空开一枪,这样我就不会迷失方向,找到水便能循着枪声返回来。"四小时过去了,手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找水的旅人还是不见踪影。--是被风沙吞没了,还是找到水后离去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吞噬着同伴的心,在精神快要崩溃的一瞬间他把第5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胸膛……其…  相似文献   

2.
五代时期,佛教在藩镇割据政权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僧侣来源广泛,队伍庞大。僧侣之中,有不为名利所诱,潜心修道,老死于寺院中者;然而亦有不少僧侣不甘心局限于寺院之中,他们身在寺院、’心系世俗,积极参与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不少僧侣受到各地统治者的崇高礼遇,被尊为国师、谋主;不少僧侣对社会、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该隐遁山林,消极避世的僧侣,却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或许是唐末五代战乱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苏联画家叶福塞尼·叶夫谢叶维奇·莫伊谢延科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大部分都以军事题材为主,画面也极具表现力。他的作品不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画面的局部或整体都处理得十分协调。他非常重视构图的形式感,每幅作品中都展现了对立与统一的艺术规律。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他的油画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从莫伊谢延科油画作品的审美价值来分析,探讨当代创作者在油画创作中如何进行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奥迪隆·雷东是法国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一生都专注于对诡怪形象的描绘以及对非现实的梦幻景象的表达,通过绘画来表现画面中的冲突性并努力寻求一种均衡的状态。文章对雷东绘画中的一类构图方式进行分析,阐释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画面冲突性与均衡性的表达,并通过绘画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阐明艺术与社会之间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勇气     
有个人死后到天上去,天使请他坐下来看自己的一生,时光机器像电影般放映他在人间的种种经历,忽然画面停格,停格在他每一次逃避的事件上。懂事后第一次他惹父母生气却不能道歉;读高中时爱上一位女孩却不敢表达;为人父时又常怯于表达对孩子的关爱等等遗憾的事;独自面对世间又常怀犹豫,他始终没有力量去面对他的难题,也不知道一生庸庸碌碌的奋斗后,遗忘投生人间是来学习勇敢爱人与被爱的功课,获得名位、权利、金钱却同时失去生命中的爱、希望和勇气。生命的天秤该如何衡量他在世间的成败得失,他的心中不知所以。  相似文献   

6.
面壁     
一 而壁而坐,独自咀嚼橄榄果泡出的忧伤。垒一堵心灵的高墙,所有质感的画面,涂写着灵魂的追问,生命的苍凉。形形色色的人生,在心之田畴,总有爱或恨的情愫在默默滋长。  相似文献   

7.
激情主义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元朝时期僧侣在中日交流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入元僧的数量高于前朝,不少僧人具有外交使节的角色,而中日两次武装冲突之后,元王朝向日本派遣的僧侣亦具有外交使节的功能,因此元代与日本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连接前后两个时代的桥梁,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当中一个重要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正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直站着、走着,站或走久了总是累,累了总要坐一坐:你也坐,我也坐,他也坐;早也坐,午也坐,晚也坐……其实人天天都少不了坐,世上没有一个人一生从未坐过,也无一人能说清自己一生总共坐过多少次、坐了多长时间。毛主席纪念堂、中山陵都塑有伟人坐像,看来,不仅平民百姓要坐,伟人累了一生,也需要坐坐。累  相似文献   

10.
只要生灵还在喘息, 不管他出现在哪里, 释迦牟尼与他同在, 给他同情,给他怜惜。——《现观庄严论》喇嘛一词是藏传佛教中最容易混淆的术语之一,对其全面认识显得很重要。由于曾一度对喇嘛一词有过极其模糊的认识,故其使用范围十分宽泛。已故藏学李安宅教授对此曾发表了一段很好的议论,“西藏的佛教,过去外人(藏外之人)称为喇嘛教,其实喇嘛本非教名,乃是教内最高的僧侣。若以教中有名为喇嘛者便称喇嘛教。  相似文献   

