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化。化离不开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而各民族人民语言不同,历史发展不同,地理环境各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有别,所以,化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一般来说,化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许多古典的东西甚至可以保持几百年、几千年,后人还是继承它、喜欢它。提起俄罗斯民族化,人们就会联想到普希金的诗歌和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提起日耳曼民族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海涅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性 《福建宗教》2001,(5):40-41
谈起德国,很容易让人想起神秘与浪漫的莱茵河和多瑙河,他们孕育的人杰,灿若群星。如音乐界的贝多芬、门德尔松、巴赫:哲学界的-5克思、尼采、康德、叔本华:科学界的伦琴、高斯、爱因斯坦;文学界的海涅、歌德;宗教界的马丁&;#183;路德,无一不是在其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当我走访过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时,心情显得有点激动。  相似文献   

3.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1 2月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其祖父为宫廷乐队队长,父亲是宫廷小合唱队的男高音歌手.由于父亲将有音乐天赋的贝多芬培养成为莫扎特一样的神童,所以要求贝多芬从4岁就刻苦练习钢琴、小提琴、管风琴及中音号等乐器;在贝多芬11岁左右时,宫廷管风琴师聂费引导他把艺术视野扩展到德国文学中去.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 32首钢琴奏鸣曲.从1792年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创作的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他的钢琴奏鸣曲被人们誉为"一部自我意识发展史",同时也构成了贝多芬的心路历程.这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发展史的高峰.就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被称为"旧约全书"一样,这32首钢琴作品被西方人奉为"新约全书".  相似文献   

5.
在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神话研究中,在歌德神话人生之中,我们时时看到花岗岩意象在闪耀。首先,花岗岩意象之于歌德来说,它是主体对世界的立场。歌德的神义论表明,人类的存在并非自然的,只有灵魂不朽是自然的。我们只有在融合水成论和火成论的层面上建立对世界的基础的信靠。其次,花岗岩作为基础的信靠性在现代市民社会里表现为"永恒的根基"被个体的非道德性侵蚀,我们应"顺乎伟大的生命"为生命不朽创造基础。最后,花岗岩蕴藏的自然奥秘以歌德所谓的"自然兴现"的方式向我们的审美知觉敞开,以此建立一种理解自我与世界的核心形象,倾心呼唤作为生命之根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从贝多芬晚期作品op106可看出,贝多芬早中期的创作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并把这种矛盾冲突外化出来,但到了晚期,却有了更深的宗教情结,表现出内省而安静,感情更加细腻,这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转向的呈前启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1.在狂飙运动和法国七月革命的漫长岁月中,歌德对发展德国的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要指出的是他对封建主义精神世界进行斗争所作的贡献和为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所作的贡献。歌德的基本思想,从他的早期诗歌到《浮士德》,是对人的现世生活的肯定。歌德发展了带有唯物主义特点的泛神论思想,他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发现自然辩证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本文仅限于论述歌德在哲学上众多成就的几个方面。青年歌德的哲学思想由各种成分组成。他吸收了文艺复兴思想,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城离法国很近,法国大革命攻打巴士底牢狱的炮声,给19岁的贝多芬带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1789年5月,贝多芬到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深受其文学教授E·施奈德尔的影响,有感于这位教授的革命精神与热情,他创作了一首合唱曲《谁是自由人》,表达了他要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自由的事业,这时的贝多芬已经成为一个反对封建制度,拥护民主共和的进步青年了。但是由于当时德国经济的落后,政治上的保守,正像马克思所说:“德国人只能在政治上思考别的民族所做的”,所以贝多  相似文献   

9.
歌德是18、19世纪之交德国著名作家和伟大的诗人。他那部充满伊斯兰韵味和浓郁东方色彩的《东西诗集》是他晚年抒情诗的代表作,大部分诗歌写于1814年至1815年的动乱岁月里。整个诗集分九部分,共计240首。这部诗集的内容颇为广泛,它表现了歌德从热爱伊斯...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是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相互交流的通行证。聆听音乐,就是同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对面进行交流,感受彼此心灵深处的默契与关怀,就是感受自己,感受生命,感受心灵。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用音乐诉说心曲,用音乐感受心灵的典范。 钢琴奏鸣曲《悲怆》是贝多芬27岁时创作的。这时的贝多芬虽只有二十几岁,但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又不务正业,贝多芬过早地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并且患上了严重的耳疾。生活的种种磨难使贝多芬对人生和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化成  相似文献   

11.
作为"德国文化年·德中同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哲学>与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共同推出这期德国哲学专号,主题为"ICH/自我".  相似文献   

12.
试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美与时代》2004,(4):54-55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钢琴曲文献中的瑰宝.这32首钢琴奏鸣曲是一部完整的巨大史诗,其中第八首(悲怆)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一个风暴.  相似文献   

13.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家乡,有一处美丽的疗养院,专门为抑郁症病人服务。其治疗方法就是聆听诗歌与朗诵诗歌。同时配以舒畅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被他的音乐老师告知:想当个作曲家,你没戏。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曾因为缺乏想象力没创意而遭报社解雇。  相似文献   

15.
《世界哲学》2009,(4):5-7
作为“德国文化年&#183;德中同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哲学》与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共同推出这期德国哲学专号,主题为“ICH/自我”。  相似文献   

16.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赫尔德和歌德,诺瓦利斯和格尔瑞斯都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东方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虽然他们知道东方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事实上,欧洲只是在那个时候才通过东方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文献真正发现了东方,但这些人透过东方各民族有差异的外表看到了那统一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7.
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有四十年时间从事自然科学实践。要研究和理解马赫的哲学思想,必须对他的学术生涯、科学成就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科学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就好象我们要领会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涵义,就必须了解贝多芬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一样。  相似文献   

18.
精神食粮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一个邻居有一次这样问他;“你说过书是精神食粮,可是,近一段时间你为什么很少看书了呢?难道你不需要食粮了吗?” 歌德回答说:“你不知道吗?蚕一定要多吃桑叶才会长大,可是当它开始吐丝结茧时,它是一点也不吃东西的。”  相似文献   

19.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20.
我总是觉得,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这个民族的福份。一切的民族都要生存,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物质问题,但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拥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有什么样的艺术家,各个民族就不一定都一样了。外国有的,中国未必有,也不一定都要有;中国有的,外国未必有,也不一定都要他们有。我们不要求西方人也普及中国的书法艺术,出一两个王表之;而必须承认人家有贝多芬、舒伯特是人家的福份,而我们有梅兰芳,也是我们的福份。梅兰芳的艺术中国人崇拜,外国人也崇拜,就像我们也崇拜贝多芬一样。我觉得应该提醒的事是:不要身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