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舅娘有一手绝活——刺绣。舅娘和大舅的结合就是从一只精美的绣球开始的。舅娘的刺绣手艺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多年来,老家那一片只要提起旧州镇的韦刺绣,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  相似文献   

2.
舅娘有一手绝活——刺绣。舅娘和大舅的结合就是从一只精美的绣球开始的。舅娘的刺绣手艺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多年来,老家那一片只要提起旧州镇的韦刺绣,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善于刺绣,她爱把日出、星空、荷花、彩霞等美好的景色,绣在家里的桌布上、枕巾上、床单上……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因有了母亲刺绣的装点,亮丽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30年代末,华慧娜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总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成天把华慧娜关在家里,让她跟着母亲学刺绣。每天早上,华慧娜都能听见窗外的小男孩们去上学的声音,她觉得自己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就像她的母亲,一生之中唯一的成就就是生了一对儿女,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值得母亲骄傲的事情。华慧娜最终说服了妈妈,瞒着爸爸跑出去读书,她每天在父亲出门之后再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蜀绣传人,作品《秋色高原》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她受邀用刺绣为百度在七夕夜绣制LOGO,她更是身体力行保护蜀绣,自费培训几百位蜀绣女工的"蜀绣女掌门",她是励志改变命运的下岗女工孟德芝。因为高考时填错了志愿,孟德芝只好顶替退休的母亲,进蜀绣厂当了一名绣花女工。在蜀绣厂,孟德芝刻苦学习蜀绣技艺。她幸运地碰上了蜀绣大师肖福兴,并拜其为师。在肖福兴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孟德芝  相似文献   

6.
正母亲在沙发上睡觉了,眉头紧锁。我从没有如此仔细地打量过母亲。母亲一定是在默默地承受着身体的病痛,或许,只有在睡梦中,她才能真切地流露出疾病之苦,平时,她总是云淡风轻,丝毫看不出她身上的病痛对她的摧残,她总让我觉得她很好,让我安心。可母亲的隐忍,却造成了我心安理得的忽略,忽略了母亲的感受,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总  相似文献   

7.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8.
母子圣经情     
正我的第一本圣经是母亲送给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她能读圣经。她的圣经是一本繁体的《和合本》新约附《诗篇》。母亲爱圣经的心,从她认真的、画在圣经中的红笔记号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到八十多岁回归天家,母亲一生记了很多圣经金句,也常用圣经的话语劝勉我们。母亲自幼失去父母,在困苦的日子里,她和相依为命的姐姐认识了主耶稣。父母离开她,耶和华收留了她。风雨沧桑,母亲经历了  相似文献   

9.
不变的角色     
正那一年春天,曾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因病离开了她。那时医院外母亲喜爱的榆叶梅开得比往年都好,病床上的母亲却一天天日渐枯萎。榆叶梅开得正艳的一个晚上,她母亲走完了她在世间的最后一程。尽管几个月前医生已经告诉她母亲的病情,但她还幻想现代医学可以创造奇迹,母亲可以好起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凭一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村庄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说,母亲总是不离开。母亲说,这是她的村庄,她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快50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呢?至少目前,她还没有做好离开村庄的准备。母亲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刚满20岁。当时她对这个村庄充满好奇,从村庄东边掠过的凉风让母亲神清气爽,而道路两旁盛开的野菊花,则让年轻的母亲欢喜不已。但很快,贫穷而闭塞的村庄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爱     
林志华 《天风》2006,(16):4-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5)。经文:箴23:25母亲节,是美国宾州费城安娜姐妹发起的。她母亲是一位慈祥、深受信徒爱戴的主日学教师。她含辛茹苦地独自养育安娜和她的盲人妹妹成长,母女三人相依为命。1905年她母亲安息主怀,安娜因失去这样一位情深的母亲悲痛欲绝。她觉得受苦最多,牺牲最大,而获得最少的就是母亲。她向社会各界呼吁,希望能建立“母亲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母亲今年七十岁,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勤劳、善良的一生将永远影响着我! 母亲对儿女特别关心照顾,尤其在神修生活上,为儿女们立着善表。母亲常年如一日进堂、无论天气如何。每逢教会节日,她更忙了,外地来的教友多,母亲为  相似文献   

13.
於靖 《天风》2018,(1):24-25
在常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却在母亲的身上看到了上帝的荣耀母亲原名张蕊青,生于1932年3月,早年不认识救主耶稣基督。当时,她四姐是家中唯一信主的。九岁时,母亲得了严重的伤寒,奄奄一息。因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甚至无抗生素治疗,只能在家等死。恰逢主内的朋友来探望她四姐,得知母亲病情后,马上向她传了福音,并恳求上帝医治、拯救她。  相似文献   

14.
看见     
刘凌维 《天风》2017,(10):53-53
马大嫂,是我远房的一个亲戚,年龄比我母亲还要大不少,因为姓马,属相也是马,周围的人便都叫她老马。她是母亲在我们村结的第一个福音果子,当时周三、周五晚上她几乎都会来我家跟我母亲学几节圣经,一起唱诗、祷告,并且只要干完农活和家务,她几乎是“长”在我家里。所以,尽管那时我已经上初中住校,仍有不少机会见到她,渐渐地便了解到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她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母亲又是彻夜未归,第二天一早,父亲便带着她去歌舞厅找她母亲,歌舞厅的服务员告诉他们,她母亲半夜已经和一个外地男人走了,是去了那个男人的家乡。母亲走时什么话都有没留下,得知母亲私奔,父亲像发了疯一样,带着敏娟,几乎找遍了全市所有的火车站、码头、歌舞厅和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6.
一、典型病例 一天,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她说她叫晓芸,是大二的学生,自幼父亲久病不起,母亲一人承担全家的生计,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债。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毅然克服种种困难供晓芸上学。晓芸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勤奋学习,以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实现母亲对她的期望。但天有  相似文献   

17.
正"80后"王鑫有位双目失明的母亲,2010年初,留学日本的她顺利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出于照顾母亲的考虑,她选择回国。半年前,母亲领养了一条叫贝贝的导盲犬,出门逛街由贝贝在前面领路。起初王鑫不相信,不过亲眼所见让她不得不服气。贝贝领着母亲完美地绕过各种障碍物,母亲没有受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二,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个心理学家,当她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他们跟另一个男人走了,从那个时候,她就开始管家。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其中 ,赠卵助孕对患有卵巢早衰 ,高龄不育及遗传疾病携带者等妇女提供了生育的希望。但其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赠卵助孕提出的一个新问题是“什么是母亲 ?”采用此技术生出的孩子可以说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养育他 (她 )的母亲 ,一个是提供他 (她 )一半遗传物质的母亲。那么 ,在养育母亲和遗传母亲中间 ,哪一个是对他 (她 )具有道德上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母亲 ?对此 ,人们看法不一 ,争论不休。笔者认为 ,养育比提供遗传物质更重要 ,亲子关系是通过长期养育行为建立的。赠…  相似文献   

20.
王保全 《天风》2018,(5):45-46
爱主爱人,幸福就在呼吸间我的母亲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叫"幸福"。身边的亲友说,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温馨又美妙,恰如她长期以来真实生活的写照。母亲中等个子,性格和善,脸上常带着微笑。她乐于助人,见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与质朴。最重要的是,母亲始终认为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