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智进 《天风》2001,(8):33
人一生中要尽量多栽花,少栽刺。这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透露出许许多多哲理的光辉。是的,人一生要比日月星辰短暂得多,但比起花草来又漫长得多,不是一天两天能变老的。那么,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怎样去与周围的人相处呢?怎样去对待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呢?怎样去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呢?这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要做到此,我认为对自己应该有一些原则要遵守。就是要  相似文献   

2.
宽窄都是路     
有一年,我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写什么呢?我问。写崎岖的道路。那是什么?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孩子们来说,春节期间跟着大人走亲访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一来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二来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个小小的红包,叫做压岁钱,何乐而不为呢?但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基督徒可以收压岁钱吗?我们首先来看看压岁钱的来历。有关压岁钱,基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叫"压祟"。传说有一种鬼,名字叫"祟",每年除夕之夜出来,专门坑害孩子,先是让小孩子发高烧,高烧之后变成傻子。后来大人陪孩子"守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5.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6.
正读张晓风老师的《我在》,觉得太温暖了,尤其那一句"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仿佛自心底飘来。我们生活的日常,节奏已然失控。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有人在后面催"快点""快点"。小孩子读书是这样,大人们工作也是这样。可是催促有什么用呢?再厉害的人也有失手打盹儿的时候,再舒适的工作也有疲倦乏累的时候。再者,不想快的人,催  相似文献   

7.
正"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开学都这样向新生讲述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生之最     
秦小林 《天风》2005,(11):4-6
古往今来,不少圣贤哲人都感叹,人生苦短、人生无常、人生多变。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一一健康  相似文献   

9.
我曾看到这样一段叙事文: 清早起床,先叠被,再扫地,然后罩上电视机,免得使它蒙受灰尘。看起来很有层次,却禁不起仔细推敲。既想使电视机不蒙受灰尘,就该先把它罩上,然后再扫地。现在这样写,岂非本末倒置?可见写文章没有层次不行,有层次而写得不符合实际生活的情理,仍然不行。我个人认为,学习写作不单纯是个语言文字问题,更不是靠一点技巧手法就能提高水平的。一方面固然要观察生活现实(这是直接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前人写  相似文献   

10.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览秀美山川是增长见闻的最好渠道,而用如诗如画的笔墨记录旅途所见所闻所感,不仅能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也能引领读者见识名山秀川、奇丽风物。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游记呢?一、写游记要有一定的顺序写游记时,要在认真观察和回忆游览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晰。例如写《美丽的颐和园》,可以写进了大门之后穿过一道长长的游廊,来到万寿山脚下,登  相似文献   

11.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每个父母的衷心夙愿和美好祝福。你看,谁不想自己的儿女聪明,漂亮,功成名就呢?可苏轼却大唱反调。他这样感慨:"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很明了:人们都希望子女聪慧过人,我却被聪明误导一生。我只希望孩子愚蠢迟钝,一生健健康康,没有疾病,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相似文献   

12.
陈企瑞 《天风》2014,(11):26-29
<正>经文:《哥林多前书》13章至14章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很羡慕有属灵恩赐的人,认为神特别恩待这些人,圣灵的大能特别降临在这些人身上;在羡慕之余,还可能会自问:"我能追求属灵恩赐吗?我可以得着吗?如果有属灵恩赐,我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没有,是不是意味着我就比别人的灵性低,不讨神的喜悦呢?"相信教会很多肢体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属灵恩赐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讲方言、说预言、医病、赶鬼……"但属灵恩赐仅仅  相似文献   

13.
正博士生顾俊玲曾问恩师李锡胤:"如果有来世,您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先生答得干脆:"我依然会选择如今生这样的书呆子的一生。"那是什么样的一生呢?品德高洁真君子。先生是难得的文人,淡泊名利,温文尔雅。他以文化己,纯粹而高尚,为学与为人浑然一体。黑龙江大学前校长鲁刚曾被错划为"右派",揭发会上,李锡胤没有墙倒众人推,没有讲违心话,  相似文献   

14.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15.
从容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惟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惟其相似,才产生悠闲。朱自清写一篇《匆匆》,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  相似文献   

16.
传说有一次人们问爱因斯坦:“您为什么能创立使我们对物理现实的认识发生巨大变化的理论?”他是这样回答的:“只不过因为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同,他们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很好地把握了什么是时间和空间,而我到了成年以后还不了解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7.
李奥·巴斯卡力是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关于爱与人际关系的书,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据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问他的一句话: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 刚开始,李奥把在学校学到的  相似文献   

18.
无欲者无憾     
高僧门下收有众弟子,但能成为高僧接班人的人选却难以定夺。一天,大弟子当仁不让地请教师傅,我怎么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高僧呢?高僧反问,那你首先得告诉我,你为什么想成为像我这样的僧人呢?大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您至高无上、受人敬仰,谁都想得到这些。高僧同样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你永远成不了像我这样的僧人。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本文包含着一种纯属个人的动机。在与分析哲学家交往时 ,我常常会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我想尽力避免的沮丧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我对知识社会学的兴趣。简要地说 ,我特别喜欢的一位 2 0世纪哲学史学家J 帕斯莫尔 (JohnPassmore) ,在听说我尝试着把社会学与哲学相结合之后 ,有一次问我 :“一个有天分的人 ,一个训练有素能够从事有趣的哲学事业的人 ,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像社会学这样尚有疑问的领域之上呢 ?”①在这以后 ,我就尝试淡化对这种疑问的失望 ,尝试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分析哲学家会自然而然地作出这样的反应。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20.
妈妈说,一个女孩子在步入少女时代时应该学会全面地了解自己,这样她便能把握自己,坚实地走向未来。我听了深受震动。是呀,我已步入“花季”的年龄,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