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士在中国代表了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文人阶层,他们淡泊名利,秉持宁静致远之道.古往今来,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多少士人不求名利,用毕生精力求得诗文之精妙,精神之强大.倘若在当代艺术大世界里寻觅此种精神支撑力量——可以从画家何多苓那里获得. 邵大箴曾惊叹于何多苓的"自我"之强大.这又作何解?很多人说这是个性,不顾他人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执地追求自己的东西,或许也太过于自傲,高估自己吧!对,这似乎是何多苓具有的特点.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味"让他令人痴迷,让他与世格格不入,让他变化,让他回归,让他边缘化,让他拥有一片自留地.  相似文献   

2.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国收藏界素有口碑,他总是能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古董,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宝贝。他的成功秘诀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懂得"让利"。他在遇到自己中意的古物的时候,也会砍价,但不会大砍,更不会砍到让卖者无钱可赚的程度。恰恰相反,他会根据自己专业的判断,在得出一个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再主动加一些,让对  相似文献   

3.
正新的学期到了,日本埼玉大学奥本大三郎教授一走进教室,劈头就问大家:"蚂蚁从很高的地方掉落,会不会摔死?"有个同学抢着说:"肯定会摔死。从很高的地方掉落,任何东西都难免会被摔死的。"奥本大三郎教授让他提供充分的理由或证据,这位学生却一脸茫然,无从答起。教授微笑着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蚂蚁从高空掉落,究竟会不会摔死。而且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实验。"于是,他率领众多学生来到街头,进行了一场超级现场实验。首先,奥本大三郎教授让  相似文献   

4.
脸红     
正老赵生来就爱脸红,学生时代,和女生打交道脸红,偶尔撒个谎也会面红耳赤。最让赵同学担心的是班里发生失窃事件,因为怕别人怀疑是自己干的,心中无鬼也心虚的他会在刹那间变得面色潮红、虚汗直冒。他的这种反常表现无端引来老师和同学们的猜疑,看到大家都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越发慌乱,恨不得变成土行孙,钻进地缝去。好在校内发生的失窃事件基本都能查个水落石出。那时赵同学才会长吁一口气,把自己从自造的牢笼中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原道》2010,(0)
<正>如同一个人事业有成,功名利禄一应齐全,别说旁人会刨根究底弄个明白,为什么好运偏偏临到他?恐怕他自己也要为这样的"成功"向他人提供一个看不见的"依据",以炫耀自己原本就是"不寻常",也好让他人在羡慕之余少点嫉妒。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富裕了、强大了,便也会去寻求那看不见的"依据"。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这个"依据"就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当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论"文化重建"的。细细想来,这"重建"二字的背后却也透着难以掩饰的  相似文献   

6.
感恩的天空     
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每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他总会为那些新生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然后,他就会跟新生们讨论感恩这个话题。在学生们的眼里,他们对感恩这个词语,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大都认为,感恩最终的表达方式,就是以物质报答那些曾对自己的生活有过帮助的人。他微笑着点着头,而后,他就会对自己的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6年前,有一个品学兼优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强权与暴力面前,没有人不畏惧它,所以出现"众人之唯唯"也就在所难免。然,一个人到底是要人"唯唯"之畏,还是要人"谔谔"之敬呢?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别人马首是瞻的原因是自己英明,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怕他、惧他,以此凸显自己。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暴力鬼,它极尽所能,目的就是想让别人怕他。故事是这样记录的:老仆刘琪的妻弟独居一室,床在北窗下。夜半时觉得有只手在他身上抚摸,怀疑是小偷,惊醒细看,只见那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11)
<正>经文:约10:1-6"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会议像这一次一样与一个人直接相关,即纪念我们敬爱的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在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时有一次经历让我难忘:蒙学校的抬爱,我有了一个学习声乐的机会,有一次丁主教领我们几个不同班级学声乐的同学去听音乐会。谈话间他问我:"说说毕业后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课本,人们脑中立刻蹦出"权威""学术"等字眼,与此同时,"枯燥""无聊"也会跟着出现,这是人们对课本的印象。而一名来自台湾的24岁小伙陈慕天打破了这个刻板印象,他自己设计的"呆萌系"课本让台湾的教科书设计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小学到初中所有的课本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了,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灵动可爱的气息。陈慕天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像其他小伙伴那样,大四那年他参与了丹麦与英国的交换计  相似文献   

10.
正"邻国有圣人",在对方未察之际就下手秦穆公任用贤才,有史记载的就是从著名的"五投大夫"百里奚开始的。百里奚流落楚国,却被当做奸细被抓住。楚人问他能干什么,他说会养牛。于是就让他养牛,结果他养的牛又肥又壮。楚成王听说了,觉得其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便让百里奚为自己养马。看来,非贤君是很难识大才的,如楚成王也就只有看到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的眼光。楚成王就这样与百里奚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1.
心理小测验     
测验一:怎样面对压力如果你是个作家,面临杂志社编辑的催稿压力,正巧你又偏偏处于很忙的状况,你会怎么做?A.一口应承,再忙也要把稿子写出来。B.也会答应,然后先去发泄一下情绪才会开始写稿。C.无奈还是得做,不过,可能阿婆生子让他慢慢等。D.放在那儿,管他的,反正天塌下来也不会压到我。诊断分析选择A的人你习惯把压力往肚里吞,即便自己再忙再累也不想麻烦到别人。短期间之内的确可以让自己更坚强,不过长期的郁闷累积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建议你工作时可以不断要求完美,但一定要找一段时间或是利用几天连续的假期,而这几天让自己完全与工作…  相似文献   

