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的宝石     
记得曾在一本瑞典版的童话故事中,读到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说是有一个年轻人,为人诚实善良,工作也非常勤勉,但却总是时运不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半年不到便又失了业。一无所有的他,只好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为生存而四处流浪。  相似文献   

2.
本文沿着卢梭有关"自然善良"与"道德德性"之间差异的线索来考察卢梭的作品。在卢梭笔下,"自然善良"与"道德德性"具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混淆,同时也存在"自然德性"这一包含力量元素但却仅涉及个体自身福祉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卢梭有关神与人的观点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在他看来,信仰乃是道德德性不可或缺的支撑,实际上正是自尊心构建了德性与信仰之间的联系;而完美的存在是善良的,但却并非有德性的。在《一个孤独散步者的梦》、《爱弥儿》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人类在没有道德德性的情况下是有可能拥有神一般自足的神圣善良的。因此,在卢梭那里,善良将比德性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恩那些在困境中给予我们援助之手的人,感谢他们的善良和美好;也常常会抨击那些薄情寡义、落井下石之人,似乎他们就是前进中的绊脚石。殊不知,有时候这些薄待也会幻化成一种动力,激励你奋斗,成就你的一番大业。他从小出生在贫苦之家,三岁时失去双亲,后被人收养,但并没有受到善待。他很喜欢写诗,经常在纸上涂鸦,让养父很不喜欢,最终被赶出家门。因为贫困潦倒,他甚至连每  相似文献   

4.
水刀     
“上善若水”,这是老子所言。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往往显得缺乏力量,一些善良的人虽然具有水一般的优良品质,像老子所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但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极大反差,不能在心理上完全接受,总是感到有几分的无奈与无能为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伟大的戏剧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诚然,我们不能否定善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善良阳光的普照,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彼此的善意而更加温暖。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双困境中温暖的手,一次平常的指路……哪怕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会铭记一辈子,因为他们在我们身处的冷漠城市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心灯。但是一味地不分原则底线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在世俗面前,内心难免受到煎熬。但做人,一定要善良正直。只是,仅有善良正直,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成功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其次是要有威严,让那些不懂得尊重人的人学会服从。这就需要一个人为人处世时讲策略、讲方法,说白一点就是用手段。用手段,当然不是不择手段,而是以婉约的方式,去实施一个良性的可以芳泽他人的目标。善于应变就是手段。一个善于应变的成功者,恰是"见人说  相似文献   

7.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譬如,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目的     
《法音》1992,(8)
本分是本分之因,行善是行善之缘,而人生既是为本分,也是为行善。本分和行善并不能以理智来了解。善良的道理本身就很完美而不需要推导。让我们尊重本分,敬仰善良,让我们高歌菩提,认识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生活的目的,因为群而存,孤则亡。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同自然相协调,并能对自然的呼唤作出正确的反应,他就能生存。也就是说一个人活着,并不是因为他自身具有生命,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存在着生命力,这就好象,如果空气中氧份太少,人们就会终止生命。饮用水和食物的缺乏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向生活要求什么,因为,从广义上说,人离开了自然和环境就不能生存。所谓  相似文献   

9.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行为类型ABC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人们性格各异,各人以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娱乐。有的人性子急,什么事都想三下五除二,一蹴而就;有的人慢性子,再急的事也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做;有的人凡事追求完善无缺、一丝不苟;有的人马虎潦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看起来不过是生活作风的细节,但从善待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这点出发,我们却提倡每个人应该正确地、自觉地用健康的行为模式对待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说:持什么样  相似文献   

11.
择善     
正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萨特也说:"我们绝不能选择恶。我们经常选择的是善。"几千年来,人类之所以崇尚真善美,是因为还有假恶丑。美,一定离不开真善。真,本身就是伟大;善,也足以和伟大相媲美。善,不单单是理论,更主要是实践。善心,可以点亮心灯,是心灵美;善行,可以使心灯长明,是行为美。只有善良,才能包容,才能宽恕,而在人类生活中,包容和宽恕有时可以产生奇迹。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3,(8):1
7月25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张乐斌副局长的《善待宗教应成共识》一文。文章从宗教的起源、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善待宗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善待宗教是遵从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造福社会的有益之策,也是和平发展的明智选择,并从体现尊重、注重  相似文献   

13.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显示出政府执法到位,"保护合法,打击非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骨气和勇气,值得推荐给读者一读。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私事,不仅包括信教自由,也包括不信教自由;不仅要尊重信教者的感情和感受,也要尊重不信教者的感情和感受。要求"善待宗教",不能忘了善待科学。宣扬"宗教服务社会",不能淹没全体公民建设祖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闹事威胁政府,用洋人吓唬国人,这个时代结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和任何社团都别想享有法外特权。  相似文献   

15.
希望是萌发人间奇迹的无限沃土,希望是点燃生命之火的灿烂阳光。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二战时,有两个英国士兵被俘。他们被关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房间里一无所有,唯一可以看到外边世界的是那不到一尺  相似文献   

16.
别在意     
正人与人之间,可以近,也可以远;情与情之间,可以浓,也可以淡;事与事之间,可以繁,也可以简;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好,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不计较。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其他一切随意就好!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18.
莫子 《佛教文化》1995,(4):19-19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总有一些事物与你同行。有些事物令人喜欢,有些则令人害怕,但这常常无法选择。过去有俗话说:“什么都可以有,病不能有;什么都可以没有,钱不能没有。”现在又有高人说出了“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足见钱财在人心目中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爱中分辨     
甦醒 《天风》2002,(3):37-37
人与人之间需要同情、搀扶、帮助,更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但同时,人的善良之心,是不应该被愚弄和欺骗的。因为人一旦失去或麻木自己的良心和良知,那这个社会就会显得可怕。基督徒、教会甘心乐于助人,但人们的善良是不愿意被人利用的。  相似文献   

20.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28:77■"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28:77)真主造化万物并给人类给养,宽恕人的过错,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这都是对人的善待;真主供给鸟兽虫鱼食物,使它们生息繁衍,这就是对众生的善待。所以,穆斯林要感谢主恩,善待他人及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