11.
佛教徒一般都较长寿。以前有人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寿命相比较,发现高僧的平均寿命高于皇帝寿命。198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内三科主任陈俊元主任率领五个小组,对四座佛教寺庙共一百名僧侣和上海、苏州这两个地方各一家养老院一百名普通人做了测定。结果是:一百名僧侣中无疾病者有五十七人,另外一百名普通人无疾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2,(9)
中日两国之间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历史。远溯隋唐时代的遣隋使、遣唐使、空海、鉴真;近至宋、元、明、清两国僧侣的彼来此往,借助佛教这个纽带沟通了两国间文字、语言、文学、艺术、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二千余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日佛教徒友好交流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净土真宗有一位青年僧侣,他热情钻研昙鸾大师学说,追求净土  相似文献   

13.
慧眼初开     
苏吉达是一位美国人,早年就开始探索智慧之道。他参访了大半个世界,遇到几位罕见之人。他们与他曾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没有人类的通病,不受嗔恨、执着和自私的奴役。苏吉达像佛教僧侣一样修习禅观静坐,并以此来教诲坐禅者去细察心法。作为定极书院的导师,他引导其  相似文献   

14.
正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一个画家受命去画他的城市,表现其中的繁华。画家画了1600多个人,各式各样的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官家的轿子出来,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一个小孩在路中间玩,他妈妈怕他被马踩到,惊惶地把他抱起。如果是你受命拍一个关于北京的纪录片,你能不能拍出这个画面?还有一个画面,出现在画卷快结束的地方。一个做大官的人进城,前有开道车,后有随护。  相似文献   

15.
担当师从董其昌,他的诗、书、画和他的老师董其昌有迥然不同的面貌,有一种前人所不及的艺术气魄。他是从烈火中锻炼出来的,具有坚挺的个性,贯彻到其作品中就形成一种奔放和豪迈的画面,刚劲不屈的艺术风格。他确实也有佛家的空灵思想,"苍苍千点雪,冷冷一声钟"。他空灵萧散的心境更多表现在他的画面中。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小山村,十分闭塞,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一日,一位旅人来到这里。旅人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的村庄在哪里吗?"村民们笑了,心想,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村庄在哪里呢?"你们说你们知道,那就说说到底在哪里呢?"旅人问。可轮到大家说时,都说不上来。旅人带走了村里的一个年  相似文献   

17.
<正>扬州有天主教教堂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的《鄂多立克东游录》一书中。鄂多立克大概于1322年至1325年之间到访过扬州,他在书中记载说:"当我在这条塔刺伊河上旅行时,我经过很多城镇,并且来到一个叫做扬州(IAMZAI)的城市,吾人小级僧侣在那里有所房屋。这里也有聂斯托利的教堂。"其中"吾人小级僧侣"是指从圣方济各修会中分离出来的小兄弟会。1952年左右,文管会专家耿鉴庭先生在扬州南门水关附近发现了  相似文献   

18.
僧侣教育亦称僧伽教育或寺院教育,是指以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为主要教学诉求的公共性育人行为或授课活动。不丹僧侣教育既是印度、中国西藏、不丹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也是不丹王国发展史的重要体现和见证。长期以来,佛教作为不丹的主流文化,不仅塑造了不丹宗教价值体系,而且逐渐演化为不丹社会情感基础的有机组成部分。僧侣教育与佛教在不丹的传播和普及同步展开,深植于不丹国民的思想和文化之中,影响深远。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世俗教育的引入非但没有致使传统僧侣教育衰亡,反而促使其推陈出新、扬弃利弊、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稳步发展,至今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不丹僧侣教育与国家建构和民族认同同步,与“幸福教育”同频,成为不丹民众幸福的心理来源和国家确立其民族认同和身份政治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12)
用木刻版印刷术印刷的藏文书籍,无论是佛学经卷,还是天文历算,一律都是长条形的。与其他民族文字的书籍相比,显得别具一格。藏文书籍所以要印成长条形的,据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吐蕃王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印度、尼泊尔和藏区的僧侣把写在贝叶上的经文带进藏区。由于贝叶叶面相当大,为了携带方便,僧侣们把贝叶剪裁成条,串以绳线,然后用木板一夹,背在身上。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20.
强者的心态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强者,决定因素是他的心态。 ○准备心态○ 强者具备五心:雄心、信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强者随时准备做“五心上将”。 有一只雏鹰扑闪着掉在地上,正巧一群小鸡觅食经过,雏鹰便加入鸡的行列,从此,它与鸡们一起生活,住在笼子里,也不会高飞。一名旅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