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总感觉,年纪越大,圈子越小。年轻的时候,我兴趣爱好广泛,特别喜欢交友,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什么场合都不惧怕。那时候,圈子很大,从文艺到足球,从驴友到发烧友,从教育到金融等等。圈子很大,但也很杂,少的是实用,多的是浮华。那时,常常和各种圈里的朋友喝酒,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  相似文献   

2.
正陈与义《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意境大好。那"疏影"二字,斑驳陆离,摇曳生姿。春天里,杏花开时,枝条上,叶片大多尚未长出;纵然长出,也只是簇在那儿,难以夺人眼目,所以,树枝上,就只是一串串的杏花,兀自地开着。春夜,月光清寒,照在杏枝上,影子投落在地,自是疏疏落落。笛声如风,风摇影动;笛声漫过杏林,在每一根杏枝上流淌,在每一朵杏花上颤动。杏花上,颤动的是笛声,也是吹笛人的寂  相似文献   

3.
正他经常在外面喝酒,每次喝酒回来,妻子总会及时递来一杯温水。有时候他倒在床上就睡着了,那杯水就会放在床头柜上,他半夜醒来,喉咙干了,随手就可以端来喝。一次在外面喝酒,朋友对他欲言又止,在他的追问下,朋友道出了实情,说是有天在街上看到他的妻子和一个男人举止暧昧,他听了,当时就蒙了。回到家里,妻子一如既往递来一杯温水,他没有接,他本  相似文献   

4.
佚名 《天风》2009,(9):39-39
某天,三个朋友一起去钓鱼. 朋友一说:"难得只有我们三个,不如我们都说说自己有过的失败,也好彼此劝勉安慰一下?"朋友二说:"我曾经……"朋友一说:"我也曾经……"朋友三站起来说:"把别人的秘密告诉所有人,是我最大的冲动,或说是我最大的失败,但我真的连一分钟都不能等了!"  相似文献   

5.
刀与鞘     
我有一个喜欢收藏的朋友,很多年前我感情不顺,愁肠百结,这位朋友约我喝酒聊天,给我讲收藏的经验。他说他很小的时候得到过一柄非常漂亮的刀,不但刀漂亮,而且刀鞘也很漂亮。于是他专门制作了一个木架,像博物馆陈列展品一样,将刀和刀鞘分别置放。这么过了几年,有一天当他想把刀试着插回刀鞘的时候,发现刀鞘已经变形,刀与鞘根本不配套了。  相似文献   

6.
友情无价     
山野间,田垅上,有一种美丽的无名小草,它绽开紫蓝紫蓝的双瓣小花,那颤颤的花儿散发着纯净而圣洁的光晕。我忽然觉得它多像一个朋友的“朋”字——两个并肩前行,步步相随的人。若将它比作入世间的友情,那么一瓣应叫“念着你”,一瓣应叫“勿忘我”。  相似文献   

7.
疏影     
正陈与义《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意境大好。那"疏影"二字,斑驳陆离,摇曳生姿。春天里,杏花开时,枝条上,叶片大多尚未长出;纵然长出,也只是簇在那儿,难以夺人眼目,所以,树枝上,就只是一串串的杏花,兀自地开着。春夜,月光清寒,照在杏枝上,影子投落在地,自是疏疏落落。  相似文献   

8.
花落的姿势     
正八月桂花香。读到有人描写桂花飘落的句子,"金色的花瓣飘落一地",不由得想到了花落的姿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一直用"花瓣飘落",甚至"花瓣凋零"来描绘所有花落的姿势的,包括桂花。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其中的一句话我记住了:"春天的花,是一瓣一瓣飘零的;秋天的花,是整朵整朵萎谢的。"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说花落在不同季节有不同姿势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正春有桃花,一如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又如鸟有双翼、鱼有游鳍、人有青春,若无后者,于前者而言将是一种无法补救的缺憾。于是,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开在晴空丽日之下,开在古典诗词之中。杏花也美。"雨洗杏花红欲滴""西园雨打杏花稀""社雨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上街,前面走着一对夫妇,领着一个小孩子。从外表上看,他们一家人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突然,小孩子打了个喷嚏,我低声对朋友说:"他们是回国探亲的华人。"朋友忙问我:"你猜测的根据是什么?"我告诉他:"就凭小孩子打喷嚏。美国的小朋友打喷嚏用胳膊肘遮住鼻子,就这么简单!"朋友有点儿疑惑:"美国人在学校里还教怎样打喷嚏?"就是这么一个喷嚏,引起了我对  相似文献   

