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夷山情思     
我神往武夷久矣!一直在为法事、人事忙碌奔波,多次从武夷山下经过,总是停不下匆忙的脚步。没想到初春还寒时节,我终于圆了武夷之梦。 武夷山实在是一个梦。 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梦。 人在佛光里 一大早,我便把几位同行从睡梦中唤醒。吃了早饭,前往天游峰。北方还是飘雪,武夷山区已经是春意可人了。太阳热腾腾从东边升起,山雾从树丛、河面、山谷向后退去。开车的小黄说,这是武夷难得的好天气。 刚入山便看到掩映在茂林修竹中的紫阳书院旧址。还不到旅游旺季,四周有些清冷。…  相似文献   

2.
我是第一次来五台山,感触特别深,第一是省、市领导的人文素质特别高,对整个五台山的研究工作支持很大,尽管我第一次来五台山,但我与五台山结缘可能有十多年了,事实上,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开始写关于五台山的文章,并在《五台山研究》上发表。因此说结缘较早。佛家常说,三十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过三十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十年后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五台山既有很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个历史与自然的二重体,这就是向外对话的一个很好的条件。自然景观在于保护和利用,而人文景观在于重建  相似文献   

3.
位置人生     
看山,却给我留下两幅铭心的风景。一幅是在一座死火山上,山脚下土层厚的地方树木长得枝繁叶茂,但是随着海拔的增加,覆盖山体的黑色火山石和白色的火山灰,恶劣的环境使得很多树木都  相似文献   

4.
不见悲则喜     
灵隐寺里有位法师,叫智明法师。他每天早上起来,诵读佛经,朗声可闻。白天,他参禅,方式不一,看天看云,看山看树,花花草草,虫鱼蚁兽。一H三餐,清淡素雅。智明法师每每都会进入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人生四境界     
正视人生工会组织冬季爬山运动——真好。懒散僵硬的筋骨沿着石阶一步步舒展,全身的细胞贪婪地吸着林中的细露,这一妙方胜过任何胶囊和口服液。更何况这一次爬山我又有意外收获。从山脚至山顶,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长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在山脚下仰视它显得尤为高大,活脱一棵参天大树,而当爬到山顶俯视它时,这棵树突然之间变得矮小了,感觉只不过如此。诚然,树本身是不会变高或变矮的,只不过是因我们看它的角度不同罢了。如何才能看到这棵树的真实面目?很简单,只要走到树跟前平视 它就会找到最准确的答案。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6.
悟与不悟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是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依然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但自己也并不觉得不好,  相似文献   

7.
追求的快乐     
正柏拉图说:"经过一番劳作,我得到一块面包,足可以让我快乐无边,这是我在追求中得到的快乐。"有一次,孔子带子张去登山,上了山顶,一身疲惫的子张说:"好快乐!登上山顶的感受真好。"孔子坐在地上休息,脸上汗珠直冒,拿着水壶喝口水,看了子张一眼,"上了山顶是好,但我还是觉得上山的过程最快乐。"子张不解地问:"老师,你让我们出来登山,不就是想登  相似文献   

8.
悟与不悟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是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依然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但自己也并不觉得不好,只是在默默经受一切,所呈现出来的姿态,虽有一种老牛拉犁的竭力负重感,但到底是在岁月的砥砺中一点点向前。  相似文献   

9.
望月     
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儿时望月:走一段路, 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10.
望月     
心绪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一一儿时望月: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树     
儿时曾见过一个木匠,每次上山伐树,都是顶风冒雪到山的北坡,去采伐那些常人看不上眼的树木。而对南坡笔直的大树却从未伐过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其缘由,木匠回答我:南坡的树阳光充足,营养充分,生长迅速,但木料却不结实;北坡的树历经风雨,生长艰辛,虽不平直但木质坚硬、耐用,要比南坡的树好上几倍。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之树     
每一次陪朋友进崂山景区游览,我都不会忘记将生长在崖壁上的、那些奇形怪状的树木指点给朋友看。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跳崖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  相似文献   

14.
红松的启示     
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在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里,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松林,红松的生长布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最粗壮的大树往往成为树群的核心,辐射四周。与核心树距离最近的树木一般都很矮小,而随着辐射半径的延长,树木也逐渐高大起来。甚至有的竟然超过了位于中心的大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倪云林的以树为主的山水画作品进行研究,在元代时期,将树木的的精神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一方面是树木自身个性的代表。山水画中的树木形象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代表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用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去形容我的母亲,是最适合不过的。母亲是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这样想着,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幼时,与小小的我相比,母亲自然是我眼中一棵高大的树,我需要仰着头看,也需要躲在她的枝叶下避风避雨,躲避炙热的日光与被风扬起的灰尘。母亲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的小姐,但是聪慧、美丽、坚强,这些美德与品质,格外恩赐地聚拢在母亲的身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天,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东南西北地看了一遍,看到一头水牛,就扑过去把他咬死了。狮子吃完他想吃的水牛肉之后,就走去湖边喝水。他转身返回洞穴去打盹时,遇到了一只饥饿的狼。狼看到没机会逃跑了,于是就整个地扑倒在狮子的脚边。"你想要什么?"狮子问。"哦,狮子,让我做你的仆人吧。"狼说。"很好,"狮子说,"服侍我,你就会有好东西吃。"说完这番话,狮子就走进洞穴,打盹去了。狮子醒过来之后,对狼说:"你每天都必须上到山顶,看看那里是否有大象、马驹或水  相似文献   

18.
大美如柳     
正座落在辽河平原上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而在这数不清的树木中,只有平凡的柳让我倾心、让我景仰。沧海桑田,白驹过隙,挺在胸间、映在眼里、活在心里的,依然还是柳。柳是春的使者。"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寒料峭的北国刚刚踱出冬的围栏,那剪剪寒风尚在卷起田野深处斑斑驳驳的残雪,倔强的柳芽就睁开了惺松的睡  相似文献   

19.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有的认为树木是“精灵住所”,树上有神的使者;有的认为树是“家族名字的来源”,树与宗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的认为树林是宗教崇拜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处所,“唯一的庙宇”①。中  相似文献   

20.
正路边有绿化人员在栽树,我停下车来,好奇地问:"这么冷的天栽树,树会活吗?"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在检查苗木栽植情况,看样子像是一位专家,听到我的疑问后,就给我解释:"冬季植树有很多好处,气温低,病虫害少;蒸发量小,可减少树体养分的流失,树木较易成活。""到了春天,这些树就能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