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场如战场,如何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职场中应对自如,力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我认为做到"一活三稳",立身职场便不会有大的闪失。"一活"即心眼要活做人的"心眼"活一点,成功的机会多一点。当"肉眼"被环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老公下班后一进家门就开启碎碎念模式。比如:"公司新来个业务员,是领导亲戚,什么都不懂,但待遇和我们一样""天天堵车,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诸如此类负能量满满的抱怨,我每天都能听上个十几句,渐渐由体谅到失去耐性。谁不是既要在职场中拼搏又要顾全家庭?摊上事情光抱怨有什么用,想办法解决才是王道啊!  相似文献   

3.
比明天年轻     
正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么?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么?  相似文献   

4.
正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但如今职场中却总有一些人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掌握你职场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有一位做房地产生意的企业家正在工地上亲自督导一幢摩天大楼的建设工作。此时工地旁边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儿,他小心翼翼地走到这位衣着光鲜的企业家身旁,问到:"我  相似文献   

5.
<正>凭什么他的活儿比我轻?凭什么非要我加班?你有什么本事做我的上司?诸如此类的"凭什么"是否会在你的职场生涯中闪现?如果有,你就该注意了,"逆反"已经浸入了你的情绪。总有怨气,也许是因为你觉得怀才不遇,或是你把它当成一种个性,但结果总会给人留下自大、不服管教的坏印象。逆反就像职场中埋的地雷,绕不过去,会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1.乖乖女受挫变身"刺儿头""噔噔噔……"在一连串的脚步声后,小凡推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7,(12)
<正>问:我是一个参加工作只有几年的年轻人,近来总觉得自己压力山大,习惯性焦虑,发愁的事情没完没了,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我当怎么办?烦恼的弟兄:阿梦答:阿梦弟兄,你好。你这种整日焦虑的状态对于如今奋战在职场上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少见。"焦虑症"似乎已经蔓延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7.
正给我上第一堂人生课的老师,是纽约第五大道的雅顿化妆品公司人力资源部面试官莫菲女士。1995年的夏天,我二十岁出头,从北京远渡重洋,跑到纽约寻找机会。我英语流利,胸有千言,尤为喜欢在公共场合夸夸其谈,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交际明星,当时,也不把求职做事正儿八经地当成很重要的任务。我只是想先找张椅子暖暖屁股,在摩天大楼里体味一下"哦,这就是工作"的感觉。我以为职场就是这么简单的,不用紧张,也不需要太严肃。  相似文献   

8.
张剑民 《天风》2013,(1):44-45
如何关注基督徒职场,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教会信徒的状况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常住人口2300万人,其中外省来沪常住人口近900万人。年龄结构:15至59岁人口有175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6%。可见,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城市,有着巨大的职场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商场中,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皆优的品牌。同样的道理,职场中如能将"诚信"进行到底,也必将为自己争取到无限的可能,反之则可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受挫。再也不请"闪辞族"今年,我们公司已经走了几个"闪辞族"。他们都是职场新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些做了一个季度,有些做了两个星期。最过分的是刚走的这个,过了试用期,什么保险都开始帮他买时才说想走,害得我被各部门的头  相似文献   

10.
你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一位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否认自己是个天才。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例?"我想,20%不到吧……不过,这20%当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15%以上。"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一位园艺高手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  相似文献   

11.
王路加 《天风》2012,(10):12-13
一个人在得救之后,该如何实践基督徒的使命,过讨神喜悦的生活?基督徒如何完成"大使命"?在哪里见证荣耀神呢?教堂?家庭?小组聚会?这些无疑都是重要之地,但环顾四围,最大的禾场是在职场。职场服侍,神的儿女责无旁贷。但我们常常感到困惑:我是否能做职场服侍?我的能力和装备够吗?笔者浸淫职场28年,信主后又服侍职场的主内弟兄姊妹,也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中感悟不少,在此以求教于众弟兄姊妹。  相似文献   

12.
身边常会有人抱怨:怎么干活的总是我,涨薪升职却轮不到我?很多人觉得自己为了工作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获。殊不知,职场中,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巧。真做了,但老板压根儿不知道工作中遇到一个好老板的确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情"耿直"的人来说。他们有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企业往往在于它们那些成功的点子。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点子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变得过时。因此,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下去,企业就必须以创新当家,点子才能开花。   分析美国历年评出的 500强企业不难看出,成功的企业大都是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并且相应在改造自己不断创新。美国 3M公司就有一条 15%规则:公司鼓励员工拿出自己 15%的时间考虑新点子,不管这些点子是关于什么项目。因此, 3M公司自 1902年起一直长盛不衰也就不足为奇了。   企业如何取得成功实现你未来的目标,有关人士建议:想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为了…  相似文献   

14.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因素不胜枚举,源于每个成功者的经历不同。近日,一位私营企业的亿万富翁在说到其成功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熟悉我的人不止一次问我:"你创业摆地摊卖老鼠药时整天乐呵呵的,现在成了亿万富翁仍不知愁滋味,你一生之中难道就没有烦恼的时候?"我回答:"我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当然有烦恼。年轻时遇到烦恼我就想--自己的房子是租的,做买卖连个正式摊位都没有全家要吃饭,孩子要上学,我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哪有时间和精力生气烦恼呢?一想到这里,烦恼就没有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创业,进行最初的资金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16.
记得低头     
被称作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人,要昂首天下,但也要时时记得低头!"年轻时,富兰克林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一进前辈家的门,他的头便狠狠地撞在门框上。这时,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请记住:要想成功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相似文献   

17.
管理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博弈的技巧,是一种决策的智慧,是一种思维的艺术。我们经常认为,那些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是知道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其实仔细想一下,他们做的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事,只不过比别人早想、多想、早走了一步而已。那么这比别人早想、多想、早走的一步,或者说一招,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多教管理的教授自己并没有那一招,但我一直坚信哈佛的教授们有。因为  相似文献   

18.
正你靠什么获得成功?"拼不起爹,咱只能拼自己了。"这是诸多80后、90后职场新人的不二回答。可是,"拼自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孺子牛"(拼命工作不请示不汇报),另一种是"望天猴"(认真工作常请示勤汇报),你到底要做哪一种呢?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孺子牛",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职场有路拼才行。还是拼命更靠谱。可是混职场,"孺子牛"绝对敌不过"望天猴"。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孺子牛",一个是"望天猴"。他们俩在大学毕业后同时进  相似文献   

19.
正我带孩子回了一趟老家,半个月后返回时发现,那些被我精心侍候过的花草,因为天气炎热导致严重缺水,很多已经成了"干柴",不由得心生伤感。虽然心知疏于照料,失去在所难免,但忆起十多天前它们枝繁叶茂、花朵繁盛的样子,还是非常感伤!清理掉枯死的花草,我对着一堆空花盆发呆,男主人安慰我:"你不是总说没花盆再种其他的花吗?现在有大把了。你可以重新把土翻一翻,种一些一直想种却没有种的花。"听了他的一番话,我豁然开朗,就像一道阳光,钻进心里头。可不是吗?空出了那么多花盆,又有理由买点喜欢的绿植装饰家里了。  相似文献   

20.
曾经以为,在办公室里有个男上司是女职员的幸运,但不幸的是,我很快就发现,办公室的通行法则一样适用于男领导与女下属,比如你必须实干、能干、肯干。没有这个前提,你的小聪明、你的女人味儿、你的个性、你的顺从,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除此之外,面时男上司时,还有些与面对女上司的相处技巧不同之处。本文采写办公室部分女士的口述实录,来说明女职员与男领导的合作之道。涉世之初,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