11.
刘美纯 《天风》2017,(7):26-26
很久以前曾有同学问,在教会中常有一些应酬需要喝酒,这样做对吗?他们只是假期回去实习时偶尔见到这种事情,因而感到了困惑。他们困惑的一是应酬;一是喝酒。无论是朋友相聚,或者工作缘故,总会有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可能会喝点酒,这或许无所谓对错。  相似文献   

12.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曾有同学问,在教会中常有一些应酬需要喝酒,这样做对吗?他们只是假期回去实习时偶尔见到这种事情,因而感到了困惑.他们困惑的一是应酬;一是喝酒.无论是朋友相聚,或者工作缘故,总会有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可能会喝点酒,这或许无所谓对错.不久前,有在教会侍奉的同学遇到的情况,却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不通有的牧者不仅自己喜欢喝酒,还多次强逼下面的同工喝,不喝就说不给其面子之类的话,不仅每次硬要人喝白酒,还要别人挨个去敬酒,还自诩标榜这是一种文化,要入乡随俗……要是不喝,他就对人有看法,还给人扣上不听话的帽子……非常厌恶这样的做法……”在这种场合下,被灌醉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妈妈,你可别只有朋友圈,没有朋友啊。"如今朋友圈当道,同时也"挡道"。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仿佛打开了整个世界,其实那只是一个"二手的世界"。曾经有人问我,有几个微信号?我说"一个啊",他表示不信;也有朋友教我如何将微信朋友分类,以分享不同的内容。我倒是分了,但是每次发言都要选择,太累人。对于微信朋友圈,我的心态就是阿庆嫂的那句话:"来的都  相似文献   

15.
正晚上九点,老公从外面应酬回来。听到门响,我连忙披衣出卧室问他:"今天酒喝得多吗?怎么回来的?有没有找代驾……"我一摞的问题接连抛出,把正在换鞋的老公一下子逗笑了,他说:"你能不能等我缓一下再问?"话是这么说,老公还是开始告诉我,今天他压根儿就没喝酒。应酬怎么可能不喝酒?我表示好奇。老公说:"今天陪的都是老客户,大家知根知底的,而且更深露寒的,家里都有老婆孩子等着呢,便提前说好以茶代酒,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个朋友刚从新西兰回来,他去之前每天的生活可以用纸醉金迷来形容,而且为自己的仕途之路费尽心机,但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去新西兰学习了两年。两年之后再回来,看到他的脸上常常有淡定的笑容,不吸烟不喝酒种花养鸟下围棋性情大变,我问他,何以改变这么多?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有朋友从德国深造归来,招呼大家小聚。期间,他提到德国的"火车保姆"服务,眼中流露出赞叹之情。我不禁心生好奇:德国"火车保姆"是咋回事儿?难道是给火车进行清洁工作的人被称之为"火车保姆"?朋友先是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显然是我理解错了。经过朋友的简单解释,我才算明白了"火车保姆"的含义。原来,德国铁路有一项特别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提倡"极简主义"。有人认为,"极简主义"就是物质生活简单一些,少些奢华的享受,生活中多一些朴素的味道。但我觉得,物质简单虽是"极简主义"内涵的一部分,但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心灵简单,就能拥有孩子般的纯真,拥有最本质的幸福。有这样一个段子,孩子问父亲:"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喝酒呢?"父亲回答:"因为小孩子不喝酒  相似文献   

19.
初心向美     
正深夜读诗,被韦庄的一首小诗逗乐,不禁莞尔一笑。那是韦庄的《思帝乡》,里面写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春光旖旎的季节,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漫步在花丛中,杏花落英缤纷,洒落在少女的头上。良辰美景,怎可少了谦谦君子相  相似文献   

20.
正这次去德国旅游,短短几天的德国生活,使我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德国人的"吝啬"令我难忘。刚到德国那天,朋友为我"接风",大家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晚宴算不上丰富,一份牛排、一盘蔬菜、一小碗汤、两块面包,再加一杯啤酒,分量也仅够吃饱,晚宴完毕,自然都光盘,朋友还用面包片擦光了碟子,吃得津津有味。说话间,朋友的女儿要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