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碰到一个人,开始还说得我抑制不住地想笑——他说“你还真有才华呀,到处都能看到你的文章啊”,但是接下来就说得我的那些还没来得及钻出脸皮的笑,立刻僵死在脸皮里面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他真正希望看到的还是我能写出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来,说那才是真正有份量的东西,是一个作家真正应该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3.
至圣的真道     
秀秀 《天风》2002,(1):10-11
信耶稣仅仅为了得救是不够的,还要追求生命长大,因为主耶稣说过:“我来,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在至圣的真道上”一文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极品心灵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灵的主宰者。正如雷锋所言: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我们深知:人只有通过净化,心灵才会至高无上。我认为:心灵的第一境界是感恩之心。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孝的内核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只  相似文献   

5.
怡人 《天风》2002,(7):52-53
当前,在一些地方,有一些信徒热衷于说方言,甚至神学院的有些在校学生也追求说方言,不但自己说,而且也鼓励他人追求说方言,仿佛能说方言是一种属灵能力的标准。对于说方言的现象,我在多年的主内团契生活中也遇到过几次。第一次是在1980年代的一次庆祝主圣诞的聚会后,我和一些弟兄姊妹在诚实和平地交通时,其中一位姊妹突然说起了方言,这是一种我们所听不懂的话语,她低头闭眼,神态安详地说着,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激昂。立刻,我们都安静下来默祷,约有5分钟,她停了下来。这位平日为人处事谦卑言语不多的姊妹告诉我们,她不知道为什么就不由自主说起来,并问我们懂不懂说的是什么。从她一张口说方言时,我就默默祷  相似文献   

6.
说句实在话,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曾经为自己不是一个主科老师而遗憾过,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政治教师的岗位上,我没有遗憾。我认为,作为政治教师,我们理应干得很出色,也完全能够很出色;我们理应过得很充实、很幸福,也完全可以很充实、很幸福。这一切源于我对政治教师的角色有这样的理解和畅想:一、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职业定位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定位蕴含着标准,定位体现着追求,定位也最终成就着地位。如果说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岗位共同的定位的话,那么我认为,政治教师岗位还应该在其中扮演更鲜明的角色,发挥更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甲:读了上一期的旅途闲话,也引出了我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的问题比较难解决,不是一下说得清的,请你耐心听我说。乙:我一定认真听。不过,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不一定回答得了。甲:这些问题我是逐渐出现的,我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说。乙:好的。甲:你知道我学佛已经多年,这几年来一直在弘扬佛法。我自己认为我对佛是真诚信仰的。比起那些不理解佛的教义当居士的人与佛更亲近。我追求的是智慧,没有必要执著于形式,所以我没有想到过皈依的事,可是日子久了,问题渐渐来了。乙:是什么问题呢?甲:常有人问我:“你信佛吗?”我回答:…  相似文献   

8.
忘记与记念     
李云根 《天风》2007,(2):12-13
时间在一年年地过去。在过去的每一年中,都会发生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该记念的,一类是应该忘记的——一、应当忘记的事从保罗所写的腓立比书三章十二至十六节的经文可知,凡是让人自高、骄傲之事都是我们应该忘记的。另外,让人仇恨,嫉妒、发怨言之事也是我们应当忘记的。这些事包括我们的成就、功劳、别人的过犯与得罪你的事。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  相似文献   

9.
交换     
英国文豪肖伯纳说过一段“交换”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这话讲得在理,但不全对。因为,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的结果表明:一是公平,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10.
早先,我没上过学,大字不识,解放后才开始学文化,今天能提笔試着給“中国穆斯林”写稿,說说我生活中的新事,首先得感謝党的领导和帮助,要不是解放了,成立了学习组,我恐怕还是个睜眼睛子呀! 做阿洪的过去大都不关心国家大事,別的社会知識也很少,加上生活上由群众供养,坐享其成,生产技术就更谈不到了。解放后我们都参加了学习,经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绝大多数人都是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劳  相似文献   