12.
硕士学历的曹伟可以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可以在电话里滔滔不绝,若让他当众表现,肯定"衰"透了,他无法在众目睽睽下完整地陈述那些烂熟于心的雄才大略,越是紧张大脑越变得一片空白,一旦当众发言就变得笨嘴拙舌的他真希望自己像电影里的化身博士那样,随时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如果前面有个地缝,他肯定会一头钻进去,可事后,先前准备好的话--再  相似文献   

13.
回避盲区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集合论悖论,即"理发师悖论"。说在英国的萨尔维村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挂出一块招牌:只给村里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将了理发师一军:"那你给不给自己理发?"这一问题让理发师无言以对。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他就属于招牌上所限定的那类人,所以,他就应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他  相似文献   

14.
感恩的天空     
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每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他总会为那些新生在黑板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然后,他就会跟新生们讨论"感恩"这个话题。在学生们的眼里,他们对"感恩"这个词语,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大都认为,感恩最终的表达方式,就是以物质报  相似文献   

15.
正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章培恒去拜访自己的导师蒋天枢。躺在病床上的蒋天枢年事已高且又双目失明,章培恒来看他,他也没招呼自己的学生就座。于是,章培恒就一直站着跟蒋天枢聊天。就在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了两个钟头后,蒋夫人回来了,她见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天,就说:"天枢啊,你怎让人家站着跟你说话?也不招呼人坐下。"这时蒋天枢才幡然醒悟,惊讶地说:  相似文献   

16.
心灵账簿     
曾经听到一个很有趣 的故事:一位杂货店的老 板每年都要做两个账本: 一本账本记着这一年当 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另一 本账本中则记着这一年 遭遇的不幸,看着自己所 犯的过错,再看上天让他 遭遇的不幸与厄运,然后 他就会跪下祈祷:"老天 爷!这一年来我犯了很多 的过错,但您也给了我许 多的不幸做惩罚,我愿意 原谅您,希望您也能原谅 我。" 如果我们每个人手中 都有这两本心灵的账簿, 到了年终结算时,或许我 们心中都会找回一个平 衡感吧!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趣,诱发习作热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学习作2时,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我先和同学们来了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段话,请学生根据这段话猜猜这是班里的哪位同学。学生顿时很兴奋,当许多学生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时,我说:“你真棒!  相似文献   

18.
我每天晚上玩过电脑后,常常忘记关电源。等到上床想起来时,因为天太冷,我就不想再起床去关它,这个时候,我总会使唤被窝里的老公。刚开始的一两次,老公眉头都不皱,很快起身就去了。可我一而再,再而三,天天晚上使唤他去帮我关电源时,他就对我抗议起来。可尽管抗议,他还是去了,但满脸气呼呼的样子。他关掉电源的那一刻,通常会弄出很响的声音,我知道那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回到卧室关门的声音又很轻,我知道,他是怕吵醒了我。这个时候,通常我就会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嘿嘿,谁让他爱的是我呢?在这种快乐如飞的日子里,我们有了儿子。耳濡目染,我的这种伎俩,也被儿子灵活运用了。一天夜里,儿子突然从被窝里探出头来说:"爸爸,我要尿尿。"老公愤怒地朝儿子瞪着眼睛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己去!"儿子也不甘示弱,嚷道:"卫生间没灯,我害怕!"这时,我在被窝  相似文献   

19.
来信回复     
1:亲爱的咨询师: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自我否定,而且会厌恶不努力的人,感觉自己有些刻薄。比如要考试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那么努力,看到临时抱佛脚的人就觉得好恶心,不由自主地自己的态度也会消极。我这样是有问题的吗?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留言,感觉你内心挺矛盾的,看到别人不努力,却自我否定;看到临时抱佛脚的同学,不由自主消极。因为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却要给自己找不开心。不禁想到一个段子,人世间用"关你事"和"关我事"能解决80%的烦恼。所以,临时抱佛脚的让他去抱,我们只管自己努力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支点     
美国人约翰·皮尔彭特的一生充满了失败。他当教师,对学生总是爱心有余而严厉不足,为当时保守的教育体制所不容;当律师,他会因为当事人是坏人而推掉找上门的生意,同时也失掉了一笔丰厚的酬金;推销纺织品,他总让对手在谈判中占自己的便宜;做牧师,却因为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得罪了教区信徒,被迫辞职。在他81岁的生命历程中,他真诚、努力,却一事无成。按说,皮尔彭特心中该是愤愤不平、郁郁寡欢的了。可是,恰恰相反,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曲——《铃儿响叮当》,歌曲清纯快乐一如他的内心。他是快乐的,他没有因为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