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密码     
正那年他14岁。为了避免父母偷看日记,他萌生了改造汉字的念头,并且,他做到了。他先是将最常见的几十个汉字偏旁部首转换成其他符号,例如"张"———"弓"用"G"代替,"长"用"2"代替,那么,"张"就变成了"G2"。他很激动,因为将一篇短文改造成自己的"文字"后,他看见了崭新的风景。这个风景相当于今天用电脑密码生成的一篇文章———除了他没有任何人能看懂。所以,这个少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两双皮鞋神父在教堂对信徒们讲解圣经,一位信徒十分感动。在神父讲解完毕后,他告诉神父他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于是神父问他:"假如你有一栋楼房,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说:"愿意。"神父又问:"假如你有一辆汽车,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又说:"愿意。"神父又接着问:"那么你愿意将你的皮鞋奉献给上帝吗?他却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3.
巴山,中国新闻摄影界的一支老枪。枪,是他的笔,是他的镜头。他获得了第八届广东新闻"金枪奖",用"一支老枪"来形容他倒也刚刚好。你看他那怀抱老枪的样子,犹如好钢在手,揽得了一肚子瓷器活!他是摄人的,我是画人的,这其中便有着一种相通与默契,于是乎,见他第一眼,便有了想画他的愿望。那是一次惠州画院组织的采风活动。我和巴山都在"猎取"。看到他随意靠在栏杆上小憩的当儿,我只是对他吱了一声"行,就那样儿!"他一听当然就明白了,被长海"对焦"了。这老哥还算配合,眯缝着眼就"瓷"在那儿了,一袋烟的工夫,我这边厢就框架就妥了。  相似文献   

4.
鸡对鸭说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吃饭的时候,他拿筷子很笨拙地夹菜,忍不住感叹:什么筷子,应该叫"慢子"。  相似文献   

5.
从考察柏拉图早期关于定义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寻求定义的方式可知,苏格拉底对定义的评价是通过考察定义与他所承诺的"F-条件"("F"指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与对话者所探讨的各概念变元)的同一性条件的一致性来达到的.在此过程中,他力图确定定义的真值,其方法是通过考察定义与他所相信为真的"F-条件"的一致性.如果一定义与这些条件不一致,那么就可认为这个定义是错的.而苏格拉底对"F-条件"的相信则建立在"自明"、"共同状态"、"经验"或根据这三者所作的"演绎"的基础上.不过,他没有说明他承诺"F-条件"的认识论根据是什么,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他对伦理学的认识论问题的回避.他也承认他寻求定义的方式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6.
顾城因为他的"童话"诗歌和他的死一度引起热议。他不仅个性偏于执着,而且在文学创作,即写诗的追求上也经历了从自然的"我"、文化的"我"、反文化的"我"到"无我"的执着"寻我"之旅。这两方面的表现都根源于顾城艺术追求的"执著",而这份执念也导致了他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新闻聚焦:前一阵子,陕西"北大才子"卖肉事件曾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2004年新伊始,广西又爆"重磅炸弹":家住南宁市济南路的一名叫江涛的"北大才子",因失恋和工作失意,"沦落"街头靠拾垃圾度日。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有"心理障碍",也有人为他"痛惜"……特别关注:身为北京大学本科生、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江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走上"捡垃圾生涯"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挫折"?他还能走出"低迷"吗?记者于2004年2月上旬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8.
以"我—你"关系为基础,布伯建构了他的对话伦理。对话伦理具有"呼唤"和"回应"的关系结构,它要求人敞开自身,经由对生命中所遭遇的他者的"呼唤"之"回应"来实现对他者的责任。布伯强调上帝在对话伦理情境中的在场,由此,对他者回应的对话伦理同时也是对上帝负责的宗教伦理。对话伦理将对他者的关怀与责任和对上帝的追求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凡俗中发现神圣,在当下遭遇永恒,在对有限他者的责任中实现对上帝的绝对责任。  相似文献   

9.
且等     
正关于等,我最喜欢一个故事。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拾得禅师的回答多么精妙!是啊,耐心地等他几年,且看他的下场。《易经·系辞下》里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  相似文献   

10.
阳明对"存在"的阐述容易引起争论,因为他的论证似乎不太一致.但是,若仔细分析他的"良知"说,就会化解疑虑.因此,我们从分析他的良知说展开我们的讨论.首先看他说明良知的几段文字:  相似文献   

11.
对于庄子与惠施在濠梁之上的"鱼之乐"的辩论,本文试图论证:庄子并无意图要证明他知道知鱼之乐,他的目的在否证"他者心灵的不可理解/通接性"这一惠子的假定。本文认为庄子的"知"与他的"为一"观念是密切相关的,而庄子的"为一"观念与惠子的"一体"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此外,本文还对庄子的实在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胡适先生曾在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他去杂货铺做伙计,十字和千字常常分不清。掌柜生气了骂他。他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相似文献   

13.
谋生之道     
正发型师的发廊开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他收费并不高,我一直担心他赚不到钱。有一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却发现他的发廊挤满了人。我说:"原来你的生意这么好啊。"他笑着说:"也是一时的,今天恰好发型师都回来了。"我惊异道:"什么叫发型师都回来了,他们不都是你雇的吗?"他笑着说:"没有,我只雇  相似文献   

14.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15.
正黄渤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到2018年他主演的电影票房总额度近70亿元人民币,因此被媒体加冕——"70亿影帝"。说起黄渤的成功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路折腾着,走过来的。"黄渤出生在青岛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时就在歌厅里驻场唱歌,他立志当一名歌星。那时候,他签约的"太平洋唱片"公司里,红了很多人,但他没有红。  相似文献   

16.
一样一句     
正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一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他取价那么贵,交的又是行货"不如改为"我们用不起他的稿子",反正不要,何苦再得  相似文献   

17.
力与命     
正墨子这个人很有意思,凡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他都要"非"掉。当时诸侯间争战剧烈,他就"非攻";当时儒家在社会上是显学,他就要"非儒";当时社会流行"命运"观念,他就要"非命"。我感觉诸子百家中,墨子是一个特别有热血,也特别有正义感的人。他老是喜欢和当时的流行思想唱反调,这大约也是侠客的本性使然。墨家,本身就是"侠"嘛!墨子的三篇《非命》在我看来有重要价值。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还认识不到偶然性中的  相似文献   

18.
打开他的博客,你会看到他在旅行中传回的一组组精彩的文字与图片,无不令人神往。然而,看过之后,又有几人能真正像他那样抛弃当下的所有,下定决心,开启另一段人生之路呢?但,他能!"永远的28岁",这是他"不惑之年"的自诩,或许也是他为之骄傲的旅行"回馈"吧:一身休闲T恤,搭配一条随意的夏式五分裤,理得干净利落的小平头,一身  相似文献   

19.
孙冬 《学海》2012,(3):166-171
本文结合拉康和列维纳斯关于"他者"和"无限"的理论来分析南京作家赵刚小说中不可言明的欲望以及主体和他者之间冲突和紧张关系。拉康意义的"他者"在赵刚的小说中可以分为想象他者、象征他者和真实他者以及作为真实界残余的小他物。他们是提示主体内在匮乏的欲望客体、是无法穿透之晦暗之物、是他人和秩序符号等。赵刚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异变,这种异变也同样体现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上面。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