11.
轻省的担子     
王嘉玮 《天风》2001,(12):39
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这是他向那些生活劳苦、寻求真理的人所发出的美好邀请和应许。此处的重担让我们常想到的是沉重的生活重担、工作重担等等。,但还有一副重担却是我们有意无意之间背上的——宗教的重担,它也常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主耶稣的教训总是一语双关,于小见大,给人许多启发。他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品味中年     
行到中年分外明,明白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梁实秋先生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面临人生工作的瓶颈,生活的酸甜苦辣把你所有的锐气和毅力磨砺得圆融圆通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倪光道 《天风》2001,(10):42
不少弟兄姊妹问我“亵渎圣灵”是怎么一回事?犯这种罪为什么今生来世永不得赦免?有人更具体地问:我的情况算不算亵渎圣灵?有一位弟兄,多次写信给我,说他老是担心自己犯了“亵渎圣灵”的罪,怕自己不得救,所以痛苦得不得了。他甚至说:“如果能解决我的问题,要我倾家荡产也愿意!”可见,这是一个必须明白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亵渎圣灵”是专门针对当时那些敌挡耶稣的法利赛人说的,今天我们不可以随  相似文献   

14.
我常这样想,社会人生中,性也好,爱也好,都是很纯洁、很美丽的,可怎么在我们的一些报刊宣传中,硬是表现的那样令人作呕而不可思议。不要说对“爱情故事”的扭曲,即使是“性”与“爱”这两个圣灵的字眼都给玷污了,更可恶的是毒化了人文环境与空气,毁坏了一个又一个的梁上君子。在我看来,所谓真正的性爱无外乎两个内核:一是给人以生活乐趣与丰实;二是给人以追求与力量。性爱是一种动力与鼓舞,性爱是一种约束与激励,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用这个字眼一点也不为过)报刊,在许多的时候登载了许多相反的内容:什么被人强奸却感到从没有过的快感与亢奋,什么办公室里男男女女奸情ABC,什么见面两小时就上床、悔恨爱来得晚了,什么“公媳情”、“叔嫂情”、“一夜情”……人们都在咒说世风日下,又都在诉苦这来自于制度渊源。我却认为,这里面应该有制度的原因,但我们的报刊媒体就没有责任了吗?责任就在于胡编乱造不负责任,肆意污染不计后果。党和国家一再强调报刊要宣传主旋律,要弘扬正气,我们的一些报刊做到了吗?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好忙、现在我好累",这两句话成了当下许多中国人的常用语言,"忙"和"累"似乎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常态,"忙"和"累"后面我们更看到世人对金钱、名利、物欲的狂热追求和执著,进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不堪、患得患失、焦虑不安、心浮气躁的面孔。人们在追求幸福快乐生活的同时,生活却过得越来越沉重。滚滚红尘,生命的意义何在?《庄子·  相似文献   

16.
我在美国学习的这两年深深的体会到宗教教育课的重要性.虽然我们许多的人从小就生在教友的家庭中,也许我们会想用不着再有宗教教育课了,这样说的人说明他们还不懂他们的宗教。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就必须要学习。我们不能说我生下来是一个中国人会说中国话我就不用学习中文  相似文献   

17.
值殿好处多     
七月中旬,我们开始值殿了。这天八点一到,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我所值的殿堂——“元辰殿”(又名甲子殿)。“元辰殿”的中央端坐的是“斗姥天尊”,两边是护法二神,六十位元辰依次排列整个殿堂。这时,我好象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望着殿中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像,每位神都有他独特的风韵,既庄严又慈善。我虔诚地礼拜了“斗姥天尊”。好象“斗姥天尊”在鼓励我说:一个人只要有恒心,长生久视是会实现的。是的,只要有恒心,自己所追求的目的是会达到的。正当我想得入神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文化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又有人说“文化是人化,是人的内化和外化”。我认为两说都对,若合而言之,就更全面,更周严。其实文化是人,是民族群体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器物、制度、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学会愉快     
那还是在文革时期,我刚刚中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东北林区的一个山上开始了“上山下乡”的劳动生活。那时的生活很苦,不仅平时很难吃到新鲜蔬菜,而且一个月也只能吃上一次肉。更糟糕的是,由于没有干柴取暖,我们住的帐篷出奇的冷……,大家面对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情绪十分沮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悲观。那时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从外地来的一个青年。他比我们大几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观性格,不论干什么,他都十分愉快。他的笑总是挂在嘴边,而且有一种特殊的磁力,他仿佛不知什么叫愁,那种乐观的情绪会感染…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一定体会到了生活的各种滋味,你或许承认,人的一生是在追求成功和幸福。说到成功,有诸多含义,包括事业的成功,也有情感的成功。学者这样分析,事业生活的成功有赖个人处事的能力,而情感生活的成功有赖自身待人的修养。但无论如何.我们期望事业生活与情感生活共同的成功,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幸福。当今的确是竞争的世界,但社会竞争与体育竞争不同,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出众的行为效果,还需要有卓越的人际交往。人们似乎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